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全国首届认知传播研究高峰论坛综述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663    2014-05-12 08:20:02

 开创建构认知传播学新学科

————全国首届认知传播研究高峰论坛综述                                                       

     全国首届认知传播研究高峰论坛暨认知传播学研究会成立大会41819日在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札幌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30多所高校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启了认知传播学学科新领域。在中国认知传播学会成立大会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克勇向参会代表致欢迎辞,全球修辞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汝东教授,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等分别向大会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李克勇校长与欧阳宏生会长共同为研究会揭牌,宣布中国认知传播学研究会成立。

认知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带头学科之一,其研究体系也在不断生发蔓延,在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地带中不断产生新兴学科。正是基于此, 中国认知传播研究会会长欧阳宏生教授在会议致辞中提出“建构认知传播学新学科”的研究会宗旨。他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认知传播学的定义、性质及学科体系。指出认知传播学是跨学科背景下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融合,学科融合为自身的研究范式转化开辟新的道路,建构起相应的子学科。认知传播学学科的建构,标志着认知科学开始关注行为背后的深层认知结构,打破了以往只能通过外围描述来推测人的行为动机或行动方向的方法局限,从而带动传播学的学科发展。二是在认知科学视野下关注传播学的研究路径,为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传播媒介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思路。用理论方法创新来阐释与解决传播学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品牌营销、文化心理等提供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三是在开创认知传播学新局面的过程中,要规避当前研究中出现的简单移植和套用模式的问题,不能将认知科学中的理论及实践直接套用到传播学上,而是要注意形成认知传播学自身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借鉴而非套用、融合而非移植,建构科学的认知传播学学科体系。

会议研讨中,各位专家分别从自身的现有学科和研究领域出发,论述了认知传播学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的理论生发点。并提出通过建构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为现有的传播学学科发展服务。

中央电视台研发部主任吴克宇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说明了认知传播理论在电视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他介绍了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4G技术等不断冲击传统媒体,使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媒介融合手法在电视媒体中的创新性应用,以及由此开创的认知传播现实图景。他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中央电视台利用图形、动画、视频等可视化数据,创造性地推出了诸如“数据说新闻”、“数据说春节”、“数据说两会”等栏目板块,在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也反向被网站转发,对中央电视台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央视还主动开发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发稿平台,在网络人群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当前,央视各栏目都非常注重网络热搜节目的变化,在语态和内容上贴近网民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央视鼓励各栏目创新节目形态,尤其是台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创新,实现资源互补,比如在全台9个频道45个节目中使用二维码技术,通过多屏终端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拉高电视媒体与网民的同步互动,在诸如《2014全球中文音乐榜中榜》、《舌尖上的中国2》等节目中获得了极好的口碑,成为全媒体传播的典范案例,此后,央视还会将这种台网互动方式拓展到新闻、游戏、娱乐、影视剧中。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做了《全球传媒教育反思》的报告,他认为,全球化大趋势体现为移动网络时代传播的极速发展和大数据传播,这些都与当前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他首先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在大数据传播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即由计算机学院负责大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新闻传播学院负责大数据应用传播和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进而指出,当前新闻教育中缺乏业界资源,很难与社会需求对接,因而需要通过联合授课来度过人才培养的危机阶段。从本质上说,传媒教育中存在的技术学派和人文学派都与价值教育有关,媒介竞争最终还是要落脚在资源竞争和人才竞争上,传媒教育需要关注新的认知传播领域。

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做了《传媒经济学范式与认知传播学研究》的报告,他认为学者们要明晰认知传播学这一学科切入点,科学地确立研究范式,关注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即找寻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传媒文化本体、传媒产业中存在的例外,从传播学角度、新闻学角度、受众心理学角度、决策者心理角度、传媒文化角度、整体文化角度地去建构认知传播学。他提出了认知传播学的三个层次:什么是认知传播学,如何为认知传播学定位,认识和认知的概念区别,继而用集大成的方法去展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小普教授做了《媒介素养认知研究》的报告,她认为当前的社会问题、族群问题等都与民众认知中存在的简单和极端判断有关,而传播必须为此负责。她认为人的认知不是绝对的、一致的,人不能忍受模糊性,因此总会用简单化的套路去理解世界,用以解释现实中的不确定,因而很容易出现谣言。神经生物研究证明,人类认知的倾向趋于保守还是自由与人脑中的灰质区域大小有关,因此,在认知传播学科建构中,我们要确定不同的认知层面,即人的认知、媒体认知还是社会认知,其中,社会认知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当前国内的社会认知情况是共识少、冲突多、罔顾事实,缺乏基本共识和基本标准,加之网络媒介的快速、自由的传播特点,使当前的社会认知存在着信息质量低、采访积极性低、关键信息缺乏等问题,主流媒体只关注现实结论而缺乏讨论的机制又加剧了这种社会认知的累积性问题,这些媒体素养方面的问题也是认知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李本乾教授做了《认知传播: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转折点》的报告,他以上海受众各个阶层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议程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为例,提出认知视角的多元传播效果理论;通过对中德员工文化融合区与冲突区的象限图设计,提出基于认知传播的跨文化累计效果理论;通过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可裸眼3D电视技术、可弯曲可折叠显示器,以及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视听终端技术,提出基于认知传播的新媒体效果研究理论。继而,他通过举出诸如拜登杂酱面、庆丰包子和羊肉泡馍等事件的传播效果,提出认知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李教授提出了认知传播学在未来建构中的一些学科内容,如受众认知传播效果规律、新媒体认知传播效果、跨文化多对外传播战略、跨学科研究方法应用、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等。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做了《体认意义观与马航失联飞机报道——基于哲学第四转向(后现代)建构认知传播学》的报告,他首先梳理了西方哲学的四次转向即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毕因论、近代的认识论、现代的语言论和后现代的后现代论,在此哲学图谱上标出认知传播学的坐标。其次,他从客观主义哲学与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对立模式上推衍出意义体认观与认知传播学的对立模式,认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就是体验哲学,话语包括客观的互动体验与主观的认知加工,由此提出由认知去弥合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的“语言三角”,用以分析物质如何决定精神。第三,他由体认意义观来分析在马航失联飞机事件中,马来西亚、中国、美国、英国、越南、印度等官方、媒体、专家、民众的12个观点,认为这种客观与主观交错的报道其实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话语建构。最后,他提出了认知传播学的核心原则就是语言三角,认知多模态的构想,认知方式的类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认知模型、心智空间、隐转喻、关联、识解、突显等),并提出了开展实验研究的一些方法(包括EPR、眼动仪、TAPs、脑电图、PETMEG、生理测量、反应时、问卷、数法)等,最终提出了解“语言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为认知传播学的建构提供了整体思路和学术框架。

全球语言与教育学会会长、日本札幌大学文化学院张伟雄教授在《东亚冲突中的日本国家话语:修辞与认知视角》的报告中,以日本现有的国家话语,尤其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价值观外交、积极的和平主义、top sales为中心所建构起来的以市场经济、民族主义的外交体系为切入点,提出日本当前联合同价值观的国家形成对中国的包围网,在其中,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传播尤其需要研究。他认为,在其中,非主流派的理性修辞,即以东京大学为主的“东大话语”秉承了日本传统的“话法”,是一种政治工具的修辞学,认知传播学可以从中借鉴相应的研究方法。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天教授做了《大数据与电视媒介传播价值的再认识》的报告,他以2013年大数据元年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大数据的四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类型多(Variety)、价值密度高(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提出大数据对于传播效果评估方面的重要价值,甚至对现有的信息传播有颠覆性理解的作用。他认为,大数据在数据生成、储存和处理方面,正在成为传媒内容生产的定位依据,通过用户数据的积极与分析,可以形成新的传媒市场形态与行业规则,改变原先由渠道资源、信息权威性、匿名受众的二手转卖等传统媒体固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传播研究的转型问题,即大数据的路径介入、大数据的筛选分析方法、建设具有媒介特性的大数据利用模式等。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肖小穗教授做了《新闻认知研究》的报告,提出当前要重新认识媒体的角色和利用问题,因为认知存在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中,而不仅仅是在人的大脑中。当代话语理论中的语言的指称论、话语建构理论为新闻认知循环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最有意义的起始问点”非常关键,一般来说,报道者会选择最符合自己解释的点为起点开始结构一篇报道,这与公正客观并无关联,而主要来自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因此很容易使受众不再相信传媒。学者们需要讨论的,恰恰是新闻认知可以走多远、批评的尺度有多大,哲学与语言哲学以及意识形态在其中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认知传播学的研究来解答。

四川外国语大学林克勤教授做了《传播中的“面子”:体验认知的研究视角——从面子理论到礼貌理论再到面子协商理论》的报告,他首先提出传播学当前的七大研究范式,即符号学、现象学、系统论、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批判学派、修辞学,认为认知传播学具有研究范式创新的意味。为此,他从体验认知切入,选择传播中的面子来做个案研究。“面子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戈夫曼时期的社会学阶段、布朗与莱文森的语言学阶段、丁云珠的社会文化和传播学阶段,提出从个体到社会再到二者互动中的体验认知转向,提出了体验认知观念与阐释主义传播话语的匹配的观点,为认知传播学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刘玉梅教授做了《学术研究的超学科动力》的报告,她以认知语言学为参照,认为从综合性学科逐渐向单一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发展是一种必然,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建构应有超学科的发展路径观念,在研究认知如何为目的服务的核心任务基础上,建构知、情、意的认知体系。姜孟教授做了《传播学研究的涉身认知神经范式思考》的报告,他认为,媒介化讯息从传播到接收会经历人类心智的“黑箱”,是由人的认知态度行为所决定的,是传播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媒介心理学、传播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都为此做出了前期的开拓。在分析中,他通过建立情感/认识、自动加工/控制加工的四象限图,来分析经典认知与涉身认知。涉身认知可以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考察脑的活动(包括认知与情感),由此可以利用心电图、心搏图、脑电力、核磁共振图、眼动仪、肤电图、震惊反射、电子压力记录仪、电子X射线断层扫描等方式来研究人的认知,当前,已经有研究机构通过相关技术对植入广告、消费心理和社会文化机制等方面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所建构的认知传播学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技术。

欧阳会长最后指出,认知传播学要建构起具有自身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学科体系,团结一批认知传播学的学者队伍, 对认知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任务、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建构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出一批认知传播学的前沿性成果,使之将成为一门显学,为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新成立的中国认知传播学研究会是经相关组织机构批准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聘请复旦大学童兵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鸿铎教授担任名誉会长,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担任会长,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林克勤教授任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上海交大李本乾教授、中央电视台吴克宇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复旦大学吕新雨教授、四川大学朱天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严功军教授、南昌大学陈信凌教授担任副会长。秘书处设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严功军担任秘书长。研究会将致力于认知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使之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学会秘书处陈佑荣)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