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文艺学第二十二次读书会综述

作者:孙化显  来源:  浏览量:1720    2016-01-18 14:11:52

 

文艺学第二十二次读书会综述

 

时间:2015111日上午9点至12

地点:望江校区文科楼251会议室

阅读书目: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主讲人:廖恒

整理人:孙化显

 

    廖恒老师从2014年新出版海德格尔的“黑皮书”谈起,指出这些文献对理解海德格尔二战后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并围绕“黑皮书”的出版及相关讨论情况进行拓展讲述。海德格尔二战期间担任校长参与纳粹德国反犹政策和反犹行为,几个月后被解职,后获得《民进周刊》公开的采访,其为自己在二战期间行为辩解。此外,海德格尔自己设定日期,一些重要文献在其去世后才可公开发表,其中主要思想包括其对二战时自己行为的辩解,一定程度上仍然坚持反犹立场,这些文献的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与广泛讨论。特别是海德格尔思想在法国有着广泛影响,有些法国学者为其辩解,但是随着第二本“黑皮书”出版后,因海德格尔近乎极端的言论而辩无可辩。《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后期作品,集中反映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和生活不可以两分的特征。廖恒老师具体论述了他对本著作的理解:

    第一,海德格尔前后期关注的问题其实没有根本性转变。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前期与后期在思路上有突变,前期海德格尔重视现象学推理,后期海德格尔通过文学艺术的研究来表达思想,后期无法证实主观推演思路。廖恒老师认为海德格尔前后期关注的问题其实没有根本性转变,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胡塞尔现象学是严格的概念和逻辑论证体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与胡塞尔思想有诸多不同,哲学人类学、基督教直觉体验等对海德格尔影响较甚,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等思想。同时,由于一战的破坏性,古典哲学理性秩序遭到损坏,“生命是非理性存在”等思想比较活跃,当时思想家对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等比较反感。

    第二,海德格尔受基督教思想影响是根本性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在德国影响较大,后影响到法国,至今仍有较大影响,产生影响的基础,因其不是典型德国思想,而是广义上的浪漫主义。海德格尔受基督教思想影响是根本性的,这使其对时间的看法、对生命有限性的看法等具有宗教性。例如,死亡对于人是一个重要的时刻,由死亡反观在世生活,反观存在的本真状态,就会对此在更为重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有限性及生命的有限性。存在于世间,对此在生活做种种分析,会发现本真状态是由不确定性带来的,人处于一种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不断依赖状态,往往以他人评价作为标准,这是无法摆脱的,正是这种本真性存在,这种生活中不确定性存在,说明确定性是非本真性存在,人与人相处要迎合别人,往往陷入沉沦状态,在恐惧时经常打破生活逻辑与感受。

    第三,艺术是真理显现的重要方式。此文是对海德格尔自己的一个比较明确的真理观的论述,这是其哲学体系里关于真理的看法以及关于其政治活动的明确说法。在这里,海德格尔尤为重视建国(政治)思想,认为纳粹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在此,政治行为作为其真理发生的一种形式,这种论述是从物的追问开始的,从对物的追问到破除传统对物的限定即把物作为某种属性形式或者材料。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也是真理显现的重要方式,而且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可以得到对真理的规定。例如,人的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所以要先行领会,目前描写死亡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靠想像,死亡是极端的不确定性,所以才要向死而生,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称为良知,艺术作品对真理看法的切入,艺术具有一种时间上的无限性,例如雅典卫城的雅典神庙,不仅是作为遗留的物质存在,聚集了作为整体的希腊人的精神场所,随着功能消逝,今天去看雅典神庙,会有神圣感,由神庙开启艺术世界。

    第四,“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关于艺术讨论的重要概念。艺术作品打开了“世界”,是开放的,但是需要“大地”作为背景。这很难清晰说明,因为海德格尔喜欢自己造词,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世界”是此在对未来之死的筹划,“世界”是未来筹划的总体,“大地”是使世界出场的东西,“大地”使一切出场又隐藏一切,这类似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阳”和“阴”,世界是阳,“大地”是“阴”且与“阳”相伴相生,“大地”与“世界”共同构成艺术作品结构,“世界”和“大地”斗争中,真理显现出来。这里含有斗争的本性,所以艺术作品的出现是突进的事件,具有突进性,艺术的写作,诗性的写作,艺术作品才具有灿烂的光环和深度,所以真理可以表现在现实生活、政治生活中。真理体现于现实中的情态,建国伴随着战争,纳粹德国是其建国理想的实现,宗教是精神生活的推进,就像赫拉克利特所谓的“永恒跳动的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海德格尔的思想被哲学概念化了,导致反对对象性。

    结论,廖恒老师最后谈到对海德格尔的批评,特别谈到哈贝马斯、伽达默尔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关系,从现象学到存在论到解释学谱系,谈及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批评,认为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真理观是继承了的,在对美学、艺术的理论回顾与分析,对教化等问题的回顾中,可见海德格尔相应的修养也不是很完善。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解释的循环、前理解、理解是历史性的东西等论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但是,关于真理,伽达默尔也并未完全解决。廖恒老师认为想要批评海德格尔,有很多问题需要明确,并引用康德、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对真理看法加以对比分析。

    冯宪光老师认为此文虽长,但其中的思想是缜密连贯的,《艺术作品的本源》是关于艺术的讲座整理而来,其中很多语句与《物的追问》较为类似,冯老师着重强调关于物和作品的关系分析与思考:

    第一,前期和后期海德格尔著作论述的问题和深度思考方式都有区别。前期探讨胡塞尔现象学,后期走向了形而上学的建构,也可谓走向存在论,进一步对存在论进行形而上学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方传统。这里值得重视的是,法国哲学受现象学影响较多,特别是当代法国哲学,吸收了很多方法,精神分析、解构主义语言学、社会学,这些学科互动与方法互补往往指向回答人的存在的大问题。   

     第二,理解本文的难点是真理现身的多种方式。海德格尔所持的国家民族的政治生活,以及其后期努力建立一种存在论哲学,都可谓在强调人对真理的追求和把握。同时冯老师指出物与作品,真理与艺术这两个大问题尤为重要,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艺术的概括性很强,艺术作品真理性根源在于艺术之于艺术的艺术性上。这是西方形而上学思维重要问题,后期的海德格尔回归这一传统问题的讨论,但是没有重复传统形而上学方法,而是从物、器具开始展开,艺术是对器具的展现,物与作品,艺术与真理,这些关系的梳理与把握是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关键。他认为艺术作品是真理的自行植入,自然地表现,把存在者的真理展现出来,展现在各种实践活动当中,艺术把人之为人的真理敞亮出来。

    第三,关于“世界”与“大地”。前期海德格尔强调天、地、人、神,后期则讲得较少,冯老师不完全同意“阴”“阳”来比喻“世界”“大地”,认为“世界”是遮蔽的,“世界”是彼岸的、终极的。真理在“世界”和“大地”的争斗中得以敞亮。艺术之为艺术就是明白的展现我们的人生,体验人生。

    第四,真理与时间观念,真理与物相符合,必然有时空维度。首先在空间中存在,接触它才有时间维度,“时空”海德格尔认为时间较空间重要,空间问题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马睿老师认为:第一,对存在有限性地强调。海德格尔思想与基督教有着一定联系,这会引向更广阔的讨论,但是对德国哲学自由王国质疑并不认可,把人作为有限存在在时间与空间之内,否认精神世界是可以商榷的。第二,哲学与艺术等在自己范围内发言,思想与哲学不要试图进行自我膨胀,精神存在不能涵盖人的所有存在,如果这样努力可能带来虚妄,人对真理追求可能就是虚妄的,人要首先意识到自己可能徒劳,然后仍然有追求,这才显得很可贵。第三,真理本身是不是有时空限制?没有终极答案。当然,这样的反思不要涵盖一切。

    高树博老师认为,第一,本文适合倒着看,这样对于文中思想的理解很有益,但很少有人如此,这种对艺术史、美学史的追溯,很容易引起对黑格尔等思想的相关讨论,例如艺术是体验、美是体验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黑格尔的反叛,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代表真理。第二,海德格尔把艺术与美作为真理的显现方式,但是,美不等同于真理,所以其论述在一定程度上独断缺乏论证。第三,海德格尔自身思想有一定的矛盾性,他一方面认为真理可以把握,另一方面却说能理解真理的人是少数,理解的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第四,“世界”与“大地”的争执,其实体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

    匡宇老师认为,第一,海德格尔通过对于物之物性入手来清理传统的物性概念的解释,进而比较物与作品的异同,然后再进一步阐释作品与真理、真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谈艺术是什么,而是艺术对于人的历史性此在而言是一种真理性基本和必然性方式。对艺术作品本源的一种解释学的展开,其仍然关注的是长期以来思想家所关注的存在问题,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本源一词是从真理的本质性而言的,他所谓的艺术的本质可以看作一种发生方式或是一种发生事件,这一点匡老师同意马老师刚才所说思想与哲学不要试图进行自我膨胀、不可扩张的说法。第二,《路标》是海德格尔对基督教神学资源利用,当然也是解构,是一种双重把握方式,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是绽出状态,虽然海德格尔似乎在进行概念游戏,但可以看到其前后思想的延续性。其实,“大地”与“世界”一起构成作品的作品性,这是其早期存在论差异的延续,只有通过对“此在”的深层论分析,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才能进入到对“大地”和“世界”的意义论分析,才能进入到人的历史性此在,艺术是否是一种自然的或者基本的发生方式?这同时也是对存在的追问。第三,通过对传统“物”的理解,通过结构与重新建构物,器具、艺术、动力、世界等存在一定的指引关系的理解,认为对于概念本身并不是一种图示,也并不是美学角度的展开。     

    傅其林老师认为,第一,关于真理的不同方式重新认识,可以引出关于艺术、美学合法性的再思考,引出对再现论、反映论的再思考,这一点之前的确重视不够。第二,重新阅读本文可强化我们对艺术形式的关注,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本身是什么,艺术作品——物、物性,与艺术家——如何制造艺术作品等等一系列问题。艺术,是真理进入作品,进入无蔽状态,当真理状态进入到日常生活,具体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在此,海德格尔又进入了神秘主义与独断论,但是海德格尔看到了艺术自律重要性,这正是其思想的可取性之一。

    冯宪光老师又强调,本文是哲学文本,阅读时不可过于苛责其全面性,同时,海德格尔善于概念转换,用传统形而上学资源建立新的形而上学,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们需要形而上学。匡宇老师与廖恒老师关于哈贝马斯讨论海德格尔进行了对话,匡宇老师强调哈贝马斯对海德格尔的基本判断正确,但并不赞同其方式;廖恒老师抓住一个基本点进行阐述,即哈贝马斯对海德格尔批判的意义前提。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