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石育灵评彭虹《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

《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一书将网络传播置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下进行探讨,从哲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视野展开,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质及其对社会传播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变革作用。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网络传播的历史回顾、作为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网络传播的涌现表象、网络传播的互动以及虚拟现实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石育灵评彭虹《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

作者:石育灵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903    2016-12-10 10:50:24

 

评彭虹《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
       
《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一书将网络传播置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下进行探讨,从哲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视野展开,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质及其对社会传播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变革作用。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网络传播的历史回顾、作为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网络传播的涌现表象、网络传播的互动以及虚拟现实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网络传播的回顾与审视
全书首先回顾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其中关键就是从Web1.0到Web2.0的巨大转变,以及IPv4(32位地址架构)向IPv6(64位地址架构)的发展,这些技术革新将互联网变得更大、更快、更安全、更便捷。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作为人认知世界的工具,其发展和变革在不断地拓展人的认知广度和深度,改变人的活动与关系,调整甚至变革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形态。互联网作为当今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媒介技术,如书中写道“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存在,更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甚或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网络在重塑人的时空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互相交织,形成一种新的传播系统。作为一种观念,如书中提到“其本质上是后现代的。……首先,改变了沟渠界限分明的公私观念,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其次,网络再次开发了民间的力量。……再者,超本文的出现,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
 
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
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传播学的发展从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等)中吸收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和概念观点。控制实验、量化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广泛使用;信息、反馈、控制等系统科学的专有名词成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术语。传播学与系统科学在学科脉络上的这种亲缘关系,以及互联网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的特性,使本书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切入,对网络传播进行分析自然而然。书中主要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对网络传播进行分析,引入了“比特流”和“意义链”的概念对网络传播进行定义,并分析了网络传播所具有的“涌现”与“互动”的特征。
“比特流”是计算机术语,指“一种网络传输内容分发的协议”,在对网络传播的分析中指“信息的数字化(即0/1)的形式”。在网络空间中,信息是以数字化的形式“间接存在”,在传播的物理层川流不息。这些流于底层的信息通过一系列转换协议上升到顶层的人机界面,呈现为大众可识别的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这些顶层信息相互嵌套,彼此演绎构成了“意义链”(作者借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用来“隐喻网络传播信息之意指的含义和形态”)。“比特流”和“意义链”成为了网络传播层级的两端,共同构成了网络传播系统。“网络传播就是现实中的人与人以网络—社会环境为边界,利用互联网作为网络传播平台,通过信息的’比特流’承载’意义链’的演化,实现传播主体之间、虚拟—现实直接自如的交流与互动。”         
对于网络传播外在呈现的分析,书中使用了“涌现”这个概念进行分析。“涌现(emergence),是用以描述复杂系统层级结构间整体宏观动态现象的概念,是现实世界复杂系统永不停息的把自己组成各种形态的趋向。”网络传播的涌现是从“比特流”到“意义链”的涌现,是从物理层的数据流动涌现为符号文本层面的意义呈现。书中具体给出了十个样本案例,如芙蓉姐姐、“铜须门”事件、黄健翔解说们事件等对网络传播中的涌现现象进行分析。这些样本事件所呈现的涌现特质为:无明显的事发征兆,具有强烈的变异特质,即事件具有多样性、发生频繁、力度强烈、范围广阔,与现实深度互动。这些事件总的特质说来就是“骤然兴起——蓬勃汹涌——戛然陨灭”。
在对“涌现”的分析中书中还引入了谜米学进行分析。谜米学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中的基因理论发展起来的。1976年里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 kins)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一书,在他的著作里,根据gene(基因)创造出了meme(谜米)这个新词,意为某一文化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通过除了遗传意外的其他方式,特别是通过模仿进而得到传递[i]。通过对十个样本事件的分解读,书中总结这些传播涌现多聚焦于“性”、“资源”与“权利”三类谜米。如书中引用的苏珊·布莱克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所说“很大程度上讲,决定哪些谜米将获得成功的关键,依然是我们人类通过生物的方式而进化出来的自然本性。由我们人类自然本性决定其必将成功的谜米类型,当然是那些性、饮食、争斗等有关的谜米。所以不难理解,人们在Internet上加以搜索的最为普遍意义的主题乃是性。”结合近期网络上的热门事件“王宝强离婚”、“林丹出轨”可见在网络传播中人的自然本性所驱动的传播关注,当然这当中也不能忽视了社会文化的作用,如书中所写“这些涌现现象的生物性聚焦更为恰当的表述应该是人类基因和谜米的共同驱动或者生物与文化共同演化的结果。”
 互动是互联网这个复杂系统最为核心构成部分,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信息的及时反馈。在观念层面上,书中如此定义网络传播互动“通过技术与工具创造一种传播中介的能力,达成个体、群体参与者之间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实现交流感知对于人际传播、临场拟真感的提升。”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多层面的互动。这些“同步”或“异步”的互动增强了使用者的参与感、在场感、拟真感。网络的互动传播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在网络传播时代,互动的复杂化——媒介融合、优势互补——自由度扩大——人的关系解放,进而社会结构和社会个体之间的联结越优化,其内在的张力越易延伸,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就越具可能性。”
互联网开放、互动、包容、平等的传播环境让信息可以广泛流通,观点可以自由表达,在思辨中人的理性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有利多元多极的社会发展。但同时互联网的匿名性和群体化让非理性的情绪得以释放,负面的网络互动所形成的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危害网络以及社会的稳定秩序。网络传播中的互动可以说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螺旋跃进”,两者的纠缠交织,此起彼伏构成了网络传播的千姿百态。
 
进行中的虚拟现实
本书的最后一章对虚拟实在(Virtual Reality)(现翻译为“虚拟现实”)进行了一些探讨。结合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广泛的商业开发和应用,本书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1994 年, 美国学者迈克尔· 海姆( MichaelHeim) 在《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梳理了当时衡量虚拟现实的七大指标: 模拟( simulation ) 、互动( interaction ) 、人工( artificiality)、沉浸感( immersion ) 、临场感( telepresence)、全身沉浸( full - body immersion) 、网络传播( networked communications) 。[ii]这些指标虽然存在重叠表述,但仍有助于人们理解虚拟现实的媒介特征,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沉浸感。“所谓沉浸感, 是指能让使用者产生自己似乎完全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 并可以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 而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各种事件。”[iii]人的感知系统分为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媒介的发展其实就是对使用中的人的感知渠道的不断扩展。口语媒介诉诸于人的听觉,文字媒介诉诸于人的视觉,而电子数字媒介则形成的视觉主导的视听结合模式,到了虚拟现实这一媒介中,对人的视觉、听觉进行了增强,触觉感知进行了开发。媒介的发展在不断开发人的感官,虚拟现实通过对多感官渠道的开发让使用者产生沉浸式体验,营造出一种拟真感,其实现跨越时空传播的同时,也努力地在拓展人的身体的在场可能性,成为人新的延伸。媒介的变革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文化变革已被历史上几次重大媒介革新反复证明过,而正在进行中的虚拟现实是否又是一次具有革新意义的媒介变革?其发展又会对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答案也许就在不远方。
 


[i]顾嘉祖.谜米学:20 世纪末文化学与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ii]转引自:施畅.虚拟现实崛起: 时光机,抑或致幻剂.现代传播.2016(6)
[iii]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现代传播.2007(6)
 
参考文献:
彭虹.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