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安雯评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通过提出“媒介情境”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试图解决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复杂影响,作者梅洛维茨结合了戈夫曼的场景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场景观”,即“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其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并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变得复杂。”

安雯评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者:安雯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052    2020-07-10 21:00:49

 

安雯评肖志军《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安雯

电子媒介的出现,逐渐泯灭了我们最初生活中的传统地理分界,地域概念正在逐步消失,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空间障碍,让我们轻松地远距离获得事件的现场体验,置身于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社会,但同时这种变化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考验,媒介无处不在,各种社会身份下的生活失去了边界趋向融合,如何控制自己的台前幕后行为,应产生何种新的社会行为值得思考。《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就基于该前提背景进行讨论,通过提出“媒介情境”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试图解决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复杂影响,作者梅洛维茨结合了戈夫曼的场景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场景观”,即“电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其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并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变得复杂。”

一、媒介,场景与行为

作者从当时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即媒介和人际行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是完全孤立的,而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也多忽略了媒介本身的意涵。在该角度,梅洛维茨采用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认为不同类型的媒介均拥有着其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产生影响:融合、团结与排斥、分离等,例如技术发展带来的印刷革命,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交流中的信息垄断,促进了科学和自由,但由于其需要知识操作的特殊属性,却形成了一种以男人、成年人和受过教育的上层阶级使用为主的新型垄断,孤立了其他人接触社交场所的界限。

戈夫曼的场景理论是本书媒介情境理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支撑来源,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不断地变换自身的身份与角色,并严格按照规则程序,正确维持其在每个场景的表演,防止威胁到其他社会场景中的不同表演,其中在众多社会表演场景中,既包括受观众和规则约束的公开舞台,又有一部分不受行为约束而可以呈现放松态势私人后台。两者相互关联与影响,即若后台的某些行为被展现到前台观众的面前,除了会造成个人部分隐私的暴露,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前台的行为与后续反应。

这两种理论为理解社会行为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并形成互补效应。戈夫曼侧重研究面对面的交往,却忽视了媒介对于其所描述变量的影响和作用,而麦克卢汉则主要进行媒介效果分析,却没有解释清楚影响的成因与过程,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面对面交往的结构特征。

二、社会身份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媒介也不断改进与发展,每种媒介同样拥有着其不同的内容编码与解码模式,通过不同的使用规则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当某种新元素通过时间与发展加入到旧的整体环境中,我们不会因此而得到两种事物的简单相加结果,而或发现一种融合过后的新环境的出现,因此新的电子媒介(这里多指电视媒介)出现并被引入到社会场景中,一定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环境调整与重新组合,促成新的社会秩序与群众的新型社会行为。

结合到本书的具体内容,即电子媒介打破了从前人们生活中的物理围墙,模糊了以往社会角色扮演中的“前台”与“后台”边界,导致了社会的新形式适应与信息系统的变革。就像本书在后半部分对美国群众身份变化的具体案例描述类似,其一,由于公开性原则,不同群体在电子媒介中暴露的信息逐渐同质化,使得群体身份,最主要的是性别身份区分在进一步减弱;其二,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导致与成人世界的边界模糊,加速其社会化过程;其三,政治领导人等公众人物这类独特身份,在电视媒介带来的社会场景融合中,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挑战,民众通过自媒体的形式开始掌握话语权和监督的工具,促成等级制度的减轻。从这些具体实例可以看到本书内容的生动与形象性,同时也可以说书籍对不同社会身份下人们的行为变化,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均做了详细的理解与阐述。

在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中曾提出过,随着现代电子媒介的发展,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概念正在模糊化的现象,即电视使得以往隐秘地不想让儿童接触到的世界,完全暴露于所有社会成员的面前,儿童会通过电子媒介这一跨时空节点,猝不及防地接触到以往不可见的成人世界信息。不同于内容角度,梅洛维茨从场景角度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析,并认为由于电子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高渗透率,过去根据不同社会场景而进行的身份与等级划分便不存在了,场景不断融合扩大、消失边界,人们的舞台表演与交往行为随之重组,从而导致了群体性别、年龄、政治身份等的模糊。

三、互联网时代的“地域消失”

由于时代因素,梅洛维茨对于电子媒介的论述主要侧重于当时新兴的电视媒介,但其理论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电视媒介引发的副社会交往,使我们产生一种认识电视上人物的错觉,并于数百万人建立“亲密关系”,而在网络社会这一情境范围逐步扩大,即“六度分离”理论提到的,只要通过6个中间人就能与全世界每一个人建立联系。

书中的三大电子媒介特征,即群体经历的融合、后台特征的暴露、群体地点的破坏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介范围,QQ群、网络社区等聚集了不同地域背景,却具备相同兴趣爱好与价值观念的受众,体现了群体经历融合这一内容;明星八卦、官员腐败事件等后台不为人知的行为,也通过网络媒介到达受众面前,并进行广泛传播;群体地点同样因为新媒介形成的完全版地球村而处于被破坏与消失状态。当然,随着媒介逐步侵入日常生活,私人空间公共化与公共空间私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隐私、安全、心理等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本书在媒介影响的论述中,仅用实例区分了书籍和电视两种媒介,忽略了其他的印刷媒介与电影、广播等类型电子媒介讨论,有一定的限制性,但其创新性地运用理论结合对媒介变化和社会变革问题的批判性理解,对当时以及现代社会一直具有充分力非常的影响,值得分析与讨论。

 

书籍简介

作者: []约书亚·梅罗维茨

译者: 肖志军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