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背叛与守护
作者:陈蓉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945 2012-11-21 12:41:21
人性的背叛与守护
一本小说,题目叫《符号》,显然是以丰厚的各种社会作用为情节展开的线索。这容易理解,但是如何让读者觉得有趣,不至于落入符号学的通俗讲解。读了这本悬疑书,我们可以对此大为放心:符号的变化,符号的诸相,令人目不暇接,是一个写小说的好题目,这个故事也是了解符号的一条有意思的路。
悬疑小说相较于其他小说来说,突出的特点就是逻辑缜密,步步紧扣。齐头并进式的叙述方式则将这种缜密和紧扣暂时性中断,于紧张激烈处分割冲突,或者延迟冲突结果。通过这种中断方式不断转换场景,悬疑得以设置,读者则会在阅读过程中对事件的后续发展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保持期待,享有紧张且刺激的阅读审美感受。
雷蒙德·库利的小说《符号》开端以人物丹尼·舍伍德直面阴谋的揭露和死亡的威胁塑造了激烈冲突的情境,迅速将读者的心理置于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之中,同时又以杰罗姆神父于荒凉之地聆听到来自上帝的指示这一神圣却灵异诡秘的事件强化了小说的紧张节奏。两年前的死亡与现时的上帝即将到来的救赎共同拉开叙述的序幕,两者之前的联系将如何建立自然地进入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但是,与上帝即将到来的救赎这一指示共同推进事态发展的却不是丹尼面临的死亡威胁,而是围绕一个“符号”所引起的众多关注、慌乱和恐惧以及因此引发的行动。小说不同人物的不同行动则成为小说叙述的线索,共同促成叙事的形成。
从“符号”出现开始,便由四条线索延展开去。“符号”首次出现是在南极阿蒙森海,目睹者是格蕾西、道尔顿等媒体人以及考察队成员。“符号”的出现震撼了现场的人,并且通过直播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关于“符号”的阐释产生了各种争论,世界陷入了初步的混乱;在埃及出租车司机优素福看到直播,发现“符号”与杰罗姆神父七个月前开始记在山洞里的符号一致,前去告知修道士阿明以及修道院院长,并得以证实;身处马萨诸塞的文斯·贝格林初觉“符号”与好友丹尼之死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到丹尼的哥哥马特。“符号”的策划者拉里·雷戴尔看到直播也感到震惊,觉察到违背初衷;这时候,“符号”背后的组织者德鲁克与马多克斯得意于“符号”所产生的效应,并计划进一步的推进。这一时间段四条不同的线索都围绕着“符号”发展,并且各自处于求解状态。在“符号“消失后他们的行动又进一步向前发展。格蕾西等人前往埃及探访杰罗姆神父,求解符号的意义,南极一线与埃及一线合并;在马萨诸塞,贝格林因觉察到阴谋并欲告知马特遭遇不幸,马特开始追查与被追查;拉里·雷戴尔内心产生愧疚,其女被德鲁克控制;后者与马多克斯集中策划追杀马特,防止阴谋推动过程生变。在这一时间段出现的新的线索是位于得克萨斯的达比牧师与记者罗马·布谢冯之间关于“符号”的讨论。布谢冯听命于德鲁克,达比牧师及几个宗教领袖也就受其诱导,成为德鲁克的棋子。当“符号”再次显现时,杰罗姆神父作为上帝信使的身份形成和确立,宗教冲突爆发,危机重重,格蕾西一行与杰罗姆神父离开埃及,“符号”真相逐渐揭示;马特与沙巴开始合作追查“符号”及丹尼之死;拉里质问德鲁克并受到后者威胁。真相逐渐明朗,悬疑一层层揭露,各路人马最终汇集于得克萨斯。马特一行与德鲁克及其组织的全面冲突爆发,“符号”事件得到完满解决。
“上帝”显灵的同一个“符号”之于不同人物的意义不同形成了小说叙事的框架,因为阐释意义的差别发出不同的行动则构成了故事的行进,填补了框架的内容。对于杰罗姆神父来说,“符号”是上帝赋予他的拯救人们的使命的指示。在德鲁克对其精神的刺激和控制下,他记录下了冥冥之中感受到的“上帝”的感召,虽然他对此感到迷惑和痛苦,但是他仍然选择承担自己作为一个信徒的责任,直到最后“符号”阴谋败露,他以普爱众人之心真诚地感召不同信仰的民众,传播真正的人性和爱。格蕾西、道尔顿等人作为知名的媒体人,对社会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符号”的神秘出现触发了媒体人的敏锐和追逐新闻揭示真相的本能,是引发社会关注的头条,所以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追寻“符号”的意义。而马特之所以坚持追查马多克斯及其组织,则因为“符号”与弟弟丹尼的遭遇密切相关,与“符号”相关的人和事是他找回丹尼的线索。德鲁克作为“符号”的策划者,“符号”是他企图左右世界的手段,是他虚构上帝显灵的载体,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意义向外推动,向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让他们按照他的意愿生出新的崇拜和信仰,并追随这种信仰行事。
那么这些不同的意义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换句话说“符号”的策划者如何使一个图像符号化,并进而以符号化的图像控制事态的发展?
宗教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具有非常强大的精神引导力量。“符号”的策划者德鲁克意识到并且利用了这一点,因此他制造了一个预言家,一个属于他的弥赛亚。其手段就是将“符号”的意义以宗教信仰的方式强加给众人。 首先,是根据他的预设意义制造出一个图像并且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推出。这个预设的意义即图像代表上帝的旨意,是上帝降临的显示。他选择了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杰罗姆神父作为这个图像的承受者。神父本身是上帝和人民直接连接的纽带,对人民传达上帝的旨意,向上帝呈示个人的忏悔。这是社会赋予和认可的神父的职责。杰罗姆又是名望很高的活圣人,是世界知名的普爱众生之人,代表着民众对上帝的爱和敬仰。由杰罗姆神父推出这一个代表上帝的“符号”,可以赋予“符号”以更强的社会规约性,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其次是利用“预言”的神秘性和人们对“预言”的敬畏心理,前后密织了巨大的关于信仰的网,左右民众的精神。德鲁克选定格蕾西及其团队作为媒体的代表见证“符号”的显现,先从社会舆论上进行了诱导,给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和震撼,促使“符号”理据性的上升,后又推出精神已经受其控制的杰罗姆神父的预言加以印证,使上帝的显灵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符号”成为上帝显灵的象征,赢得民众的认可和信服。因此,当杰罗姆神父与“符号”一同出现时,德鲁克的弥赛亚就出现了,并且人们相信那也是他们的弥赛亚,是上帝的信使。如果不是马特一线的失控和格蕾西偶然的发现,德鲁克将成功地操纵人们做他想要人们去做的事。
德鲁克试图通过制造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符号”改变人们的认知,炮制一个新的时代,以达成自己对权力的贪婪和渴望。“符号”的文本意义生成和发送过程都受到了他的掌控,他甚至试图控制接受者的阐释意义,并于一定程度做到了。这种违背人性的行为正是德鲁克欲让宗教为政治服务的极端的例子。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向来分明,即使现实生活中宗教常常被政治所利用.但是就民众的认识而言,仍然直觉地反对宗教政治化和宗教狂热。但与之相悖的是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到宗教被政治化或者自己处于狂热的宗教情绪中。雷蒙德通过小说中的民族与宗教的暴力冲突明确了这一点,同时又借杰罗姆神父之口解释了格蕾西的疑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产生的疑惑——现代的理性知识和科学并不能和宗教调和到一起,科学似乎与宗教冲突对立,但是的确宗教能解决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雷蒙德认为关键在于宗教成为了一种政治运动,而非精神信仰。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是一种不可知的接受,而非理性的选择,是一种对意义的需求和内心感知。
科学和宗教分领不同的使命。正如我们给罪犯量刑时需要法律的准则,有具体的量化和科学实用的根据。但是我们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只能基于我们内心的意愿,没有具体的数据科学的原理可以让它成为一个选择,而是我们承认本善或者本恶的意义再去接受和遵循。借用小说的最后雷蒙德同样通过杰罗姆神父表达的观点:你创造你自己的命运,而你也需要承担那一份责任并放弃自我的中心,停止去向那些陈腐的古老神话寻找借口。你们应当对上帝创造的一切承担责任,还应当接受由善举带来的赞美和恶行带来的责任。
以《符号》为题,以小说的情节呈示“符号”意义的产生和传播,生动简明,这无疑是对“符号”的一种趣解。“符号”虽然于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大众并未充分意识到“符号”的意义。这种趣解拉进了“符号”与大众的距离,让“符号”以聚焦的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于符号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①]: 雷蒙德•库利:《符号》,刘永淳译,现代出版社,2010年版本: 第1版,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