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作者归来

作者:王立新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4655    2011-10-25 23:33:30

                “作者归来”

——《 百家讲坛》与作者媒介化生存现象分析

 

内容提要:针对近期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系列讲座,产生的广泛影响和引发的争议,本文试图分析,在大众传媒参与建构社会文化的时代,传统上作者角色的演变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媒介化生存现状。通过对这类文化事件的分析,本文还认为,当代社会,在削减了某种常规意义的“文化权威”的控制力量后,知识话语权以及类似的文化传播开始由传、受者双方以及媒体本身同时利用媒介展开力量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我们看到或体会到的是各种力量的相互制衡、促发,最终形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作者 ;《百家讲坛》;大众传媒 ;文本;媒介化生存

 

近年来,央视第十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在连续播出了《刘心武揭密〈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系列讲座后,在观众中引发强烈的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举成为央视好评如潮的品牌栏目。与此同时,该栏目也引发广泛的争议,尤其学界中许多人对这些讲座的学术严谨性,科学准确性提出公开的批评和质疑。

以《百家讲坛》早期播出的《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讲座为例,刘心武的讲座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人物的生活原型,力图复原《红楼梦》诞生时的时代风貌,揭示《红楼梦》月喻太子的主题秘密。播出后,一方面,刘心武的讲座受到一些“粉丝们”的热烈追捧,收视率居高不下,在电视讲座内容基础上出版的《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两书,销量可观。另一方面,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论断,也备受批评:刘心武把自己的研究称为秦学.引起了一些主流红学家不满;还有学者认为,刘心武通过和清史档案联系,揭发《红楼梦》人物的身世背景和心态,是将《红楼梦》重新演绎为另一个故事,属于读解《红楼梦》的误区,其研究上存在不严谨的问题,一时之间“草根”还是“专家”的争论不绝于耳。非常类似的情况是,其后,易中天的讲座和近期于丹的讲座,也是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被严厉批评为存在作秀媚俗和学术不严谨等问题。不过,笔者无意在此辨析这些争论的是非,笔者的兴趣点是,关于《百家讲坛》讲座以及讲座人本身的种种争论、置疑恰恰可以作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作者媒介化生存现状的一个极好注本。

在对作者的媒介化生存现象论析之前,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所讨论的“作者”内涵是从广义层面界定的,即可以视为传统意义上的文本的著者或阐释者。亦要说明的是,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百家讲坛》中反映的作者身份之争并非独立个案,从较早的“余秋雨现象”到韩寒与白烨的博客论战,以及我们现在看到的“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现象”,笔者以为,这些文化事件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笔者的观察是,在电子传媒普及的当代,作者的传统角色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演变:即当代社会,在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直接介入下,作者身份除了大众化向下转向以外,更应关注的是作者与其文本关系的变化,即正由隐性阐释转向显形演示并进而与其文本呈现互为表里,互相呼应的发展趋势。对这种趋势,笔者试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     作者归来

 

随着西方接受美学的兴起,“读者中心论”广为人知,姚斯提出“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代表性的观点是:“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极端的看法则认为“作者已死”,指出:文本一经产生,作者就已消失,只剩下独立的文本与读者对话。然而,在大众媒体占领主流话语阵地的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文本产生后,作者并未退隐,反而伴随大众传媒的普及,借助传媒的力量,使往日隐身于文本之后的作者现在常常以现场秀的方式来展现自身角色——显形在大众的视野面前。受众与作者的相遇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容易,上述列举的种种文化事件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实际上,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许多作者并没有伴随其文本的完成而隐遁,反而在视觉化的影视图像中与其文本共存,在电子媒介的话语流中,继续着对自己文本的构建。这和钱钟书先生早年提出的“母鸡与蛋”的作者与读者关系论形成有趣的对照。从另一方面看,在大众传媒引导社会公共话题的当代,许多作者并不是先有文本而实现其作者身份,而是先有媒介介入后,才吸引读者阅读文本,从而完成对其作者身份的认同。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央视的《百家讲坛》,易中天本人以及刘心武的红学研究会有多少人关注、他们这方面的著作即使出版又会有多少人问津?在影视剧作品中,这类现象则更为普遍,设想如果没有《武林外传》、《亮剑》等剧目的热播,这些作品的作者乃至文本出版销售情况将会如何?据此,笔者认为,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提供了一个“作者复活”的契机,然而,这种复活本身却是令人玩味的。

 

二、影像世界中的作者

 

作者真的“复活”了吗?——在我们习惯指称的,现代或后现代的消费社会环境里,或者说借助传媒力量的帮助下?实际上,前面所说对《百家讲坛》的“刘心武现象”以及类似现象中引发的对作者身份问题的质疑、批评,比如:余秋雨被有些评论者指为“文化商人”,韩寒对中国文坛的猛烈抨击,一些作家类似于行为艺术的举动等等,无不和这一问题有着内在联系。笔者的看法是:这种“复活”是一种假象。如果借助传播学的“拟态环境”理论,其实可以厘清这一问题,并对作者的媒介化生存获得一个较好的说明。传播学“拟态环境”理论认为:“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似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正像凤凰卫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在其节目中坦言的那样:节目中的形象与他本人生活中的形象相去甚远。其实,影像世界中的作者何尝不是如此?可以指出的是,其实,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作者,只是拟态环境中的作者,或者说,是一种拟态的作者,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功能使每个身处其间的人不由自主地具有了一种表演的性质,因此,这样显现的作者只是经过媒介选择和作者本人修饰后的言说,即使它以作者现场秀的面目出现,也只能视为一种间接的隐身虚拟符号,或另一种文本,是经过媒介和作者本人选择加工后的图像文本,同样是构建的,与其正在论述的本文形成互为表里,互相呼应的关系。这或者是大众传媒在当代兴起后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一种典型性隐喻。

 

三、众神喧哗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据此认为,媒体对于认识在印刷时代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作者群体是毫无价值的或者说只具有负面价值的呢?

笔者认为,不同于我们过去在纸质文本看到的固定内容,今天的作者创造的文本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一经产生就处于不断的阐释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本完成后,作者则同时变身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读者。借助媒体,他们频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和受众一起,参与到对其文本意义的阐释、建构中。例如,在《百家讲坛》讲座后,多位作者在央视的其他访谈节目中出现,阐释说明其理念以及讲座后的评议。不过,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媒介尤其是网络的介入后,我们却很少看到期待中的“真理越辨越明”的情况,相反,文本的意义不再单纯地能由媒介、作者、读者或评论家等任何一方所能掌控,而演变成一个“多主人公”的节目。从上述文化事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类似的争论中,参与各方身不由己的卷入一个漩涡场,最后,往往变成:或一场大混战或一方的沉默不回应、或不了了之。比如,在韩寒与白烨的论战中,由于韩寒众多“粉丝”的直接助阵,最后导致白烨被迫关闭自己的博客。可以说,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都参与了文本的共同构建,表演是多维的。

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大众文化就被看成是一种文化工业,受众在消费这种大众文化时,是消极的、被动的、被操纵的,而在上述一系列的文化事件中活动中,我们恰恰不能忽视的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多种身份受众的积极参与,他们在媒体提供的文化娱乐空间中,共同构建出一个文化视点、一个作者或者一场娱乐秀。大众传播媒介以拥有最多并且最具异质性的观众的自身优势,使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和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得以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混合,成为一种捆绑,展现出各参与方的各自“主体性”,参与构建了一个共享的权利话语。

笔者认为,这种众神喧哗的背后,其实质是:当代社会,在削减了某种常规意义的“文化权威”的控制力量后,知识话语权以及类似的文化传播开始由传、受者双方以及媒体本身同时利用媒介展开力量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我们看到或体会到的是各种力量的相互制衡、促发,最终形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也许,这才是“作者归来”现象背后最大的动因。

注释:

            参见《【文化批评】刘心武"生编硬造"  红学家群起抡大棒》,人民网,20051030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2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2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窦文涛,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 2006年11月28日晚

 

Author Reback”

-----The Report About StudyingBaijiaJiangtan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Author being Alive in Mass Media

 

Wangli-xi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China)

 

Abstract:  To the series of lectures of BaijiaJiangtan that having arising great affection and argument, my paper tries to show in this time that mass media is constructing our social culture, the changing and their alive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roles of authors in media. Besides this, the thesis analyzed that in modern society, while the power of traditional authority has been weaken ,the powers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have been balanced by struggling among authorreader and media. In this course, we can see that many sides are conditions each other promoting each other and then  becoming a community of benefit.

 

Key words:  author; BaijiaJiangtan;mass media; text; alive in media

 

作者简介:

王立新  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符号学。

联系方式:重庆市南岸区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教研室    400047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