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举办“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专题读书会

作者:梁成英  来源:  浏览量:2457    2016-05-07 15:50:17

 

 

主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发展状况

时间:5月5日晚7:00                                                                                                                      

地点:文科楼251教室

 

阅读篇目:

1.阿尔伯特·柏吉森:《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胡光金译

2.奥古斯托·庞其奥:《卡尔·马克思的符号学》,任伟(译)

 

主持人:胡易容

主讲:胡易容、陈文斌

对谈:任伟、胡光金

点评:赵毅衡、唐小林、陆正兰、饶广祥、宗争

下期读书主题预告:商品符号学; 主持人:饶广祥

               

陈文斌博士导读第一篇文章《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就“符号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符号学”随后对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他认为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关系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符号学,而是要检测符号学理论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承受马克思主义批判以及在面对符号科学各种发展,马克思主义系统的弹性达到何种程度。最后陈文斌详细解读了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变化的四个不同阶段:经济基础/上层结构翻转、意识形态逻辑吸纳政治逻辑、意识形态/政治逻辑吸纳经济基础的逻辑以及所有领域都消失在话语中。

胡易容老师从第二篇文章《卡尔·马克思的符号学》与第一篇文章学理逻辑的差异与矛盾出发,进行了批判式导读。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转提出了一个质疑:究竟是纯粹理论的翻转还是由于社会现实变化导致的翻转?在梳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社会转向以及哲学理论诉求与指向的基础上,胡易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学翻转”与“马克思作为未亮明身份的符号学家”是两个矛盾的命题。随后两位译者任伟和胡光金老师分别就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胡光金老师就文章《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中的写作背景即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进行了梳理,并批判性地分析了符号学马克思主义演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任伟老师就庞其奥文章提到的几个三重关系提出了质疑。

在会议第二环节各位老师就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赵毅衡教授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提出“四个回归”:回到经济基础、回到马克思的商品分析和符号生产力、回到新的阶级关系、回到新未来主义。唐小林教授就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认为马克思符号学分析切合中国现实,但他认为这种分析只是结构了当今社会的构成、阐释意义法则,但对于具体的操作环节还需进一步补充。陆正兰教授对社会结构与人类结构的层次问题、概念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宗争老师就马克思如何看待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自己的看法,饶广祥老师就符号学是作为一个方法本身还是一个本体理论,将符号作为对象来看是不是符号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此次读书交流会在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中结束,学术观点的碰撞为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撰稿:梁成英 摄影:杨晓菲)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