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评马大康《文学活动论》

本书立足于讨论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观念冲突、时代交替之际文学活动变化的诸多问题,围绕着几个重要的理论展开,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逻辑结构。全书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指出了传统文学本质论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应将文学活动作为新的切入点。随后分析了社会转型对文学活动诸领域(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造成一系列影响,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对中外文学和美学思想上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讨论,还特别关注了接受美学在中国发展以及中西方思想跨文化交流的问题。

评马大康《文学活动论》

作者:苏智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773    2013-06-24 15:39:07

 

关于文学本质的讨论早已汗牛充栋,而作为一本理论方面的著作,马大康教授的《文学活动论》从文学活动进入具体的理论探究,用创新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他对这一根本问题的独到分析。
本书立足于讨论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观念冲突、时代交替之际文学活动变化的诸多问题,围绕着几个重要的理论展开,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逻辑结构。全书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指出了传统文学本质论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应将文学活动作为新的切入点。随后分析了社会转型对文学活动诸领域(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造成一系列影响,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对中外文学和美学思想上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讨论,还特别关注了接受美学在中国发展以及中西方思想跨文化交流的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列举并分析了文学活动论在中西方的重要理论资源,其中还专章讨论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意境概念。“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观念。在文学乃至其他艺术中所追求的“境界”或者是“神韵”都无一例外地将表达的宗旨指向“道”。在文学中一直贯穿着“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思想。艺术中的“象”也是必然地与“道”相联系,由此衍生出“气”、“神”、“理”、“意”、“韵”等一些列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随着社会转型以及生产关系的变化,中国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美学思想也从对的“道”追求转向了对现实的关注。在这些变化中,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奠定了下来并成为西方理论得以进入并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土壤。
而针对于西方的资源,作者引入了巴罗的“心理距离说”、本雅明的文艺生产以及巴赫金的理论。巴罗的审美心理距离重在阐明心理状态对于艺术接受效果的影响。对于同样的艺术事件,接受者只有保持着远近适中的心理距离才能得到应有的审美感受。心理距离不当则会过分功利甚至无法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性。本雅明的文艺生产则是从一个发展的角度将艺术事件的产生纳入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领域内进行讨论。这也是时代变化、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文学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当今社会电子媒介的推广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态势,重新审视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具有非常高的现实价值。而在对巴赫金理论的分析中,作者极具创见地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复调理论、狂欢化理论以及参与性和外位性等引入,探讨了巴赫金理论中关于“边界”的思想。作者认为,“边界”是巴赫金建构自己理论和展开文化批判的出发点,从现代到后现代,越界逐渐取代划界,边缘日益扩充地盘而夺取了主导权。
那么,中西方的理论又是怎样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呢?本书在对相关理论资源进行梳理之后,着力于探讨接受美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接受美学能够在中国扎下根基,这也得利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中国美学中对于含蓄、留白、隐秀、玄远的推崇实际上是为艺术欣赏流出了巨大的自由空间,无形中凸显了接受者的重要作用。这说明西方接受美学对读者的重视与中国传统文论和古典美学思想的特点是有相通之处的。
同时,作者也谈到在当代西方理论大肆涌入国门之后,中国理论界处于“失语”的状态。可以说,跨文化传播是文化获得自身生命力的重要来源。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外来的经验,才能为本土的理论注入生机。而如何选择吸收西方思想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中国研究者的视野限制。正如上面所说,西方接受美学在中国受到广泛重视,正是因为其思想与本土经验相吻合,这也就自然会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当然,对于外来思想在理清其实质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拘泥与理论本身。应该根据本土文化经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批判和改造,以便利于其在本土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西方理论“中国化”,使中国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文学活动论》一书在深入理论探究之后,为当代中国学术建设所给出的宝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