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吴若阳评唐小林主编《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作者:吴若阳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427    2024-05-14 16:58:39

吴若阳评唐小林主编《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吴若阳

一、遴选标准和关键词串联

与小说诗歌戏剧相比,白话散文的草根性更强,因此成为经典的难度也更大,而在书写“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的时候便需要携带着“中国”和“百年”的眼光,只有在“中国”这个宽度和“百年”这个长度所构成的历史趋向一致的白话散文才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因此编写者筛在选解读篇目时,着重考虑了是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白话语言的经典、艺术文本的经典、普遍价值的经典。好的语言、文本内部的距离、可阐释性、可解释力度、普遍价值的蕴藏等方面都是遴选经典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编者进一步补充,这三并无固定的标准,只是在这一百年众多散文作品的比较中作出的判断,并不是来自某个恒常不变的法则。

启蒙、救亡、革命、新启蒙、新人文、在场这六个关键词既是思想观念,也是思想行为和思想运动,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此消彼长,形成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风貌,同时也形成线索和链条串联起这部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二、重点篇目解读

在对朱自清《背影》的分析中,编写者抓住了一个往往被人忽视的点即这篇散文背后隐含的作者对人的自由的思考。通过《背影》中车站送别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到朱自清完成这篇文章的1925年这七八年的时间差看人物从青涩至成熟这个过程的心理动态变化,并表示《背影》的张力便来自于其表层意义“父子的真挚感情”与深层意义“从审父出发的父与子关系的反思”之间二元悖反式的统一关系。编写者结合当时新文学表现父子对抗关系高峰这一背景以及朱自清早年诗歌活动和《笑的历史》中所表露出来的反父权倾向看从“启蒙”意义上而言《背影》在现在文学史上所完成的对父亲形象的重建。《背影》表层的父子真情和深层的审父文化心理在由“审父”到“颂父”的转变中得到统一。

沈从文于1934年踏上湘西的归途,作《湘西散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似乎始终保持着原始生命力的洋溢和肆放。时隔十一年之久,沈从文重回湘西,见证人事上的诸多变动,但是这种微观的更迭似乎没有影响到湘西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它仍旧在时间和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自己的“常”与“变”。编写者将沈从文面对湘西现状感动其韧劲的同时还心痛其被压抑的复杂情感呈现出来,并将《湘西散记》和芦焚《失乐园》、何其芳《还乡杂记》等还乡作品的内容和笔调进行对比,从而显现出《湘西散记》“得乐园”之喜悦基调。而沈从文正是通过描写湘西人民朴素美丽的自然本性和旺盛坚韧的原始生命力来向“狭窄庸懦”的城市生活和城市中人宣战,并为希望唤醒麻木沉闷民族做出一种努力。

在第三章“革命与国家的认同”中,编写者从沈从文和巴金两篇散文的对比入手分析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在艺术和政治之间的艰难抉择。编写者几乎对《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篇文章做了逐字逐句、极其详尽的分析,顺着沈从文在文中提到的各种声音、感受、联想到的现实或者作品中的人物,结合作者经历和当时社会背景,将这样一颗善良敏感的灵魂在这个崭新世界面前的无助、痛苦与迷茫的状态呈现出来。而通过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中四个部分内容的考察和叙述方式的分析,得出巴金采用了纯客观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参观集中营的所见所感的结论,巴金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材料,而且在材料的选择和剪裁上颇具匠心,使得文章的材料丰富而又不显杂乱,语言兼具文学性和抒情性。从沈从文的随记中可以看出他在时代转变中的思索,以及其中体现的个人情感和困惑的抒发,他游离并挣扎在共和国门外。而这时巴金这位被共和国所接纳的作家在欣喜和小心翼翼的情绪下努力呈现出“大我”写作的态式,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上,表现对和平、对战士、对社会主义的歌颂。

巴金等作家以敢于讲真话的气魄,翻开了新时期散文崭新的一页,抒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张洁、孙犁等则将文学由宏大的主题和叙事,带回到写作个人的小天地中,注重个人经验和情感的表达。到了新时期重要的女性散文作家这里,个人体验更加深入和私人化。编写者通过分析叶梦《羞女山》对山各个位置景致的描绘以及使用的各种精致的手法,指出作者叶梦做到了对女性最基础也最灵敏的关注,作者的女性意识不仅停留在观察女性的生理特征的层面上,还将笔触延伸到女性角色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编写者强调《羞女山》虽然为游记题材的散文,但是渗透了女性自身的心理、生理体验以及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作者叶梦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和对女性生命的独特关照。

第五章“新人文和价值关切”的第三节中,编写者从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入手探讨话语权的问题,这两篇文章之间有着“自由派宣言”和“最佳践行者”这样的紧密关系,被放置在一起分析再合适不过。编写者从文章内容和结构入手去看这两篇文章背后的精神内核:王小波的幽默和尖锐背后涵盖这知识分子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的问题。而文本的叙述方式也成为亮点:文章里显现的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根本不可思议的话语,让作品充满了一种漫画式的夸张,从而使得虚与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王小波解构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原因,不文过饰非用虚假的语言遮掩,也不因持久的伤痛而选择回避。他选择用对部分虚伪陈旧价值观进行颠覆并且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王小波的“特立独行”不仅在这节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而当下年轻一代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如何也有待观察和考量。

被周伦佑誉为“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的《七城书》运用寓言化的叙述手法,将21世纪初现代化进程下中国人生存所面临的“迷失、空虚、蛊惑、监控、危险、欲望、权力”的其中状态具象为七座城市。编写者按序分别对“我”闯入的七座城市进行空间、体验等反面的总结,归纳出七座城市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信息模糊但城内细节真实可感的特点,并总结《七城书》继承了中国传统语言散文的丰沛想象力,善用比喻,具有荒诞感等特点。散文中“游历过程”“深潜意识”这两条明暗线以及因思维和联想展开所导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都被提及。此外,编写者在叙述视角和哲理意蕴方面将《七城书》与卡夫卡的《空城》、钱钟书的《围城》进行比较分析,凸显其叙述方面的优势和局限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所面临的“危机”“困顿”“无力”的思想内核。

三、总结

绪论的四个部分分别阐释了四个方面:“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三个核心概念、归属于白话散文的两大文体、经典白话散文的遴选标准以及时间划分和六个关键词的解读。而就每一章而言,第一节总是结合时代对该章的关键词进行进一步阐释并总结散文运动的发展。本书提到的散文数不胜数,详细分析的主要有二十九篇,分别分散在每章第一节之后。与一般侧重全和广的散文史呈现出来的“展示”和“叙述”不同,本书注重经典且精细,因此在解读剖析文章文本时绝不是浅谈辄止,而更类似于有主题的评论性文章。因为文、论、史结合,所以好读,因为三维度筛选编汇评述,所以耐读。六个关键词串联起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发展,也串联起中国百年来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追寻之路。百年没有固定的两端和界限,正如主编所说“其上下牵引出来的远不止百年的文学史想象”,而中国白话散文后续如何发展、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后续的建构如何也是此书敞开的一个仍需观察和探寻的空间。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