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翰衢评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1944),是其皇皇三大卷的《符号形式的哲学》(第一卷《语言》,1923;第二卷《神话思维》,1925;第三卷《认识现象学》,1929)基本思想的简要阐述版,可以被视为《符号形式的哲学》的提要,也是足以反映卡西尔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陈翰衢评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作者:陈翰衢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649    2018-12-03 19:25:56

 探索符号的宇宙——读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陈翰衢

 

 

图书信息:

作者:恩斯特·卡西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61388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1944),是其皇皇三大卷的《符号形式的哲学》(第一卷《语言》,1923;第二卷《神话思维》,1925;第三卷《认识现象学》,1929)基本思想的简要阐述版,可以被视为《符号形式的哲学》的提要,也是足以反映卡西尔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人论》是研究所谓的“人的问题”的著作,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篇。

《上篇 人是什么?》(前五章)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即卡西尔所说“符号的动物”。《下篇 人与文化》(后七章)则从人类文化不同的符号形式——神话、语言、艺术、宗教、历史、科学——的特殊品格和特殊结构出发,探寻了各种各样表面上四散开的射线其实可以聚拢来并且引向一个共同的焦点——即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被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

 

从符号的角度认识人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的东西方哲学家们都对其提出过许多自己的看法和论证。

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可以看到,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而这一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沿袭下来而成了经典的答案。(11页)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帕斯卡、德尼·狄德罗等哲学家都对人类本性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和论证。“形而上学,神学,数学,生物学相继承担起了对思考人的问题的领导权并且规定了研究的路线。”(38页)但这些有关人的定义更像是一个根本的道德律令,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并无助益。

卡西尔从文化哲学的假设出发,认为应当从功能性、而非实体性来给人的本性或“本质”下定义。认为千姿百态的人类文化世界的背后,应当有一个功能的统一性焦点,这个焦点就是符号,而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于是,卡西尔提出: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46页)与物理的存在世界不同,符号是人类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符号有着功能性的价值,而也正是因为有了对符号的继承、解释和创造能力,人才发展出了与动物不同的新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

复杂而艰难的符号思维使人克服了自然惰性,并赋予了人类不断更新世界的能力。在对符号世界的构建中,人们获得了抽象空间的观念,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种时间的样态;而对“未来之维”的把握,正是人类时间意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90页)

从此,人类拥有了对另一个世界——符号世界的想象,并且掌握了在符号宇宙中构建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

 

以符号创造全新的人类世界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但人并不是唯一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在所谓的动物社会中,在蜜蜂和蚂蚁中间,我们都可以看到明确的劳动分工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组织。”(381页)因此,将人和动物区别开的,应当是更独特的、只有人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那就是符号。

“人的突出标志,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115页)人正是通过劳作创造出了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人的文化,也正是在这些活生生的形式中,人类展示了自身的存在和“人性”。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不断反复的劳作”,言语行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巫术时代,人曾相信语言具有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人们可以凭借巫术语词左右诸神或魔鬼的意志,可以通过语词来征服自然。但遗憾的是,自然无法满足人的要求,因为它不理解人的语言。但对人来说,语言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力量,它的力量来自于它所传递的意义。一个符号不仅是指代某一物,重要的是这个符号能够激起人们的想象和情感,“名称并非旨在表达事物的本性,它们并没有客观的对应物。它们的真正任务不是要描述事物,而是要激发人类的情感;它们并非只是传递观念或思想,而是要促使人们去行动。” (195页)

对于刚接触到言语的符号系统的儿童来说,“语言”这个工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并对他全部人格的和理智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学会给事物命名,儿童的具体经验得以被记住、被表达,抽象的知觉和情绪也因为有了名称而变得具体,儿童因此从一个较为主观的状态走向一个客观的状态,从单纯的情感态度走向了理论的态度。人从此掌握了构建全新的符号世界的基石。“没有名称的帮助,在客观化过程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就始终都有在下一瞬间再度失去的危险。”

累积起来的符号不是杂乱无章地散在各地,而是有逻辑地组合在一起,并在人的每一次思考和使用中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自身可以得到改变,而且还能不断繁衍出新的符号和意义。符号世界的大厦越建越高,符号宇宙也越来越包罗万象,并且比物质世界更为丰富多彩。

 

人在符号宇宙中遨游

 

人不仅有着和动物一样的“那种行动的社会”,而且还有“一个思想和情感的社会。”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科学就是这种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组成部分和构成条件,符号则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人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但唯有掌握了由各种符号组成的符号宇宙的运行法则,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才能学会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也正是因为有了符号,人才有能力参与创造和改变社会生活形式的活动。

符号作为人的劳动成果,不仅在物质意义上、还在精神意义上都很容易遭到损伤;符号随时处在丧失自身意义的不断威胁之中,因此,它们要求得到解释和再解释。每个物种在幼年时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未来生存的必备技能,但人的这种学习贯穿了整个一生,就是因为人不仅生活在较为固定的物质世界中,还要面对千变万化的符号世界。而人应对这种变化的手段,正是符号本身。

“后天特性是无法通过遗传来传递的。一个有机体在它的个体生命历程中可以获得的每一点完善,都只限于它自己的存在范围,对种属的生命不发生影响。”(382页)人通过符号,得以巩固和传播自己生活的成果,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都是人表达自己生活的不同形式,“它们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此它们得以在人的个体的短暂的生存结束之后依然存在。”(382页)

正是在这种符号的继承和创造中,人从物质世界中劈出了一块平行空间,构建起了一个巨大的、具有无限扩张潜力的符号宇宙,抵挡住了时间的消解和破坏,让自己获得了符号意义上的不朽。“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造他自己的宇宙——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被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378页)

 

符号学作为应对意义危机的理论工具

 

《人论》出版的1944年,人类社会还在进行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年后,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人类关心的新话题已经从生存问题变成了“信息化”“全球化”“人工智能”等等,一个个离奇的科幻故事正在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卡西尔生活的世界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文化的符号构成变化太快,我们的理解过于滞后。”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一书中提到,最近二十年来,当代文化迅速冲进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二十一世纪是符号世纪”,符号消费不仅已经远远超过物质消费,甚至是过于饱和,到了符号泛滥的阶段,人类文化很可能快步走向一场难以阻挡的符号危机。

与卡西尔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的人类社会又有了许多“新的事实”和“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新的眼光在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看待人类社会的新老问题,而符号学正是这样一门能用来分析人类或个人面临的难题的学科。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陈翰衢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