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川大符号学:实现“走出去”的中国梦

作者:王允保 张婧  来源:《四川大学报》  浏览量:3915    2013-04-01 15:46:59

 

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自觉与自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批展示传播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平台,一些高校还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数据库、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站”。其中,她特别提到了“四川大学的符号学网站,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国学术的繁荣强盛,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川大符号学“走出去”的中国梦已悄然实现……
 

赵毅衡教授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

    五平台联动川大符号学@世界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将过硬的研究成果融于有力的媒介,形成五个既独立又相关联的学术平台——“符号学论坛”网站、电子月刊《符号学—传媒学研究动态》、“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新浪微博、《符号与传媒》半年刊以及《中国符号学丛书》等一系列学术著作。网络媒介与纸质媒介联合互动,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创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网站
    符号学网站是全国第一家专业符号学网站,也是国内最大的符号学文库。网站全面系统介绍符号学、叙述学、符号传媒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站主要由五个版块组成:新闻动态、学术研究、新近译文、学者文集、符号学学术论坛,其中论坛又分为共享资源和学术讨论专区两部分。目前网站已有注册用户3200多名,有1494个主题,7000个相关讨论专贴,30余万的阅读量。
  网刊
    《符号学-传媒学研究动态》网刊于2011年6月创立,每月一期,以与国内外专家学者沟通符号学、传媒学方面的动态、最新进展为目标,每月月底通过电子邮件寄送给读者。目前已经出刊19期,拥有超过7000名固定读者,在台湾、香港也有广泛影响。每期都会有学界动态、中心成果、书评和新进文章等板块,其中和网站同步的内容就在文章标题上以链接的方式联系到“符号学论坛”主体网站。
  微博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新浪微博于2012年10月开通,致力于第一时间向全国符号学、传媒学、叙述学爱好者传递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并且与国内外同行及时沟通,及时分享学术心得。官方微博一开通就获得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中心的关注,如著名新闻学教育泰斗甘惜芬教授,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清华大学郭庆光教授等等。目前已有近2000名粉丝,发布信息一千六百多条,既有“符号学-传媒学词典”这样普及性的栏目,又有“符号学诸领域”学术专题性质的栏目。同时,研究中心的成果信息,论坛上讨论的热点问题及精华文章也会在微博上及时更新,与符号学论坛、符号学电子网刊,《符号与传媒》网刊形成联合互动。
  书刊
    学术刊物《符号与传媒》出版周期为半年,已出版五本,收录的论文都要求是首发,这样就能汇集当前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每当研究所有最新成果出版时,“符号学论坛”的“研究动态”都会及时更新,网站也会转载部分文章吸引读者。
  丛书
    符号学丛书现有五个系列,其中《符号学开拓丛书》已出版5本,《符号学丛书》共出版11本,《符号学译丛》4本,《中国符号学丛书》15本、《当代符号学译丛》28本。
 
 
    以网站为支点撬动国际符号学研究格局
    四川大学符号学网站由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创办。这个成立于2008年12月的中心,在短短四年时间内就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符号学研究的一支新兴力量。“符号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它研究人类、非人类的一切表意行为,可以涉及文化、传媒等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因此被称为‘文科中的数学’。”研究所主任赵毅衡教授说。赵教授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符号学专家,他早年师从卞之琳,后获得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学位并取得伦敦大学终身教授资格。作为国际顶级学者,在2006年他选择回国发展。“目前国际上已有几十个符号学研究中心,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国内符号学并未形成单独的学科,尚属新兴的学术领域”。赵教授说。
    长期在国外从事研究的赵教授深知学术研究走向国际的重要性,于是在研究所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符号学论坛”这样一个能沟通国内外学界的全国首个专业符号学网站。它是如何在国际上取得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呢?
    首先,符号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样就构成一种广泛的学术基础,能吸引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理性、适应性、包容性都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方法论’,”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认为,将符号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引入到各人文社科领域,无疑有助于巩固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根基,扩展研究的学术视野,促进人文社科学术研究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就新闻传播领域来说,符号学的引入,为新闻传播研究开启了一个富有前景的研究路径,而且,也为解决新闻传播学传统研究中的难题和困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据了解,仅在今年1-2月间,网站就有29372人次访问。用户既有全国高校的教师,也有在英国、美国等地的符号学学者、留学生,还有会员从事营销、传媒方面的工作。
    其次,是有扎实的研究成果。研究所的学者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在研究上,具备了有力的成果,用“以文会友”的方式,让影响力自然渗透到国内外学界。符号学研究所已出版如《符号学-传媒学词典》《符号学诸领域》等单独学术著作,《符号学开拓丛书》等系列研究著作,并组织翻译32本符号学相关的著作,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其中《当代符号学译丛》已经出版的有8本。而“符号学论坛”也汇集了41位大陆及港澳台专家的个人文集,形成国内最大的符号学文库。另外,一些国际知名的学者也曾专门为研究所编辑出版学术著作。国外符号学专家如意大利巴里大学Petrilli为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地编辑《符号疆界:从总体符号学到伦理符号学》、《表意与理解:读维尔比与“表意学”运动》;佩特丽莉、罗西-兰迪、庞奇奥等特地为研究所编辑的丛书写作《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等。
    蒋教授认为,以往我们主要依靠宣传的手段实现“走出去”,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常常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四川大学的“符号学网站”能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事例表明,只有扎实、潜心地做真学问,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影响力“走出去”。扎实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一批学者的关注与参与,让一个研究中心,一个网站凝聚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第三,是注重国内外的交流互动。目前,海外有大量的中国访问学者及留学生,这是学术传播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据赵毅衡教授介绍,英国爱丁堡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校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不仅经常在论坛上参与学术讨论,他们还向国外院校介绍“符号学论坛”和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不论他们是把国外院校的学术问题带到论坛上寻求解答,还是将论坛上的问题带入国外课堂,都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互动。韩国高丽大学研习符号学的唐秋平、爱丁堡大学学习符号学的胡沥丹、在美国Duquesne 大学研习哲学的董明来,都是论坛的常客。他们常常会为某个学术问题争论不休,让学术讨论也能人气十足。每当讨论贴达到一定的关注度后,标题前都会出现一个“火焰”的标识突出。小小的“火焰”随处可见,“梦叙述理论能否解释一些特殊状态,比如‘半梦半醒’中的梦叙述?”,“关于‘二度区隔’的讨论”等等都是最近论坛中热烈争论的话题。对这样的互动赵毅衡教授十分重视,每天都会关注是否有新的问题,并坚持“问题不过夜”——当天的问题一定当天解答。
    依托论坛网站等新媒体,学术交流与影响就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正如蒋教授所说,在新媒体格局下,学术创新不仅意味着以原创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尽量以最小的成本、最佳的传播载体,取得最好的传播效益。在这方面,“符号学网站”的建设,就可以说是一个很具有前瞻意识的学术创新,它就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借助新媒体这一传播平台,仅以两三个人之力量,就达到了过去花百倍甚至千倍的资源尚不能达成的传播效果,“符号学网站”将新传播技术平台引入至全球性学术对话这一作为,无疑对我国人文社科传播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依托专家学者及研究成果,专注于学术研究及交流平台建设,符号学-传媒学研究研究所正在撬动国际符号学研究格局,让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走向世界。
    学院:推进人文学科国际化
    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名列第四。
    “在上一次排名中,我们的新闻传播学还排在13名,这次能够明显上升,离不开学院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特别是符号学和新闻学、传播学之间的交叉发展。”文学与新闻学院曹顺庆院长说:“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院想尽办法引进赵毅衡教授的原因。他领导创办的符号学网站走向国际,体现了学院‘人文学科国际化’的理念。”
    曹院长表示,为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学院现有的很多网站、杂志,像C刊《中外文化与文论》、教育部211重点项目——文学研究网、符号学网站等,以后都要创办国际版本。
    学校: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为进一步推动人文社科国际化工程,加快了人文社科“走出去”的实施步伐,显著提升了我校人文社科的国际影响力。
    我校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加大了对在SSCI和A&HCI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奖励力度。2008—2012年,我校在SSCI、A&HCI、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69篇,发表英文文章344篇。同时,我校已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创办的“Disaporic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和历史文化学院参与主办的“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两本全英文刊物在海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商学院徐玖平教授已在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5部;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的著作《道教与女性》、《道教文化十五讲》被译为韩文在韩国出版。
       
 
                   文章来源链接:http://newspaper.scu.edu.cn/Newspaper_Show.asp?NewsID=1337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