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林信华《社会符号学》

作者:赵星植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5315    2012-12-23 13:00:11

 

林信华先生的这本《社会符号学》准确说是一本基于中西方比较视野的以中国语言与文字符号系统为研究主线的中国社会文化符号学导论。正如他在前言中说道:“希望通过西方对符号系统的理解,尝试观察中国符号系统的特征,并由此延伸东西放在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差异”[i]。由此,该书的视野应当说是非常开阔的,从西文拼音符号系统与汉字象形符号系统的差异说开去,最后再延伸到中西方在全球信息社会中的符号沟通方式,为我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符号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
通过应用符号学的方法来揭示中国社会与文化秩序,这是本书的原初出发点;对某种社会文化特性的研究,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研究。人文学科内部,很多学科都讨论过此类问题,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等。那么采用社会符号学的进路仅仅在如上所述的各种研究中锦上添花,还是这是该类研究必须经历的这一步?我认为林信华先生认同后者:一个正在运作的社会文化与秩序,无论存在着何种不同的理解,担终究他们还是会直面语言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那种社会和文化秩序,都首先且必然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来表现,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因此,研究某个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秩序,首先讨论这个社会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应当是社会符号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预先给他规定了视野,引导着他的眼光,为世界赋予了意义并为世界(万物)命名,正是语言,使世界成其为所是,使万物成其为所是,语言对于人,就像他生息于其上的大地,就像他须臾不可或离的家园。人在语言中,社会也在语言中。要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特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先了解这个社会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语言规定了我们所思所想,语言也规定了我们的文化特性。
应当指出的是,该书的语言符号研究并非是基于索绪尔意义上的抽象语言结构的研究,因此《社会符号学》一书命名就决定了该书是讨论社会中所使用的言语为核心,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更进一步说语言在社群中所使用的意义,取代了传统语言学研究中以语言结构的抽象形式的研究路径。“整体而言,中国语言和文字符号系统所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生活形式(Lebensform)。”[ii]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着与自然的特殊关系,当然它也因为现代化而不断在改变当中。而语言概念也同时被放在以社会行动为比较的社会结构当中来理解,不再是以独立于社会行动与社会变迁的抽象语法来理解。如上则成为了该书的逻辑主线。
本书一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与第二章“理解社会与文化秩序的西方传统:符号学”主要从学理的角度分析了用符号学来理解社会与文化秩序的切合性,以及中国社会与文化符号系统的最大特点,即与自然的关系相比于西方来的密切,是一种所谓“自然的语言”。一开篇就强调汉字符号系统与西文符号系统的本质差别,并且由此导致的社会文化差异。为接下来的更细致的对比讨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西方拼音符号系统与中国象形符号系统的文化”和第四章“时间性与知识系统在中国社会中文字化”中,作者则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拼音符号系统与中国象形符号系统的初步差异,同时涉及文字的功能和重要性,即汉字符号系统有着更多的功能,除了书写沟通以外,更是艺术,宗教与教育上的表达。并且进一步指出,传统中国符号系统(特别是古代汉字符号)从自然事物的仿真到象形符号系统,在符号与对象之间都体现了一种类似性关系。而这种类似关系也是通过社会的互动在历史当中逐渐成形的。
 如果说前四章都在讨论汉字符号系统的具体特征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章,作者将视野从汉字符号投射到社会文化的视阈下,主要讨论符号(具体说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联系与发展,试图进一步说明符号系统如何承载社会文化生活,如何在现代化的里程上展现不同的形态。特别地,在本书第六章,本书以“英雄”这个具体符号为例,通过对比中西方该符号的演变,说明中国语言和文字符号系统相较于西方有着更为根本的变化:即越来越独立与社会文化生活,更与过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逐渐松绑。然而,这是中国文明的危机,还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契机,作者没有明示,只是通过实例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这样的变化已然成为事实。
   本书最后三章走出了在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的框架,从而以更宽广的角度来讨论中国社会文化符号系统的特征,以及以符号学作为方法论来讨论研究当代社会文化的可行性。由此,“宗教”、“美学”、“全球化”成为了最后三章的主题词,并且也为我们今后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的新的启示。以“宗教符号学”为例,作者认为符号在宗教研究中的取向,在今天归纳下来有如下两种方式:1 将宗教与宗教活动带回到借着“符号”而表现的神话思维,并试图找到一个方向以观察宗教的内容与向度,特别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宗教与宗教生活;2 宗教资料的意义与解释涉及当代诠释学的一些讨论[iii]。而不论是哪种方式,象征符号系统都对宗教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的象征符号系统与西方的拼音符号系统也决定了中西方宗教的重大差异所在。可见,宗教符号学在当代宗教研究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综上,语言是最大的符号系统,“社会符号学”的研究当然离不开对语言,特别是在社群中使用的语言的研究:语言与社会二者的互动张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因此,林信华先生的这本《社会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语言历时与共时演变,及其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范例。然而,也正如林先生所说,该书是一本“作为一项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特征的预备工作”[iv],所以,这仅仅是中国社会符号学研究的起点。其实,除了语言文字符号之外,我们可以探究的领域还有许许多多,例如,虚拟空间与社会关系,礼物与交际,亚文化群体与符号使用等等,这些领域都通通离不开符号,也使符号的充分扩展到语言符号之外,而这也许就是中国社会符号学开始续写的地方。
 
 
[i]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中国出版集团,2011:第3页
[ii]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中国出版集团,2011:第13页
[iii]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中国出版集团,2011:第178-181页
[iv] 同1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