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文召评杨健《创作法——电影剧本的创作理论与方法》

作者:文召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5115    2015-06-30 15:29:32

一种应用符号学的尝试

——评杨健《创作法——电影剧本的创作理论与方法》

文召

从西南联大时期到今天,不少中文系教授都说过:中文系不培养作家。陈平原先生曾举例说,“从来没听说过谁通过自学成为核物理学家的,但没接受过大学文科系统教育、自学成才的作家却大有人在!”对于文学创作是否可教,不少人都持有反对态度。

但国内外仍存在一批艺术类院校,他们的目标便是培养创作类人才。相对其他综合性大学,我国少数专门性艺术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背景常常是一种相对神秘的存在。如果说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不培养剧作家,表演系不培养艺术家,那学校自身存在的意义便会遭到质疑。事实证明,艺术类院校在创作人才的培养上相对成功。经过长期的研习,专门性艺术系科教师们在艺术研究与教授上已经形成一套珍贵、独到的理论思想。

中央戏剧学院杨健先生既是著名剧作家,也是著名编剧理论教授,培养了大批编剧活跃在我国戏剧影视界。继《拉片子》之后,2012年出版《创作法——电影剧本的创作理论与方法》在精研国内外各家剧作理论之后充分吸收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混沌学等理论,将习得的理论方法直接用来指导编剧教学实践,使其成为编剧创作方法的理论基石。就一直立足于现实主义观念的戏剧学院传统来说,这本书让人充满好奇。

《剧作法》是杨健先生在中戏戏文专业写作课讲义的整理归纳。力求对经典编剧理论突破,经杨健先生把所思所想形成文稿后和许多一线创作人员磨合碰撞修改而来,因此全书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征。全书一分为二,创作理论与创作方法。理论部分在全书不足十分之一,但是最重要,后面创作方法的思想皆源自于前面的理论。当然,本书的基础理论部分并不全部取自于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还有一部分涉及自然科学中的混沌学、分形学,笔者着重在理解全书的基础上评述著作的符号学部分。而在后面占大头的创作方法中,作者几乎抛开了传统的观念,在解释电影剧作“发现”“突转”等编剧技法的时候,都会从符号学、叙事学等角度进行新颖的学理阐解。

本书的意义,首先是改变了创作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正如作者所说,“长期以来创作理论被视为一种经验范畴的理论,以往对编剧法的研究,就如同外科医生进行解剖人体”。运用符号学理论资源整合研究编剧技法,这恐怕算得上是国内别开生面第一次。符号学是人文学科的公分母,也是认识事物的有力工具。门类符号学的研究不能代替专门的研究,但每一个门类都可以从符号学角度进行探索。

本书所选取的符号学理论主要有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组合与聚合观念,普罗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由索绪尔演变而来的叙事观念,结构主义符号学时期对文化科学化探索的符号学观念等等,这些都被作者整理纳入编剧学研究中。

传统编剧学与编剧创作教育一般离不开人物、结构、情境、情节、主题几大板块。通常的研究方式即从这几个角度展开内部研究,探索戏剧性本质,研究剧作如何走戏,在大量的揣摩与分析中最终归纳到剧作技巧上来。其指导实践的方式即运用这一看似简单,但工作量大类似于武术中“扎马步”的方法,同时辅之以生活体验和创作实践,动脑动手。

本书在指导创作实践方面力图打破这样相对传统的方式,从认识论上将一个剧本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看作一个生命体的成长,有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而自然科学里的混沌学与分型学主要做了这方面的知识铺垫。随后符号学成为重点理论,主要是作为工具从新的角度阐释如何重新认识剧本,如何结构剧本。

重新认识剧本是一个过程,符号学视角有独特的用武之地。本书用聚合轴与组合轴分析剧作中主要人物的选取,次要人物的设置;用格雷马斯矩阵来分析情节要素;从共时性与历时性角度来解释随着时代变化电影剧本由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转变后的结构特征——让人拍案叫绝。随后,在认识的基础上,符号学理论开始指导如何结构剧本。认识论里面的元素则被综合起来,从新的视角推导剧本的情节点设置,主题走向,任务走向,类型特征。

当符号学带来的新视角同编剧门类知识结合,传统扎马步一样简单的剧本技巧归纳与学习过程就焕发出多姿的生机来。尽管本书选取的符号学原理简单,但作者却以自身深厚的功底使符号学在指导应用领域的路上迈出了极为坚实、不易的一步。

当然,笔者在读本书的时候也在思考:对于戏剧学院学生来说,这本书的符号学理论也许会显得新潮难懂,不知他们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去接受。而对于戏剧学院之外的普通读者来说,没有传统的剧作分析功底,缺乏剧本创作实践,恐怕这样新颖的认识方法未必对创作有实质的推动。

也许,这本书会暂时小众,尽管它出自一位名家之手。然翻看全书,能在有限的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做到如此自足自洽,其中的功力与艰辛跃然纸上,这看似一番“笨拙”的功夫却让笔者自始至终充满敬意。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