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程天悦评唐小林主编《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由唐小林主编的《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近日出版,它从中国白话散文百年流变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为文学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散文史写作范式。

程天悦评唐小林主编《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作者:程天悦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939    2022-03-07 13:03:52

 

程天悦评唐小林主编《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

程天悦

由唐小林主编的《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近日出版,它从中国白话散文百年流变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为文学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散文史写作范式。

一、写作结构范式

首先是以思想史为核心的历史分期。据冯济平研究,现有文学史分期有三种模式:一是以社会的发展历史为主要依据,将革命史、政治史的分期作为文学史的分期;二是完全按照文学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期,看文学自身有无重要的变化;三是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以社会发展为主要依据,又兼顾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前两种分期方式,第一种忽视和抹杀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第二种完全离开社会历史的制约根本无法说明文学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无法概括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一本合格文学史分期所要考虑的。但如何兼顾两者,又是一大难点。《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一书就做得很好。全书正文分为六章,以启蒙、救亡、革命、新启蒙、新人文和在场六个关键词为核心,淡化了每个历史区间的时间节点,而以各个时期突出的思想内核为统领,凭借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视角,既兼顾时代背景,又彰显人文精神。在这六大主题背后隐含着的是编写者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思考。在这百年间,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呈现在中国现代散文上,就是一种白话转向,一种在场求索。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的内核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

其次是时代广度。开端对于一本散文史来说具有统领和定性的作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众说纷纭,有追溯到晚清(诗界革命等)、有1915年(《新青年》创刊)、有1917年(文学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等多种观点。而在本书中,这一开端是模糊的。如绪论所言“‘百年史’作为一个文学史范畴,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说它是一个‘多元’的也可以。它可以是1915—2015,也可以是1917—2017,还可以是1919—2019。”对于开端多义性的包容,符合文学发展的特性。白话之兴,散文之始,是一种状态,而非一个确定的转折点。

现有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史,如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1981年)、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1988年)、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1993年)、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邓星雨《中国当代散文史》(1995年)、徐治平《中国当代散文史》(2001年)、张振金《中国当代散文史》(2003年)等,因其写作年代的限,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少量涉及21世纪初。《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一书以其创制之新,以及对于当下散文的密切关注,将研究的目光延伸到2008年(在场主义散文运动兴起)、2014年(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乃至未来,呈现一种开放的状态。编写者这种有意为之的模糊,为的是“上下牵出的远不止百年的文学史想象” ,也符合文学与时代交融更替的一般特征

最后是点面结合,史论交融。本书每章第一节围绕思想关键词,以文、论、史结合方式,概述该时期内社会文化心理及散文创作概貌,其后多节配合每章思想主旨遴选出二到四篇散文经典,作为典范,进行品读。对于经典作品的采选体现着编写者的匠心,主编自述是从三个基本维度进行筛选一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必须是白话语言的经典,现代汉语表达的样板之作;二是从文艺审美的角度,必须是艺术文本的经典,具备多元阐释空间;三是从意义建构的角度,必须是普遍价值的经典,浓缩中国百年的思想历程,具有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从文学文本的语言质料、表达形式到意义价值,层层筛选,所录作品皆为散文名篇。

二、具体散文篇目的分析

本书对于具体散文篇目的分析则完全回归到文本本身,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展开,紧贴本文,突出作品,淡化作家。这部分不同于一般散文史的写法,更接近于文艺批评。这一章节设计在兼顾思想性、学理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可作为一本“好看”的中国白话散文入门读本。

从部分以窥全貌,既体现在以六大思想主题总括中国百年白话散文,也体现在以数篇散文经典折射每个时期的散文追求上。这大概就是编写者所追求的“片面的深刻”。这种“片面”体现在围绕思想主题的综述中,本书作者也意识到“‘片面’是肯定的‘深刻’却只能是一种追求。”因此,“深刻”在不同章节中抵达的程度各有不同。 笔者认为本书六章,以第一章“启蒙与人的自由”最为出色,展现了中国现代启蒙之初极其复杂的形态第二章“救亡与民族独立”、第五章“新人文与价值关切”也各有侧重余下三章“革命与国家认同”、“新启蒙与精神解放”、“在场与事物的真相”则切入力度略显不足,所选作品并未能充分反映时期主题。

三、“亮点”赏析

作为本书“亮点”的第六章“在场与事物的真相”,是以2008年兴起的在场主义散文运动统领全篇,它向前承接的是中国白话散文的在场传统,如梁启超的新文体、鲁迅由杂感发展而来的杂文乃至沈从文、梁实秋、张爱玲的那些看似“与抗战无关”的散文等;向后则由“在场主义文学奖”聚合起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囊括周闻道、林贤治、龙应台、贾平凹、周晓枫、齐邦媛、张承志、李娟、夏榆、高尔泰、金雁、阎连科、祝勇、许知远、毕飞宇、阿来、刘醒龙、塞壬等人,其中有早已蜚声文坛的大家,也有初出茅庐的打工作家,有少数民族作家,有港澳台作家,他们的作品关注家族史、个人史,介入生命现场、灵魂深处,向外是家国情怀,向内是切身之思。

第六章呈现的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在场散文多元性的另一面就是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审美标尺和价值取向,文体驳杂、主体多样。从后面二三节亦可看出,选文缺乏代表性,与第一节呼应不够。散文性在场性,在场的本质是介入,而介入的本质,是主动深入其中,并干预生活。“在场”追求的是真理,真理最终通向人的自由。文学在场的实质是在经验世界或内心世界中寻找到一个触发点,从此点出发,开始对世界本真的探求,并借此唤醒灵魂,影响世界。散文未来会走向何方,第六章只是给出一种可能,而散文的未来有无限可能。编写者身处时代之中,不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憾。

散文未来会走向何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未来又会去往何处,是《中国白话散文百年史》留下的思考,也是我们接下来求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