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2010年征稿计划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2140 2009-10-08 20:32:41
“中国学术”的新观念应该是:将人类一切优秀成果都纳入自己研究范围,而决不是只把中国历史学术当作中国学术范围(我正在以此概念质正于中国的“国学”派,批评他们气魄不是大,而是小)。所以,“符号学”牵扯到这么深广方面,远远大于西方人能够把握的范围。
------ 李幼蒸 (本刊首席顾问)
(见李幼蒸教授2009年8月13日给本刊的来信)
根据我担任多家国际权威刊物编委或顾问的经验,权威性的国际刊物一般每一期只发表5-8篇论文,有时甚至更少,而且篇幅比较长,其他的篇幅可以发表书评或访谈。我想贵刊能否控制一下发文数量,以便在质量上有所提高,争取五年内进入SSCI 或A&HCI 数据库。
-------王宁 (清华大学,本刊编委)
(见王宁教授2009年7月24日给本刊的来信)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2010年
征稿的指导思想与计划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编辑部
一.本刊2010年征稿的指导思想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2009年的两期均已顺利出版,应该说“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但以后的路更艰难,更富挑战性。
刊物既要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即“推动中国与国际的符号学研究,发展中外符号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见本刊第1页),又应具有危机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变革,及早规划,沉着应对,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耳听八方”的习惯 和“换位思维”的培养。
刊物要继续坚持“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方针,既要强调本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本民族的符号学创新,又要对外开放,注意吸收人类一切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在对外开放中提高国人的符号学研究水平。
要提倡参与国际符号学热点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扩大本刊在国际符号学界的影响力。基于中国文化已走进宽容的时代(报刊文摘2009年9月9日),我们在讨论时既要提倡学术自由和文化上的宽容,创造宽容、宽松的学术氛围,又要注意将讨论严格限制在学术范围内对事不对人,讨论不应远离符号科学,要避免可能产生的学术讨论的政治化倾向。
刊物要强调综合性,在继续发展语言符号学学术优势的同时,注意符号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开发与创新。
刊物要主动征求意见,要虚心请教,刊物又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尽可能提早征稿(约稿)。提早半年进行征稿是最低要求,一般应提早一年或一年以上,因为作者在匆忙之中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稿子的。
本刊从2010年开始作取消篇幅限制的试点:对确有创新
的优秀论文将不受篇幅的限制。高质量的符号学长篇博士论文甚至可以在本刊全文发表。如果2010年的试点成功,本刊从2011年起将取消对论文的篇幅限制。
目前国内的核心刊物绝大多数都有篇幅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给更多的人能评上职称,而不是为了学术上的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的发展,本刊不该走这条历史的老路。
论文太短,三言两语,只能是标语口号式的,不能说明问题,更不利于学术流派的形成。
我们鼓励撰写长篇论文,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章必须是长篇。作为刊物,我们提倡形式的多样化:既有高质量的长篇论文,又有短篇的访谈和评论等,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群的需要。
然而,撰写长篇论文对国内作者不能不说是个重大挑战,因为国内高校在统计科研成果时是以论文的篇数为统计单位的,撰写长文章意味着耗时多,经济效益低,只有那些不求功利而只求真理的学者才肯写长文章。
另外,国内核心刊物对长篇学术论文的长期打压已使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不敢写长文章,害怕写了后不能发表。
因此,对论文篇幅的改革必须是渐进的,先作试点,不能一步到位。改革一定要稳重。在2010年的试点阶段,我们仍采取对长篇和短篇的论文兼收的方针,这对保证本刊充足的稿源是必要的。
我们相信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变革,本刊有希望能在明年办得更好,更出色。
二.具体征稿计划
本刊欢迎任何有创意的符号学本体理理论与符号学各分支学科的稿件,篇幅根据内容由作者定夺,不受限制,但体例上必须遵循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以保证学术上的严谨,保护知识产权。基于符号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现实,我们欢迎探讨符号学研究范围的论文和评论,继续加强符号学本体的理论研究。
1. 积极拓宽本刊的作者群,欢迎语言学界、国学界(哲学、语言文学等)、艺术界(音乐、美术等)、科技界(例如计?计科学)人士的参与,并作切实有效的工作,解决这部分学者在外语上的巨大困难。
中国知识界走向世界的主要困难是缺少作为交际工具的外语,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外语不是那么容易学好的。中国知识界学术成果的外语翻译也就成了走向世界的瓶颈,也是本刊拓宽作者群的主要困难所在。然而,中国经济强大,“有钱好办事”,只要思想上重视,我们相信能通过各种方法克服困难,尽管道路并不平坦。
2. 展开国际符号学热点问题的讨论。什么是国际符号学热点问题似乎很难界定,可能是众说纷纭,学术界也没有定论。符号学究竟应该研究什么?符号学是否是包罗万象的?符号学要不要有自己的疆界?符号学的分支学科如何界定?众多热点问题需要讨论,也值得讨论,这是符号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必经之路。
3. 欢迎符号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符学学似乎比较抽象,但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大力注意开发。
符号学的应用研究应注意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4. 欢迎符号学的跨学科研究论文。利用多学科的优势研究符号学,将有助于拓宽和完善符号学的学科体系,也是国际上大力提倡的研究路子,本刊同样大力提倡与鼓励。
5. 欢迎符号学国别研究论文:欢迎对三大符号学王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其他国家符号学的当代研究。
6. 本刊从2010年起每期将介绍国内、国际符号学大师/著名学者的符号学治学方法与治学成就,以发挥榜样的力量。
7. 符号学领域的其他课题。
三.交稿方式和交稿日期
所有稿件请用word format 发至
自即日起接受2010年来稿。
2010年第1期(总第三期)来稿截止日期:2010年1月31日。
以上当否,请各位指教。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编辑部
2010年9月15日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