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评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

作者:陈蓉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265    2013-03-21 11:53:36

从小说到电影

——评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

叙事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表述形式。通过对这种表述形式的研究,叙事学得以建立和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随着各学科的理论发展,学科间理论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大,在诸如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中都广泛运用到叙事学理论,叙事学也在此得到了自身发展的转向。尽管如此,对于文学叙事的研究,仍然是叙事学中的主流部分,其中尤其以小说和电影叙事研究为主。挪威著名学者雅各布·卢特的《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便是对小说和电影叙事的集中解读,这两种传统的叙事形态的异同点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每一本言及叙事理论的书,自身就是一个叙事文本。雅各布·卢特在他的文本中将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叙事学概念及相关理论。该部分中,雅各布把传统叙事理论进行了一个细致的梳理,重点解析“叙事交流模式”的相关理论。交流就是一个发出者和接受者的互动过程,连接双方的枢纽则是交流所需的文本。以交流为中心,雅各布·卢特展开了对作者、叙述者与读者,以及叙事层次,叙事距离和叙述角度等概念的追溯和讨论。雅各布认为,小说叙事定义的重要成分也是电影理论的核心概念,譬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情节、事件、人物、性格塑造之类的叙事术语在电影中也是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呈现出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叙述者和接受者都是交流的核心,文本的意义也即产生于此。

提到的叙事理论,时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叙事时间不等同于故事时间已经是没有争议的公理。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雅各布进行了四种分类:首先是回顾叙述(retrospective narration),同时,在他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叙述方式。因为故事事件得以叙事式地表现,为了显得合理,必然是已经发生在其虚构世界内,言下之意,故事文本都是虚构性的叙事。赵毅衡教授在其符号叙述学的授课过程中指出,任何虚构性叙事都有纪实底线。这种底线刚好是使虚构世界显得真实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预先叙述(pre-emptive narration)。主要出现在如《旧约全书》这种预言书文本中。现当代出现的许多未来小说,或者科幻小说中在现实得生活里得以实现的元素也可作为预先叙述的表现。第三是同时叙述(contemporary narration)。表现得最多的是依靠现代媒体技术的实况转播,现场直播等。但是这一类表现同样有时间的延滞,只是依靠人的感官无法感受和体会到,基本等同于所发生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得到媒介叙述。最后一种是嵌入叙述(embedded narration)。叙述行为随被谈及的行动而变化,主要表现为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任何叙述方式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都不是单一出现的,它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文本的多样风格,也使叙事对时间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虚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时间视作线性的表现方式,它表现出一种秩序的,均匀的流动。但是叙事对时间进行了任意的伸缩,改变了时间的秩序,以突出事件。在这一部分,雅各布还提到了关于叙事时间的重要表现方式,即重复。重复是有效强调的重要途径。小说叙事的重复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对单个的词语、姿态、反应等的重复;其次是以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呈现方式重复时间或场景;最后是某作者在自己的全部作品中,可以反复使用自己某作品中的人物、主题和事件。重复使叙事的主题模式不因其复杂而减弱,而是逐渐完整起来。电影叙事的重复与小说叙事的重复又三个基本的区别点,表现为电影形成的过程中,其自身建构是一系列机械重复的结果;电影的重复与次序紧密相关;重复是帮助赋予电影媒介以叙事维度的一个因素。电影的主题意义也通常是通过细节的重复得以强化。

电影以视听媒介的方式进行演示性叙述,以直观的画面感区别于小说的记录性叙述。因此,在事件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树立和性格的塑造等方面,电影和小说叙事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雅各布在此书的第四章逐渐将前文提到的叙事理论用于对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叙事的解析,将小说文本与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文本进行了直接相关的对比。改编无疑在叙事结构和主题上都会有一定的变动,鉴于电影和小说叙事的媒介的巨大差异,接受者的接受渠道与解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变动不仅仅是客观上不可避免,也是使文本意义得以生成并被接受的需要。

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中,雅各布·卢特沿用第四章中比较的方式作了四组对比。其中包括充满寓言意义的撒种者寓言和弗朗兹·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与奥逊·威尔斯的电影《审判》,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和约翰·休斯顿的《死者》,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科林·格雷格的《到灯塔去》。雅各布选取的小说文本皆为现代主义作品。它们通常有着深涩的主题含义,常利用语词的模糊性,以反传统的技巧和手法的运用对人的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质疑,形式上也有着标新立异的一面。因此,现代主义作品作为小说对于读者来说已然具有一定的接受难度。对其进行改编,以视听的效果表达其主题内涵是一件不被看好的事情,但是一旦做好,便成为与小说文本一样的经典。

第一组对比是以寓言作为叙事图解。耶稣面对不同的接受者时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维度,兼具了叙述者与阐释者的功能。这样的叙事安排使耶稣作为信仰的优势和神圣性得以突出,表现出寓言文本的体裁功能。卡夫卡的作品《审判》是现代主义叙事的经典。卡夫卡以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将《审判》的结构置于叙事模式的一系列变体之中。同作为寓言文本,撒种者与《审判》主要通过叙事层次的转换,将叙述者与解释者结合在一起,以寓言的叙事功能呈现文本的意义。奥逊·威尔斯执导的《审判》具有现代主义典型的个体性,他对小说文本进行了一种主观性的解释。威尔斯将小说中的小寓言“法的门前”置于电影的开头,并未遵循小说文本的叙事秩序,但是在影视表现上使寓言成为了电影情节的序幕和图解,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接受和解释语境。阐释性的改编无法论定是对是错,更何况小说本身就体现出寓言的神秘性和内涵的多样可能性。在第二组对比中,雅各布参考伯克的小说三分式结构,讨论了小说文本《死者》每一部分所用的叙事方法及其变化,分析其中的叙事模式,区分其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以及使用的象征等修辞方法,从叙事技巧上进行了解读。雅各布认为休斯顿的成功之处正在于相对“直接”地把文学文本改成电影文本。电影从视觉角度出发,使客观性的呈现和主观性的解释结合在一起。虽然因为特殊的视觉表现媒介而有一定的局限,但是电影《死者》在叙事视角上用重大的改变和画外音的补充弥补了这一不足。第三组对比选取的则是复杂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是一部由两个叙述者展现的复杂言语虚构,是一种框架叙事,呈现出圆环的结构。雅各布聚焦于小说的叙事方法,关涉了叙事虚构文体与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这也印证了“虚构文本都有纪实性的底线”一言。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也展示了同小说一样的处于叙事中心的两位男性人物间的复杂、紧张而含糊的关系。但是,电影运用的是不同于小说文本的复杂的视听框架叙事结构。第四组的《到灯塔去》有着明显的时间颠倒,并质疑了“顺序化”、“组织化”的时间,表现出另类的时间结构。小说用全景的角度叙事,叙事声音相对稳定,但是视角却在一定的节奏中不断转换。格雷格的改编中,布景成为了重要的叙事方式。小说文本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时间层次间的交替在电影中变得模糊,但是运用镜头的特殊叙事功能,电影有效地体现出叙事变化。

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不同因表现媒介的差异而衍生。文学文本中那些精妙的重复和隐喻模式,重读文本所获得的心灵感受,作者内置于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等在电影的改编过程中都是无法重现的,但是出色的改编能用电影独特的视听效果将其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超越原文本的影响。雅各布·卢特选取现代文学作品,在书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论证细节饱满丰富,表现出深厚的叙事理论和电影研究功力,这种对比的研究方法也为叙事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

陈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Email:crong_27@sina.com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