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邓胜月评鲍德里亚《拟像与模拟》

作者:邓胜月  来源:  浏览量:8359    2017-07-19 14:15:39

  穿梭在虚拟和现实中的时间失落

 

虚拟和现实是为大家所热烈讨论的话题,尤其是VR技术的兴起,互联网越来越占据人们的生活。人们希望现实和虚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好让自己不要恐慌虚拟蚕食了现实的生活;或者让自己更高效明智地规划生活。虚拟和现实似乎是一对反义词,柏拉图曾经也指出要明确区分真与假。虚拟是不符合事实,不一定是事实的,是假设的;或者是虚构的。虚拟是超越客观现实世界的。在这个思路里,很多学者试图界定虚拟和现实:虚拟是“数字化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它构成了人类系统的革命”。虚拟是“符号化,而符号化则是人创造意义的活动”。虚拟主要指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分,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用技术载体来区分虚拟和现实。如果人们借助VR技术或是互联网,运用数字化的文本进行社交和消费,则是虚拟。一是判断对象能否直观的呈现。社交或消费的对象不与主体在现实世界中有交集,就是完全的虚拟。一是判断主体是否具有虚拟性。只要主体之间身份是隐匿的,就是虚拟。然而这三类观点对虚拟和现实的区分不太尽如人意。从技术载体来说,利用书信或面对面交流是现实的,而利用QQ,微信就是虚拟吗?从对象来说,淘宝的店铺与人们未曾在现实世界有交集,但我们却真实地进行了消费,真实地收到了商品,这也是完全的虚拟吗?再说主体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人们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我们当然会怀疑邮件内容的真实性,但是收到邮件这个事情的确是事实。

人们极力地区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虚拟和现实到底该怎么界定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虚拟空间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利用工具设备形成的模拟空间,要进入这个空间必须穿戴专门的设备,并且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感知到了与现实空间的关联,比如VR眼镜,游乐园中的模拟枪战游戏。其次是互联网,互联网的特点是无限大,它无限地拓展了人们的记忆,形成了与现实相对的网络空间,让这个世界成为没有遗忘的世界。最后是一种虚拟空间是由人类想象或者由信息构建的。前两类虚拟空间可以简单地从技术层面定义虚拟,但是第三类不可能用技术来解释。第三类虚拟空间是一种“超真实”, 一直都伴随人类社会。如同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说:“它把缺席表现为存在,把想象表现为真实”。比如梦境,梦境可以说是现实空间的背面,是人类的视觉触及不到的地方。电影《空房间》用艺术的手段讲述了梦境与现实的关系。梦境也可以在同一空间中与现实同时存在。同样的,科技打造的虚拟空间与梦境一样,与现实空间同时存在,甚至这样的想象是更加真实的。

由此看来,虚拟空间可以说本来就与现实空间交织存在,我们没有必要给虚拟和现实规定一条界限。因为如今人际关系似乎已经变成了信息之间的关系,媒介操控着符码,不断打造人类所处的空间。贝尔(1975)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到这个社会不需要合一的价值观,你可以在现实中是花花公子,在虚拟中是正人君子。曹雪芹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也早已道明。有个故事是这么讲述:一位穷苦的农民连续做着富贵梦,他虽然穷苦却也过得无比快活,因为他将梦境当作现实,将现实当作梦境。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虚拟和现实差距,而是笔者认为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划分明确的界限是不必要的。鲍德里亚在《致命的策略》中对“虚拟”进行了定义:“现实并不是被想象所抹去,而是被比现实更为现实的超现实所抹去,比真实还真实,就是虚拟”。也就是说,虚拟和现实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不可测量的。人们在建构角色的同时在虚拟和现实中进行转换,我们无法单纯从工具层面来区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只有人们不断在空间之中穿梭时,构建在场的双重化时,才定义了虚拟和现实。

技术打造的虚拟空间,着力于拉近人们的距离,实现共时交流,强调浸入式的,与现实无差别的体验以及与现实同步实时的联系。这些很容易在生活找到相当多的例子:异地的情侣通过视频交流维系情感,3D/4D电影试图使人们全身浸入式地进行体验,微信朋友圈的自拍晒图,演唱会时利用微博进行实时互动等等。这就是鲍德里亚说到的“超真实”。一切在媒介中被感知,一切在媒介中存在,模式和符号定义了真实的世界。但是在这个“超真实”的世界中,人们也感受到了不适应。有许多学者指出互联网让人变得孤独。《纽约客》专栏作者Maria Knnikova指出:“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全世界的人们似乎已经无家可归。牛津词典新增的词汇“FOMOfear of missing out)”同样反映出人们害怕错过媒体上每一件事情的心态。

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媒介操控符码来编织空间,只强调了表面符号的模仿,却忽略了时间性。鲍德里亚指出人们只有构建了在场的双重化,才能定义虚拟和现实。而在构建在场双重化,在空间里穿梭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大量的时间。比如朋友圈里可能大部分都是现实交往的熟人,线下交往也十分密切,但是仍然需要在线上继续保持亲密的连接。为了利用技术虚拟空间来拉近现实距离,人们却投入了重复的时间。距离的拉近,正是人们投入有限的时间来换取的。

对时间另一面的扼杀,来自于对虚拟和现实差距的扼杀。既然人们需要通过空间转换来对虚拟和现实进行定义,那么差距则是尤为重要的条件。追求与现实无差别体验的浸入式VR技术,试图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差距。但现实是时间性的凝结,而虚拟则不具备这样的时间性,甚至它还割裂了人们的生活,割裂了人与世界,人与时间之间的关联。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来举例子,VR技术的确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埃菲尔铁塔,它把图像通过数字信号传递到人们眼前,让人们看到了“真实”的美景。然而它却不能唤起人们对于埃菲尔铁塔的任何惊叹,兴奋和熟悉。因为符号的意义总是时间中不断生成,人们感受到的埃菲尔铁塔是它所承载的意义,是意义在时间中的凝聚过程以及产生的氛围。看到埃菲尔铁塔时,想起了背后的故事:第一次亲吻女友的地方或者一家三口的留影纪念地。但沉浸式的VR技术只能模仿表面的符号,却无法模拟符号经由时间生成的意义。微信朋友圈的自拍晒图以及微博的实时互动,虚拟和现实的实时性,同样是对虚拟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扼杀。实时性看似构建在场的双重化,能够同时让虚拟和现实的两种身份得到表达和增值,达到了虚拟和现实的空间转换的目的,甚至可能还避免了重复的时间投入。但这比重复的时间投入更加可怕。虚拟和现实的实时性带来的结果正是同一性。实时同一性让虚拟和现实完全的混杂,鲍德里亚精彩的论断可以支撑这一点;“信息技术的威胁是消除黑夜的,以不间断的完全照明消除黑夜和白昼的这种宝贵的差异的威胁,这是与持续白昼相同的一种折磨”。人们迷醉于技术虚拟空间带来的便捷之中,迷醉在媒介操控符码组成的“超真实”世界之中,却不曾发现我们正处于时间的困境。

人们在空间场景转换中定义虚拟和现实,技术虚拟空间越来越现实化。但二者之前总是存在着时间的困境,现实存在于时间性,历史性中。由于技术虚拟空间的不成熟,人们也在空间的转换中失落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来弥补空间的转换是否是值得的?也许在后互联网时代,就是如何走出时间困境的征途。

 

 参考文献:《拟像与模拟》(1994). 让·鲍德里亚著 . 密歇根大学出版社

                    《鲍德里亚论“时间”的虚拟性》(2007年). 姜宇辉、邱庄. 载于《哲学与文化》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