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能、宇宙技术与行星未来:第六届媒介物质性论坛
从巡天望远镜到引力波探测器,从火箭、人造卫星到宇宙飞船,人类不再仅仅仰望苍穹,感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而是借助媒介和技术突破了肉体的局限,参与甚至试图改写宇宙、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尽管在今天,地球依旧是人类生存境况的集中体现,人类的视野却已不仅仅受到脚下土地的局限。
近年来,媒介物质性研究为理解人与物的关系提供了诸多新视角。如何理解地球-人类/后人类的关系?在无孔不入的数字技术包裹中,怎样认识人工智能、人类智能和非人类智能?在人类世,人类如何对其行为负责,又该如何寻找后人文主义的伦理道德?栖居于大地又可以仰望星空,人类的想象和思辨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未来?人类、非人类生命体、技术、无机物等等多元行动者的关系如何编织与缠绕?围绕这些问题,媒介研究又何以可为?
一、论坛议题
第六届媒介物质性论坛将于2025年3月29-30日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行星感知:光与电的基础设施
2. 自然、天气与元素媒介
3. 动物研究与跨物种媒介
4. 湿件与生物媒介
5. 生命装置与生存媒介
6. 具身智能与具身媒介
7. 媒介的输入输出:(多)感官与传感器
8. 数字人文与批判人工智能研究
9. 媒介的界面、堆栈与网络
10. 地理媒介与定位媒介
11. 编织与编程
12. 媒介本体论
13. 媒介、时间与劳动
14. 游戏学与反游戏学
15. 物向粉丝研究
16. 媒介物质性再思考
在这人类不断突破自我向外探索的时代,我们看到东方思想的潜能。在此,我们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与专业背景的各位,在模糊的边界共同探索行星和学科的未来,共同思考人类的多样性发展。让我们相聚2025年春意盎然的清华大学,在古老和现代交织的土地上,共话技术疆界、宇宙星辰与无限可能。
二、会议详情
召集人:章戈浩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
张磊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璟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
联合召集人:耿弘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讲师
会议语言:中文、英语
会议联络:
投稿邮箱:mediamateriality@163.com
联络请洽:宋思静 18800189213
高山13261759218
三、重要日期
2025年1月30日前,提交3000字左右的长摘要/或1500字的英文摘要;
2025年2月20日前,通知入选结果;
2025年3月20日前,与会者提交论文全文;
2025年3月29-30日,召开会议。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