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乔琦《形式动力》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  浏览量:3091    2015-09-30 21:11:42

 

乔琦《形式动力:新诗论争的符号学考辨》出版

内容介绍:

中国新诗论争的基本形态和由此延伸开的诗学问,构成显隐两条线索,显现的论述表层似乎是一连串的“主义''之兴替,而隐在的动力则是诗人们对新诗发展不倦的形式探索。本书以1917-1949年的中国新诗论争为研究对象,首先有必要交代三个问题:

第一,“新诗”的命名。

“新诗”“现代汉诗"“现代诗"“白话诗”等名称,均指向一个共同的对象,但它们在表述上的差异,包蕴着使用者不同的策略和意图,或者说不同命名的使用能够被解释出不同的意图。“新诗”是否暗含划分新旧等级的话语霸权?以“现代''代替“新''是否更贴近一种文类的本质?诸如此类的问题裹挟着诗歌元语言与现代化进程的交锋与纠缠,元语言层的混乱决定了对命名进行解说的复杂。文类的命名有待历史检视,远非笔者之力所能决定,本书沿用“新诗”一词,只是借用诗歌史的一种描述方式,并无褒贬之义。放弃对表层命名做价值判断,并不代表没有立场;相反,笔者将试着描绘一条相对清晰的诗体演变线索,并试着回答“何谓新诗”这一最基本的新诗之问

第二,时间段的选取。

为什么选择中国新诗史上的前三十年做考察对象?为什么是三十年而不是更长的时段?

现代文学三十年,对中国新诗的言说颇为丰富,其形成和呈现方式比较复杂,除逻辑严密的论述之外,还有大量印象式评说、通信交流、对话等。理论上的探索和刚刚诞生又充满争议的新诗相伴而生,因而几乎每一种观念的提出,都引发了不同观点之间的论争。基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现代诗歌独有的发生语境,在借鉴先前经验和接受各种影响的同时,新诗理论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已然具有部分自身独立的内在品质。

有意思的是,论争中触及的许多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又一再以新的方式被提出,中国诗歌至今仍然难以摆脱这些问题的纠葛。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的“朦胧”,第三代诗的口语化、反抒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叙事性因素,新世纪新诗标准的再讨论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现代诗学论争中相关问题的延续。

圈定前三十年新诗论争,既取决于文学史所提供的丰富而有价值的论争材料,又因为当代新诗理论探索和研究依然在不断重复过去的问题。

第三,何以借用符号学理论研究中国新诗论争?

回顾三十年诗学论争,并不是要用某种“比较高明的外国理论"来解决中国诗歌起步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而是相反:新诗史上这争论问题,很多实际上已经触及诗歌的本质,如果能对它们取得比较清晰的认识,就可以帮助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形式动力。这个动力一直存在,只是我们不理解。

目前有的研究只停留在史实描述层面,缺乏对新诗理论中独特概念的挖掘、思考和阐发;有的论说局限在诗学论争本身,似乎研究者只是为了继续加入历史上的某一场论争,而未能从当下的语境出发去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就;更多的研究者很难从诗歌模仿现实的观念中超脱出来,以现实世界的逻辑审视诗歌的艺术世界,对诗歌进行道德评判,倒置元语言性和诗性等。以上所列几种常见的研究视角都不足以回答中国新诗史提出的问题,很多研究都没能触及诗歌理论的本质,没能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些争论的出现是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新诗史上注定会出现这些问题。探索仍在进行中,因此笔者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似乎已经被说过多次的问题。雅柯布森、里法泰尔、卡勒等学者的符号学诗歌理论,有助于从形式论角度发掘中国新诗原本就存在的对诗性、文本品质、阐释等多方面问题的探索新诗相关论争反复出现而不得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对形式因素的忽视。

本研究的任务,是从我们的语境、文化能力出发,去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前辈会如此准确地抓住推动新诗发展的基本动力,即新诗的形式力量;理解为什么他们能敏锐地完成如此艰难的任务,把新诗的演变写成一部比较成功的历史。要理解前人,就需要“视界融合”:从我们的视野出发,去弄明白前人如何能把新诗变成现在这样一种艺术。诗歌研究的符号学,不是我们用来衡量前人的尺度,而是我们用来理解前人成就的工具。本研究绝不是把符号学套用到前人的论述上,符号学只是给我们自己提供一种理解历史的方式。

 

作者简介:

乔琦

文学博士,任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与中外文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项。先后在《学术月刊》、《南京社会科学》、《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新诗“诗体演变"与诗性探寻

第一节 被打开的双轴:从《尝试集》到《女神》

第二节 诗性:以《蕙的风》论争为中心

第二章 新诗的标出性

第一节 “丑的字句"讨论与新诗语言的宽窄幅迭变

第二节 从标出性看新诗的走向

第三节 诗歌刺点:意义在文本断裂处产生

第三章 新诗'内容一形式'之歧解

第一节 核心语及其展开

第二节 40年代新诗的“内容一形式”之争

第三节 《被围者》的形式结构分析

第四章 阐释之“度”与新诗的阅读困惑:以刘西渭、卞之琳等的讨论为例

第一节 由“诗歌符号学"引起的批评

第二节  “诠释与过度诠释”之辩

第三节 “圆宝盒”的衍义:刘西渭与卞之琳的一段阐释公案

第四节 《圆宝盒》的诗歌符号学解读

第五章 新诗'晦涩诗学”

第一节 不在之在与断裂的弥合:从“不通”说起

第二节 元语言冲突与晦涩诗学

结语:形式演化使新诗达到的新境界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