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王小英评胡易容《图像符号学》

作者:王小英   来源:  浏览量:3686    2015-04-05 10:05:21

 

传媒景观世界的符号认知形式:

评胡易容《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王小英

 

    者:胡易容

    名:《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DOI: 10.13760/b.cnki.sam.2015.01.017

 

胡易容的《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以下简称《图像符号学》),如果从书名的前半部分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诸如《电影符号学》《广告符号学》《雕塑符号与传达》等著作,以为是对“图像”的“符号学分析”。然而,当我们仔细琢磨书名的后半部分,就会发现这部著作处理的并不单是某种研究对象的符号学问题,而是把握当下传媒景观世界的方式这个宏大主旨,所以胡易容的这本专著从学理上来说应属关于一般符号学的论著。与之同时,关键问题随之冒出水面:图像何以成为把握世界的一种图式?《图像符号学》在哲理思辨的丛林中开疆拓土,披沙拣金,经过作者的仔细打磨,条分缕析,为图像符号学作为一种图式把握的认知形式,寻找到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并建立了坚实的“合法性”理论体系。

 

一、图像的基本特征:像似性

在绪论中,作者称《图像符号学》“可以视为以图像符号认知形式对当代传媒文化的框架性思考,其具体对象是现代传媒所承载的诸种符号文本,但其理论旨归是文化分析哲学”(胡易容,2014,p. 5)。此或可视为该书的纲领性文字,它明确告诉读者,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图像符号认知形式”。也正是在图像具有“符号认知形式”这一特征上,它可以被认为是康德意义上的、带有一定的心理学和形式论特征的图式(schema),然“图像符号认知形式”作为一种总体性把握,有其时代语境限制,此即当代传媒文化。当代传媒文化的诸种符号文本,如语言、文学、艺术、形象以及拟像,都呈现出一种图像符号认知形式。如果说日常意义的作为“图形和影像”的视觉性图像,具有图像符号认知形式还比较好理解的话,那么非图像,如语言这种规模巨大、体系复杂完备的符号系统,何以具有图像这种符号认知形式就不太容易被理解。这就需要首先厘清一些问题:图像是什么,图像符号认知形式的核心又是什么?

与“时间”一词相比,“图像”要明晰的多,但若想仔细描摹出其范围,又会发现这其实并非易事,然而《图像符号学》经过细心考量,认真梳理,将我们以各种方式称之为图像的事物缕析为八种:可见物、不可见物、联觉图像、超感官幻象、视图、语象、形象和图式景观。参考诸多“图像”,作者对其下一个相当严密的定义:“图像,是以人类视觉经验为原型,以像似性为基本特征的意义知觉形式(包括视觉的比喻、引申形式)”(胡易容,2014p. 28)。这是一个相当合适、周全且开放的定义,它为《图像符号学》一书的逻辑推演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起点。正是在此基础上,作者比较了相似、像似这两个易混概念,区别了“相”、“像”和“象”的差异:

(一)相似VS像似

相似,是一些物理性状与感知渠道相互作用时所造成的相近性联系或误导性认知。其感知形式往往具有单一渠道特征。

像似,是对作用于人类心理感知的对象性状所作的文化习得解释。具体表现为接近性、类比性、引发相互联想,并具有造成认知混同的潜在可能。(胡易容,2014p. 31

(二)象VSVS

象——符号对象;

像——基于像似规则生成的符号再现体及其衍生法则;

相——观看和解释的心理及文化机制。(胡易容,2014p. 62

通过对相近词汇概念的深入分析比较,作者得出“像似”比之于“相似”和“象似”更符合表意法则,也更能传达符号表现的一般内在特性和图像符号认知形式的核心。

 

二、普遍像似性:从语言、文学到艺术

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语言学家索绪尔强调符号的“任意性”,将其规定为“第一原则”,另外一个符号学奠基人皮尔斯区分了三种符号:像似符(icon)、指示符(index)和规约符(symbol)。英国符号学者丹尼斯·钱德勒在其《符号学基础》中强调皮尔斯的这三种区分是“Modes Not Types”(Chandler2007p. 44)。符号的像似性、指示性和规约性之间,不是排他性的关系,而是共存的、程度不同的关系。《图像符号学》对像似性的考察也证实了这种观点,并且也正是在此非排他性的像似性——也即延伸到整个符号全域的像似性的基础上,图像符号学能够成为一种把握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像似性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分层次的,程度不同的存在。

语言符号的像似性有三种:包含听觉和视觉的“形象”像似;造字、词法、句法等图表像似;修辞象征等比喻像似。从原初文学中的语中之象,语词赋象,到图像崛起后“以图像的方式来表达语言和其他信息”(胡易容,2014p. 95),心象成为异质符号之间互现的凭借,赋象也从语象演进到了符象,而在符号互现中不可避免地重新生发添加的意义,造成意义爆炸式的增长,也即内爆。基于对当代传媒景观世界内爆的深刻洞察,作者以其学术上的睿智创造性地提出“异符类象”这一高度精炼的术语,来概括赋象的当代意涵。“异符”即跨越不同感官渠道或(和)不同媒介形态的异质符号,“类象”即超越了符号物理形态的共同的心象。异符类象是当今世界借助媒介而内向爆炸式扩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在戴维·洛奇的小说《小世界》中,扎普教授有一句名言:“任何解码都是一次重新编码”。这一来自虚构文本体裁的名言,同样适应于整个符号世界。对于能够称得上是“像似技术”的透视,《图像符号学》借用具体例证佐以理论分析,告诉我们的是,“透视”成为艺术构成要素的必要条件在于——它成为某种或某个时期社会文化的符号表达。“透视符码”是自携编码性的解码,是一种“预设的理解模型”(胡易容,2014p. 129),它有两套逻辑——几何逻辑和感知逻辑,二者在同一层面上共同作用于图像。人们习得经验及其赋予的想象力,是能够理解“透视”的关键。艺术图像中的透视空间构成规则只是相对的透视比例,“逼真”的获得并不依赖于此。艺术的演变,从模仿到再现,再到表现,总体而言是对“形象像似”的反叛,并非对“像似”的否定,只是否定形象像似只能通过否定具体事物的再现来完成其抽象。以观念艺术为典型的元艺术,形式和内容都缺场,这时其是否具有艺术身份就不得不取决于其元语言伴随文本。以视觉为典型的图像演进形式和意义机制的辨析和阐明,是《图像符号学》一书对既有艺术图像研究的一个创新。

 

三、拟像:像似符号的当前媒介化呈现

面对传媒景观世界,鲍德里亚曾颇具批判意味地提出“拟真”理解,将拟真的历史谱系推至拟像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的仿造,拟真是拟像的第三个阶段。《图像符号学》一书自然无法回避这一重要议题:现代社会的媒介化生存是否拟真式的,若是,是否具有合法性?《图像符号学》经由相当细致的“形象与自我”的论辩,相当可靠地抵达一个结论:“‘我’的形象是一种符号化的抽象自我镜像。自我形象是自反性符号能力对像似符的应用。总体而言,形象本身并不带有真伪的评价资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元语言基于像似机制建构的拟像(simulacrum)。”(胡易容,2014p. 167)如果说包含“自我”形象在内的所有形象都是拟像,那么拟像又何处不在,何时不在,它在今天又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一个话题, 甚至于“拟像”一词都是关涉“图像时代”而生产出来?

《图像符号学》关于自我形象和新闻真相的剖析,创新性地给这个话题以新的理解:“数字媒介时代不过是媒介符号形式之间的演进。而非‘拟’与‘亲身’的决然对立。”(胡易容,2014p. 181)媒介符号形式的演进可以理解为像似方式的层级递进,其顺序依次为:“单符”倾向时代的图像像似(身体语言和亲身性符号),“型符”倾向时代的图像像似(影像与机械化复制),“质符”倾向的像似(数字化和超真的拟像)。拟像不是在当今世界才开始出现,当今世界之所以成为一个拟像时代,正是因为质符倾向的像似性弥漫给人一种超强的“现实效果”,造成一种整体性的综合建构,而这种像似性又抛弃了具体的对象物,“超越现场”。被称之为“拟像”的时代,与之前的时代同样都是符号构筑的意义世界,所谓真实的环境,不过是一种亲身性而已,人类生存的实在感从来都是由符号制造而成的。对于拟像时代,《图像符号学》这种兼具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剖析,可以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解,它既是对当下世界媒介技术影响夸张式反应的反驳,也是对媒介演进熟视无睹的保守姿态的批评,从而成为对既定传媒景观拟像研究最有效的推动。

 

四、结语

总体而言,《图像符号学》一书题旨宏大,论辩却十分精细,二者的有机统一得益于关键命题的巧妙选择,如“像似”,“符象”,“透视”,“拟像”等,同时也得益于作者跨学科的广博学识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如果说作者在此前出版的《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中已经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学识的话,那么在《图像符号学》一著中呈现出的宽阔视野和学术高度,则正是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体现。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学术涵养,保证了《图像符号学》能够超越通常意义上的应用符号学研究层面,而进入文化分析哲学领域,并且斩获佳绩。

 

引用文献:

胡易容(2014) .《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Chandler, D. (2007). Semiotics: The Basics. London, UK: Routledge.

 

 

作者简介:

王小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文学符号学,比较文学。

Author:

Wang Xiaoy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ields mainly cover semiotics of network litera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wangxiaoying19820@163.com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