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理论、生态符号学及民族符号学。在A&Hci、CCSI及其他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译有《生命符号学:塔尔图的进路》(第一译者),及《打开边界的符号学》(第二译者)等。...
传播符号学是费斯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符号学正式引入传播学之后形成的研究范畴,在其被自觉地建立起来之前,有着较长的"史前史",尤其是巴尔特将符号研究从语言转向其他媒介的符号之意义生产时,传播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研究就已然展开。传播学者们自觉地以传播学为本体、以符号学模式为路径而展开的理论建构,发生在符号学的"生物学转向"...
指示性具有如下特征:从符号与对象的关系而言,它是直接指出对象、与对象之间是连续的;从空间性而言,它是方向性的;从符号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它是动力性的,尤其是身体驱动性的;从逻辑关系而言,它是因果性、秩序性、类别化的。指示性并非直到符号主体对对象进行范畴判断时才出现,而是在对象以"最低完整形式"呈现在主体视阈中时,也就是现...
“动物美感”是达尔文提出的重要观点,他在其中详尽地论证了“美者必健”的原则,指出了动物的美感产生是基于实用基础的。然而,他的研究也同样表明,个体化、差异化的美感及愉悦感,在“动物美感”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当代生物符号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并揭示了动物美感和其符号能力发展的关联所在。这两者的渐进发展,使得艺术的生理基础...
(彭佳 导言)在当今的学科设置中,符号学作为一门子学科,被放置在“哲学”之下;由此可见,哲学符号学的讨论,本就是理所应当。从符号学的发展史而言,哲学符号学亦是其来有自:尽管“符号学”(semiology)一词迟至19世纪末,才被语言符号学家索绪尔创造而成,语言学亦因此被视为符号学的开端;但是,对于符号的讨论,却早在数千...
"物感"说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心雕龙》是其代表性著作。《文心雕龙》秉持心物二元模式,以物与人的"道""气"之相应来解释"物色"如何"相召",触动人心,从而呈现出能够激发情感的物象。在物象到心象的转换中,经验想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经验想象是文化规约的结果。在心象经由规约性的语言符号生成文学意象的过程...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作家普遍有一种“中国执念”,这是大半个世...
"无情"这个词有多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没有情感;第二个意思是不...
传播符号学是费斯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符号学正式引入传播学之...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以媒介技术改变为主导的赛博时代。以“媒...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是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发展到空间本身...
以网络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为数字化时代叙述性文学发展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