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马睿、吴迎君《电影符号学教程》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965    2016-03-24 16:05:58

 

马睿、吴迎君《电影符号学教程》出版

 

内容简介 -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为两讲,分别介绍电影符号学的学科概况和学科史:第一讲说明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基本概况;第二讲介绍电影符号学的形成、发展、争议,以及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接受。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共九讲,系统介绍电影符号学的基本内容,不仅包括前人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运用符号学的新成果对电影中的各种符号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也为大家运用电影符号学解读电影文本提供一些范例。其中,第三、四、五讲分别讨论电影符号的三种主要类别,即影像符号、声音符号、语言符号。第六讲引入伴随文本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理解电影符号,把存在于电影文本之外,但也对电影表意产生影响的符号文本视为电影符号,以便认识电影文本意义生成的复杂性和社会性。第七讲从符号组合的角度分别讨论蒙太奇和长镜头在构成电影文本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八、九讲主要介绍电影叙述学。在电影符号的表意机制中,叙述是最重要也最常用的一种,而且具有征用其他一切表意机制的特性,同时电影叙述的发展也体现了叙述的丰富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对自身叙述能力的极大拓展。因此本书分配了两讲的篇幅来讨论电影叙述的问题,第八讲介绍电影叙述者、电影叙述角度的相关理论;第九讲介绍电影叙述的时空性结构和影像结构的相关理论。以上是从符号编码的角度讨论电影文本的意义生产,是关于电影文本的内部研究。以下两讲则是电影符号学的外部研究:第十讲从解码的角度讨论观众对电影文本的意义再生产;第十一讲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电影作为社会符号文本的性质。

第三部分即第十二讲,在对德勒兹电影理论和当前电影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电影符号学可以从哪些方面拓展研究空间。设置这一讲的目的是打开视野,从电影符号学之外来审视这一学科,引出关于电影和符号的更多思考。

 

作者简介:

马睿,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有《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未完成的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文学自治思潮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兴起:晚清民初的一份知识档案》等书。

吴迎君,文学博士,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结构主义电影叙述学》和《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等书。

 

目录:

导论:符号学基本知识

第一讲 什么是电影符号学?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的知识构成

第二节 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电影符号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讲 电影符号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的理论资源与形成背景

第二节 电影符号学的发展与争议

第三节 电影符号学的传播与国际化

第三讲 影像:电影文本中的视觉符号

第一节 人物影像

第二节 实物影像

第三节 纯虚拟影像

第四讲 声音:电影文本中的听觉符号

第一节 作为电影符号的音乐

第二节 作为电影符号的声响

第三节 作为电影符号的人声

第五讲 话语与文字:电影文本中的语言符号

第一节 作为电影符号的话语

第二节 作为电影符号的文字

第六讲 伴随文本:对于电影符号的广义理解

第一节 电影伴随文本的两种主要类型

第二节 电影伴随文本的可控与不可控

第七讲 蒙太奇与长镜头:电影符号组合的两种基本方式

第一节 蒙太奇

第二节 长镜头

第八讲 电影叙述的主体

第一节 电影叙述者的层级

第二节 电影叙述角度的种类

第九讲 电影叙述的结构

第一节 电影叙述的时空性结构

第二节 “大语意段”:电影影像结构的一般组合法则

第三节 电影叙述中的嵌套与跨层

第十讲 电影符号的观众接受

第一节 “想象的能指”和“二级认同”

第二节 观影主体的“电影状态”

第三节 “凝缩”和“移置”的隐喻和转喻

第十一讲 作为社会符号文本的电影

第一节 作为社会符号文本的“电影机构”

第二节 作为社会秩序互文性文本的电影

第三节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本的电影

第十二讲 电影符号学研究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下的电影影像

第二节 新媒介时代的电影影像

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对照表

后记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