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秦浩月评胡易容著《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本书以现代传媒所承载的诸种符号文本为研究对象,作者以符号的“像似”机制为切入点,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传媒文化景观的诸方面,分析趋于个性化复杂化的语言结构、文化转向与传媒景观中的文学、科学与人文发光学的艺术图像、拟像化生存与形象的符号推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宝贵遗产中的汉字、河图洛书、易经等经典文化符号中涉及的像似性问题及其折射的文化思维方式。在总体研究立场上,本书旨在突破以媒介、感知渠道为界限的研究壁垒,试图建立一般意义的传媒符号论,形成一个既有空间跨度也有时间维度的系统理论,试图推动图像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

秦浩月评胡易容著《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作者:秦浩月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612    2022-09-13 11:32:15

 

秦浩月评胡易容著《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秦浩月

20世纪初,瓦尔堡学派为艺术的图像研究发展成一种新的方法,即以对符号性价值世界内在含义的研究来理解艺术图像。至此,图像学研究逐渐向“图像符号学”趋近。潘诺夫斯基以古典的“圣像学” 来命名这种新的图像学研究方法,被称为现代图像学的索绪尔。当今,图像及其所处的艺术领域已经走向一个新的转折点,艺术趋于大众化和生活化,已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表意行为,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冲动转变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意成果,并以商品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接受人们的检验。这种转变可以称为“图像转向”,如今丰富的传媒景观世界即是图像转向的结果。而“图式把握”是对康德“图式”概念的借用。本书对“图式”的使用意涵在于,将它界定为一种特有的知性经验把握方式。  

本书以现代传媒所承载的诸种符号文本为研究对象,作者以符号的“像似”机制为切入点,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传媒文化景观的诸方面,分析趋于个性化复杂化的语言结构、文化转向与传媒景观中的文学、科学与人文发光学的艺术图像、拟像化生存与形象的符号推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宝贵遗产中的汉字、河图洛书、易经等经典文化符号中涉及的像似性问题及其折射的文化思维方式。在总体研究立场上,本书旨在突破以媒介、感知渠道为界限的研究壁垒,试图建立一般意义的传媒符号论,形成一个既有空间跨度也有时间维度的系统理论,试图推动图像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作者将本书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最狭义的“像”是视觉性“像似符”;中间层次是非视觉的像似符;从最广义的层面来说,是连同“规约符”和“指示符”的普遍像似性。这三个层次共同构筑了本研究所要讨论的主要对象——“符号像似机制与当代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文化文本”。

本书研究的展开逻辑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把符号学范畴作为起点,对“符号”这一基本范畴进行回溯,并在总体符号分类中厘清像似符号的概念和范畴,从中提取出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提出当代图像符号学建构的一个基础和理解当代传媒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像似性。像似性,是作用于人类心理感知的对象性状的所作的文化习得解释。具体表现为接近性、类比性、引发相互联想,并具有造成认知混同的潜在可能。并将像似符与皮尔斯的三类符号(像似符、指示符、规约符)进行一一对应,提出所有符号都可能依据像似性关系的衍义建立。这也是现有符号学从语言学向外扩展的方向。

第二部分即本书的第二、三、四、五章。在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的系统化梳理基础上,观照当前文化中的典型文本,形成一些中观层次的理论观点。第二章从语言、文字入手,如通过分析“象”“像”“相”的字源符号逻辑,“像似”与“象似”的构词法及术语生成,探究近期语言学界对像似的讨论。得出“象”源于自然并引申为万事万物的抽象;“像”是人们模拟对象生成的仿制符号;“相”是因他者审视而生成的解释项,将三者从符号学意义上进行区分,并归纳出语言符号不可化约的观点。第三章从文学语象的基本生成(可分为描述性语象、比喻与象征语象)、修辞格的历史演化、叙述结构的当代转型三个方面探讨图式文化模式对传统文学形态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和扩容由使得文学研究更深刻地转化为理解当代传媒景观的理论工具。并且文学理论文化转向的主要动因就是传媒形态的转变。第四章从总体上界定艺术作为人文科学对象的基本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艺术文本与现实世界的技术性关系;同时,本章分析了现代艺术为什么要主动追求某种“不像”。又从基本属性、技术特征、形式演化三个方面分析艺术图像的符号特性。研究表明,孤立的图像文本形式不能为我们指出正确答案。图像的释义权也并不掌握在作者手中,而是一个历史社会语境在一次符号表意与释义中的投射。而在最后的环节中,读者具有主导力量。第五章主要讨论经由媒介环境构造的拟像。鲍德里亚将拟像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仿制,侧重于对原物的模仿和再现;二是生产,是资本主义商品规律和复制的自我循环,不再有一个原物作为模拟对象;三是拟真,是指现代社会文化所呈现的符号化存在及其对原有的那种客观真实的消解。其中的两种真相(一是外部世界的真相,一是内在向度的自我真相)都必须经由各类媒介的符号建构。第二部分几个章节以图像符号及其像似性特性为对象较为系统地进行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梳理,并将这种方法用于理解当前传媒符号构筑的视觉图像景观。

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第六章,作者对上述理论观点进一步抽象、升华至宏观的文化景观理解。用符号学理论来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中华文化中的符号思维。通过“河图”和“洛书”论证“象”是古代中国对宇宙的模仿;通过《易》经论证《易》象是中国文化系统的图像化演化;并通过对比中西方绘画归纳出中国艺术审美诉诸“像”,而西方艺术似乎更注重“似”。这一部分将前面两部分的具体理论置于一个文化哲学和文化历史的宏大语境中加以观照,在中西文明的差异化比较中理解因“像似”方式导致的文化思维差异。

这三部分的逻辑分析是一个逐层递进,由具象而抽象、由微观而宏观、由个体经验而文化逻辑的依次展开过程。从具体的视觉性画面到语言、文学中的形象再到当代传媒中的某些典型景象,最终宏观地来看待传媒世界的由各种拟像与景观构成的文化整体样式。本书中有大量的术语概念界定,用词之严谨,涉及学科范围之多,逻辑推理之严密,论证之丰富,理论佐证之庞大,有助于读者理解当代传媒文化一般特性的符号观。并且本书以像似性为线索,层层递进,可以视为图像符号认知形式对当代传媒文化的框架性思考,扩大了图像符号学的理论知识范围,有利于推动图像符号学的理论发展,明晰图像符号学的概念,使我们对艺术转向下的传媒景观有更加清晰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