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诗淇评胡一伟著《戏剧:演出的符号叙述学》

戏剧演出文本是观演双方交流的文本,具有一次性、即时性的特点。在本书中,作者围绕戏剧演出中的叙述者、时间、空间、媒介、观众展开分析,并对演出的文本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作者指出,在戏剧中,以上五个因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同影响着演出的叙述文本,令叙述者和受述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作用于人们对时空、媒介的感知,进而影响演出文本的表征形态。

陈诗淇评胡一伟著《戏剧:演出的符号叙述学》

作者: 陈诗淇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509    2023-03-12 22:39:20

 陈诗淇评胡一伟著《戏剧:演出的符号叙述学》

陈诗淇

戏剧演出文本是观演双方交流的文本,具有一次性、即时性的特点。在本书中,作者围绕戏剧演出中的叙述者、时间、空间、媒介、观众展开分析,并对演出的文本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作者指出,在戏剧中,以上五个因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同影响着演出的叙述文本,令叙述者和受述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作用于人们对时空、媒介的感知,进而影响演出文本的表征形态。

研究戏剧演出,首先要确定其文本边界及特征。作者开篇便指出,演出具有即时性、可参与性的特点,每一次演出的符号文本都充满变化,因此演出可产生多个叙述文本,对剧本和演出文本之间的关系作出梳理具有必要性。通过分析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述,作者得出剧本与演出文本的三种关系:一、演出文本完全按照原有剧本进行叙述,情节安排基本重合;二、演出文本对原有剧本进行改编,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上部分重合;三、演出文本不以剧本为参考对象,二者之间没有或有较少重合部分。同时作者批判性地指出,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众学者对“剧本”和演出文本的探讨中并未涉及对作为演示叙述亚类的演出文本的探讨,因此还需关注伴随文本。

于是,作者接下来讨论的伴随文本包括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和型文本)、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和解释性伴随文本(元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此外还从叙述行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述本与伴随文本问题,强调叙述文本的形成需要经历两个叙述化过程:产生于文本构成过程中“一次叙述化”以及产生于文本接受过程中的“二次叙述化”,并从叙述行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底本可能包括的因素,即从影响叙述行为的三大动因——表演者、观众以及演出框架媒介进行考量。

叙述者是研究戏剧演出文本叙述形态的前提,接下来,作者着眼于戏剧演出中的叙述者。此前,戏剧学家们并未推演出一般的叙述者形态,作者通过梳理前人观点,指出小说文学的叙述范式是否适用于戏剧演出文本、戏剧与戏剧演出文本的叙述者形态是否一致的问题还有待探讨。

框架叙述者是叙述者的典型形态。其特殊性在于时常处于隐身状态中,只有当框架被叙述人格填充,才能发现叙述者的踪迹。“人格化”的框架叙述者,即显身的叙述者可通过以下三方面体现:隐身叙述者通过评论或拒绝评论显身为人格;通过次叙述者或剧中人物显身为人格;通过展示、使用媒介、观看维度等显身为人格。

叙述的“不可靠”指的是叙述者的意义-价值观与隐含作者的不一致。作者从局部反讽与可靠叙述、大局面反讽与不可靠叙述两方面论述了叙述的“不可靠”。其中,可靠叙述下的局部反讽指的是在演出文本中不具有延续性的反讽语句,其呈现方式多样,包括语言媒介(同一媒介)所产生的反讽、不同媒介之间的区别所造成的反讽等等。同时,反讽与不可靠叙述之间也存在相通之处:同一文本具有两层相反的意义,一旦某反讽语句的两层相反的意义延展至整个文本,使得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对立,大局面反讽便成了不可靠叙述。

戏剧演出的空间问题同样值得考究。作者首先就戏剧空间以及戏剧演出的叙述空间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归纳梳理发现针对后者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空间与叙述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者注意到了戏剧文本空间的结构性、作为观众的空间以及演出空间的文化社会延伸等。

展示是演出的前提。戏剧演出的展示空间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其中,单维度展示空间的一个典型是镜框式舞台,虽有利于还原真实的场景,却容易拉开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此后,人们通过增添幕布以及运用一些非特有媒介,或是对舞台进行特殊设计,逐渐令这类展示空间呈现出了更加生动立体的演出效果。多维度的展示空间则不止一面朝向观众,甚至是完全开放式的、与观众所处的空间融为一体。其舞台形态多样化,且演员与观众的关系灵活多变。另外作者指出,演出所展示的空间与观者所感受到的空间不一定重合,因此还应讨论观众认知的、心理的空间。

演出的空间因观众而存在,需要通过观众的认知与感受而“在场”。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是想象力,演出的空间需要经过想象力获取其在场的意义。想象力的展开首先需要对对象有所感受、认知,即感知是想象力展开的第一个功能。作者从接受者的感知与想象讨论了可感受的空间问题,由经验想象力出发,看待人们所感知到的空间,并通过被“程式化”的符号空间与具有“创造性”的符号空间这两条路径具体论述。

戏剧演出的时间问题长期为学界关注。作者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出发,指出该书虽并非从叙述学层面讨论,却是探讨戏剧时间问题的必经之路。此后,法国电影学家麦茨受索绪尔的影响,注意到了观者接受的时间以及电影的叙述时段与接受时段等同的特点。后来,讨论主要从以下三条路径展开:一、围绕叙述文本中以各种形式标明的时间因素;二、围绕叙述这一行为所占用的时间;三、围绕被叙述的时间与叙述行为时间,以及叙述文本内外时间间距。

接下来,作者重点分析了两种较为典型的叙述行为时间空间化方式,即通过情节-时间逻辑形成空间结构以及通过演出场面呈现的空间结构。其中,情节时间性展开的空间化方式包括:一、通过插入式叙述手法隔出空间甚至造成空间回环;二、通过反复叙述造成空间并置;三、通过嵌套叙述造成空间套层。演出场面的空间化同样通过多重方式呈现,例如,情节的空间化可通过多重喜剧风格的同时呈现,将不同风格的剧目拼贴在一起,以及通过演出媒介区隔出多重空间,等等。同时,两种空间化方式的区别常常会被有意模糊,以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叙述空白问题。由于戏剧演出文本是交流、开放的文本,重在受述者的参与,因此,是否存在叙述空白,最终在于接受方。作者强调,观众在演出中的参与行为,以及演出时、演出后的阐释行为,均可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叙述空白的呈现状态及其功能。

在戏剧演出的媒介问题上,作者首先归纳了戏剧演出的媒介类型,发现此前的研究在该问题上缺少一个共同的标准,并针对演出媒介的主要类型以及属性问题总结出以下两点:首先,演出媒介源自现实的日常生活,且种类众多;其次,演出所选用的媒介符号均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考量的,或为表现剧种人物的行为性格,或为更好地呈现演员的表演技艺。

戏剧演出媒介具有“非特有性”,令媒介符号具有多层意义价值——使用性意义、实用意义、艺术意义,并在无形中丰富了演出文本的意义。作者从身体为中心的媒介类型出发,层层推进,以不同媒介之间和同一媒介之间的关系为经纬,以及某个语义场对某一媒介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说明了自然物符号化的方式,并通过带上实用或艺术意义建构演出文本的意义。

在戏剧演出叙述的交流过程中,感知与获意活动是双向的,不仅观者通过不同渠道感知表演,演员也将通过各种渠道感知现场,体现了看与被看、听与被听、触碰与“碰触”这几对辩证关系。人们通过目光、声响、肢体的碰触,获得一种直观的感受,而戏剧演出的在场性所触发的直观感受以及非特有媒介产生的意向性压力,将作用于人们的交流与互动中,从而影响整个意义获取的过程。

最后,作者论述的重点回到了观众身上(虽然此前每章的第三节均有所涉及受众问题)。作者从戏剧史角度对观众问题进行梳理,尝试总结观众的本质,探讨其参与、交流等功能,得出观众与作家、观众与导演、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且观众的行为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进行想象性的扮演;二是打断、终止演出;三是与演员进行实质性的互动交流。以上行为将令演出效果、演出进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接下来,作者从演出区域内外、演出文本的交流层两方面审视观众“在场”,对影响意识“在场”以及意义形成的三种潜在因素进行了分析,即情感因素、联想与回忆因素、“熟悉性倾向”因素。同时,作者尝试从物理距离出发讨论观演关系,即观演分离、有限接触、有限参与以及观演结合四种模式,指出而观演距离并非通过量化的标准予以恒定,它涉及观众与演员、观众与展示空间维度之间的物理距离,并取决于观众个体体验的心理距离,二者将使观演距离具有一定的变动性。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观众应当“旁观”“浸入”还是“交流”的问题。作者指出,仅作为旁观者不利于演出效果的发挥,而过分介入又将影响演出。因此,作者以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为切入点,得出观众的位置取决于预期达到的演出效果与观众需求之间的对应程度,同时归纳了影响选择的几大因素,即观演集体心理状态、演出活动场地以及不同时代的观众需求。

回顾全书,作者对戏剧演出中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察,辅以大量例证,选取与再现了戏剧演出文本并进行分析,在此前众多学者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完善了戏剧演出的形态研究,为今后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