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和根,男,江苏东台人。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以“优秀”成绩出站。曾在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的通讯评审专家、《中...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古代神话逐渐式微,现世神话却以各种形式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日常生活,并且强有力地宰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实践行为。科技神话作为现世神话的典型代表,来源于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是科技与大众传媒合谋共生的结果,具有理性挤压情感、主体性消解、生产主体官方化、文本碎片化等表征。科技神话确有推动社会进步、增...
尽管“符号学”这个名称的提出不过一百来年的时间,但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停止过对于符号的理论思索。这种思索或者是关于符号本体的,或者是关于符号指称的,或者是关于符号如何被指称的,这三个方面曾被莫里斯分别概括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力与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影响问题, 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意义上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 就是媒介权力本身的表达, 这种权力是社会组织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后现代状况正使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 它削弱了大众媒介传统的话语权威, 对人们形成一种新的控制。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因素的...
符号学和传播学都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发展的很快的学科。就其性质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显著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符号学不仅是一个研究领域,而是还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方法论。这种不同使得符号学对当今社会认为科学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符号学方法的导入,将会在改进和深化我国的传播学特别是大众...
荷兰著名学者梵·迪克通过对新闻话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新闻文本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新闻格局可以描述为新闻文本的语法结构即总体形式结构,语义宏观结构则是新闻文本的总体内容结构。新闻格局具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和组织系统,由此给语义宏观结构提供限制性。语义宏观结构经过宏观规则的作用从语义微观结构转化而来,它有特定...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
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
20世纪西方艺术符号学研究,主要涵盖了符号学艺术史、艺术符号...
总体性的“艺术”仅仅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统称,一个代表所有具...
以符号学的观点观照,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是在运用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