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韩嘉祥评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作者:韩嘉祥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472    2020-10-14 11:46:23

 

在沙暴眼中牧羊——《疾病的隐喻》的评与感

韩嘉祥

在上海,有一家进行临终关怀的社区医院,这里住的大多都是一些癌症晚期患者。他们在这里,完成对生命的最后告别。

其实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也可能是几年),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恶化的医疗护理。它不是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相反,是“安乐死”的一种替代品。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选择这里,不是选择生,而是选择了有尊严的死。

但他们至死都无法选择的是缝补疾病的隐喻(抑郁、腐烂、无用)带来的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罅隙,哪怕是这种以死搏来的“尊严”,都是对以上隐喻的一种妥协。

一 关于“癌”的两种美学向度思考

针对癌症的病理性,桑塔格在书中这样总结性描述道:“缓慢地、悄悄地侵蚀、损伤、消耗、腐蚀身体的疾病”。癌症以其侵入性、持续性、扩散性、成因神秘性等诸多特点,被人为的赋予了在人格、社会阶层、政治、军事、经济等不同领域的隐喻。在人格上,它赋予人们抑郁、消亡、生活不规律的特点;在社会阶层上,它曾在一段时间内与结核病对立被当做一种“穷人病”;在政治上,它作为政客口中夸夸其谈的政治目标;它又包含着军事隐喻,与“癌症”战斗的口号稀松平常;经济上,它被看作资本主义扩张,城市化等现象的象征

正是这样霸道且多义的癌细胞,把患者的生命带上了摩灭之途。

这里指的“摩灭”,是不同于“磨灭”的。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美学学者四方田犬彦在《摩灭之赋》一书中这样阐释“摩灭”:是一个通过手或者其他外物,积年累月地摩擦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直到消亡的过程。

把摩灭和癌症带来的对身体缓慢的侵蚀相联系并不全无道理。四方田犬彦拿雕像来作比喻:“所有雕像只要被制作出来,终会被毁灭,有可能毁在大自然长年施加的力量之下,有可能毁于人手的瞬间暴力。然而,与雕像原本的完璧之姿等同,遭到破坏的碎片,亦是新的雕像。”因此,无论是自然老去,还是因为癌症这一“时间病”带来的死亡,都可以归结为磨灭的过程。

而对于癌症造成人身体上的改变,桑塔格也这样描述道:“缠绕着集体想象力的所有那些被隐喻化的疾病,无一例外都将导致难堪的死。”她也在文中用有机体的腐烂来比喻。

癌症晚期的恶性肿瘤扩散,会在身体上出现肉眼可见的病变,更不说人身体内部早已千疮百孔。这种病变,如同经过风吹雨淋而留下密密麻麻小坑或是人为干扰而残破的雕像一样,在生命的尽头,尽显丑态。但这种“丑态”,也正是生命本身。患上癌症的那一刻,多半也开启了生命的倒计时,也如同事物产生那一刻就伴随磨灭一样。以上,就是雕像磨灭和癌症磨灭在结果上的相似。

借用博尔赫斯的话,摩灭的隐喻即真相。癌症患者在生命不断磨灭的过程中,也会感悟出生命的真谛。桑塔格在书中,没有明显指出癌症作为一种“积极病”的作用(即与结核病的患者利用最后的时光行善做对比),她若看到现在B站、YouTube上积极阳光与常人无异的癌症患者时,定然也会欣慰吧。

正如四方田犬彦所说:摩灭途中的人,总站在时间的边缘。于是身在缓慢的衰亡途中,自是一种喜悦。

在“experimental fashion”上,艺术家们同样进行着关于“肿块”的探索。在Kawakubo 名为“Body meets dress”和Godley的“Bump and Lump”展览会上,模特们的背部或腹部或一侧小腿等身体的一些部位,会被填充而造成该部位出现隆起,穿上衣服后给人视觉上带来一种不和谐感。

这种实验性的时尚探索,企图在审美上否决“怀孕”或是“有肿块”是一种丑陋,异于常人的样子。其本质,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接纳。因为无论“怀孕”或是“肿块”,在传统审美上赋予的都是“异物”的概念。人们对异物会有天生的排斥,这与癌症带来的侵略性隐喻相符。而这一艺术探索,从某个方面讲,也正是对这一隐喻的对抗。

以上关于“癌”的美学向度思考,或许犯了桑塔格口中“激发想象”或是“演绎意义”的错误。但是,无论是“摩灭”还是“关于肿块的实验艺术”,都是从患者自身,或是他人角度,希望人们去正视疾病本身。所以在这一点上,笔者针对桑塔格提出的问题,尝试去寻求一种解决思路。虽然这种解决思路对患者本身可能有点奢侈,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但是,总归是能纠正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的一些看法。

二 无法被还原的“爱滋病”及其在中国的隐喻变化

笔者用了译者在原文注释的艾滋病早期在中国的翻译—爱滋病,不是开历史的倒车,而是如同桑塔格对艾滋病带来的隐喻表现出的无望一样,笔者悲观地认为“爱滋病”没办法被还原而脱离性的控制。

我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耳熟能详——血液、母婴、性。抛开母婴这一遗传因素,随着中国医疗卫生安全水平的提高,血液传播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唯独剩下“性”传播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关于这方面的宣传,多半还是留在表面。哪怕是在象牙塔中,“高校防艾日”都有点形式主义。明星在上面宣传,台下听的人多半当见面会了。倒不是说不提倡这种形式,主要也是因为性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是隐秘的,中国人通过性感染艾滋病在世界上比例也是不高的;但是,也不能只有这种形式,它本质上没有打破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该恐艾还是恐艾。说艾滋病不会通过其他途径,比如拥抱,共餐而传播。但这预防针,说到底是跟没得艾滋病的人打的,而我们对于解决艾滋病的隐喻问题,还是束手无策。

桑塔格指出艾滋病的主要隐喻有两点:第一个是“性不检点、滥交”;第二个即是种族歧视。前者不必多说,至于后者,桑塔格指出:“艾滋病是无法控制,如同无法阻挡的第三世界移民潮以致于在美国社会,艾滋病似乎不可避免地要被视为某种席卷一切、危机文明的东西”。

在艾滋病进入中国以后,这两点隐喻在中国人心中发生变化,其侧重点也进行了偏移。性方面开始向同性恋偏移。中国对于同性恋的包容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但一旦提到同性恋,人们最大的担忧就是极易传播艾滋病。所以说,如果不解决艾滋病的隐喻问题,改变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中国这个社会很难彻底接受同性恋。

而种族歧视这一点上,中国社会慢慢延伸出了对黑人的巨大歧视。这种歧视,与西方国家歧视黑人的原因不尽相同。西方国家因为艾滋病的隐喻对黑人种族歧视的原因其实很“单纯”,即不愿意携带病菌的人进入我们的国家,认为这是一种侵略性行为,这种感觉就如同我们疏远一个感冒的人一般(这里不谈移民带来的其他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只谈艾滋病本身);可这种歧视到了中国,“性滥交”与 “极端民族主义”扯上了关系。

由于近些年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性、对身体改造持有一个较为开放的态度。这自然有好的一面,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处女情结”,人们开始不避讳解决生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纹身,身体穿孔,从而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但负面的就是,这种开放的性观念,与中国传统保守的性观念发生巨大冲突。对于西方国家,启蒙运动带来的自由、人权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有对自己身体做主的权利;可这种思想在中国社会消化是需要过程的。而又由于最先接受这种思想的是大学生,矛盾就更加突出了。参考之前的“**大学黑人学伴”、“**大学学生与黑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等等新闻,这种事件让媒体和别有用心之人添油加醋,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污名化,造成负面的舆论影响。导致现在的网上,凡是涉及黑人的新闻,经常会出现“黑人来中国就是传播艾滋病的”这种恶劣言论。

桑塔格说:“我们对于疾病的恐慌,多半来自于其不可治愈性和神秘的原因”、“疾病的隐喻会随着它被治愈的那一刻而消散”,但她没有指出,艾滋病其实与前面提到的癌症不同,它虽然也是持续性较长的病,甚至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手段可以让患者与正常人的寿命相差不大。但因为它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关联”而获得的疾病,是跟性相关的疾病,是主动的,而不是受外界作用被动接受的疾病;所以哪怕它在之后与癌症一样都可以完全治愈,届时,人们也不会像对待癌症一样重新看待艾滋病的隐喻。正如,能被治愈的梅毒依旧不能被我们完全正视,它只是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跑掉了。

三 被掩埋的“新冠炸弹”

国内最近关于新冠肺炎零零星星的新闻,除了北京人以外似乎没人再关注了。人们的视听被冗杂的信息不断刷新,尽量少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发生关联。

四五月份的一则新闻这样讲到:利用 SARS 痊愈患者抗体,美团队找到新冠肺炎病毒潜在弱点。这则新闻,也让我们想起来那个可怖的2003年,以及那些当初非典的幸存者,只不过,他们现在过得并不幸运。

桑塔格对于疾病隐喻的讨论,大多停留在患病期间,而对于类似SARS和新冠这种能被治愈的但拥有后遗症的病症则有些遗漏。当然,她研究的文本所在的时代大多也没有出现后遗症如此强大的病症,很多疾病都因为当时医疗科学不发达而致死了。

SARS患者的后遗症目前已被证实的有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而其中股骨头坏死最为严重,一些患者需要长期不间断的疗养,才能勉强走路。同样的,新冠病毒可对患者造成心肌、凝血功能、肝脏等损害,所以新冠患者也会出现一些后遗症,目前从表面上看有腹胀、头痛等,但出于隐私或是怕被歧视,患者信息搜索还不够全面,其深层原因并未知晓。

这种拥有后遗症(且后遗症主要在身体内部)也可算作产生隐喻的来源。它的基本隐喻往往是“不幸”、“可怜”。这种不幸与可怜,幸存者反而比死去的人承受得更多。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有失去的事业,家人。从这种角度来看,后遗症类疾病也可以作为类似癌症、艾滋这种“持续性”较强的疾病,来探讨它的隐喻。

目前出现的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现象,也值得重视。桑塔格在书中对艾滋无症状感染情况这样描述:“狂热的美国人甚至要求每个移民检测艾滋病”有专家预测,新冠肺炎可能成为潜伏在人类社会中的长期病,人们对它的完全预防,还是要等正式的疫苗。但在这之前,如何才能避免“无症状感染者”被歧视?除了媒体的正确引导以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助。

新冠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控制,世界范围内也逐渐趋缓。但与之而来的问题,就像是一颗被掩埋炸弹,随时亟待爆炸。但是正如非典历时13年才查明感染源来自云南某地的中华菊头蝠一样,人类的力量在面对共同问题时,总是坚韧的。

平息人们对疾病的想象,摒弃不合理的隐喻去还原疾病本身,做到认为疾病就只是疾病。这一愿景与事业,如同在沙暴眼中牧羊一般,悲壮亦伟大。

 

参考文献

书籍:《疾病的隐喻》作者:苏珊·桑塔格

书籍:《摩灭之赋》作者:四方田犬彦

Paper:《PREFORMING PREGNANCYAuthorLeigh Bowery

Paper:《FASHIONING THE MATERNAL BODYAuthorRei Kawakubo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