徐冰玩“符号”写成《地书》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651 2012-05-29 23:05:51
当代艺术家徐冰写了一本名为《地书》的“小说”,叙述“黑先生”一天的日常生活。这是一本从封面到版权页,没有使用一个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不管是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对《地书》的识读能力仅仅取决于读者介入当代生活的程度,因为组成这本小说的“文字”全部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符号、标记及标志。
20多年前,徐冰潜心发明了4000多个假汉字,做出了无人能懂的《天书》,而《地书》是这一探索的延续。徐冰介绍,《地书》系列的创作始于在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机上搜集到的安全说明书,“机场的标志和各航空公司说明书的设计都以识图为主,用最低限度的文字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从1999年开始,他搜集到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直到2003年,当他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以三个小图表达“请将用过的胶状物扔在垃圾桶中”的意思,才真正兴起了以图形符号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念头。于是,徐冰搜集符号的范围逐渐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这个项目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
“人类超越文字障碍的理想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只有在‘地球村’形成的条件下才能出现真正的契机。”徐冰相信这一工作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归档、整理与使用这一当代象形文字系统,同样是对当今文化重要转变的记录。
为配合《地书》,徐冰工作室还制作了名为“字库”的一套软件,可以将中英文直接转译成“符号标志”。
4月21日至5月29日,“徐冰个展:地书”在上海沪申画廊举办。观众将有机会细读这本小说的章节,也可以领略艺术家创作的过程,甚至还有机会通过软件将普通的中文转译成这种亲切而又陌生的“新文字”。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