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会(ICA)2020年度大会前会暨第九届全球传播论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 “全球传播论坛” 已经走过了12年的历程,与广大同行一起谱写了中国传播学急速发展,并与世界学术前沿展开对话的重要篇章。2012年,第五届全球传播论坛在美国凤凰城作为ICA大会专题论坛(前会)成功举办,次年,ICA区域性大会又在上海成功召开,皆为中国传播学界开先河之举,获得海内外众多学界精英与业界领袖的倾力支持和参与。2018年,第八届全球传播论坛首次进入欧洲,在捷克(布拉格)隆重举办,同样作为2018年ICA大会专题论坛(后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60多所大学及媒介、企业等机构的与会代表参加。
2020年,第九届全球传播论坛再次走出国门,来到南半球,同时也成功申请为国际传播学会(ICA)2020年度大会专题论坛(前会)。此次会议与ICA2020年度大会 “开放式传播” 的主题相呼应,一方面,会议的主题与新兴媒体和技术相关,另一方面,将我们的视线放在了亚太地区和 “世界版图的下方”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旨在让传播领域的学者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新兴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ICT)与传播技术如平台化、大数据与算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5G通讯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传播学研究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同时探讨这些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形态、文化形式、产业结构、社会影响,以及给社会治理领域带来的挑战,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同时引入了文化生产、分配与消费相关的新趋势与社会革新,打破了行业之间的界限,并对社会影响与社会治理方面可能带来的挑战提出了诸多重大、重要课题。这些持续的变化,存在于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相关的环境中,有待学者和业界专家的进一步探讨。本次论坛旨在增进人们对来自亚太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经验的理解,欢迎各类不同与争鸣的观点,并鼓励与会者在本地化、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同层次上与不同领域中去反思新的传播、媒介以及文化发展模式。
本次2020年ICA年度大会前会暨第九届全球传播论坛将是中国传播学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也是亚太区域经验的一次分享与对话。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业者、老师和同学们,向本次会议提交自己的论文和专场计划,共聚美丽的城市悉尼,共同探讨学术发展前沿,展望新技术发展前景,推动学术对话与观点争鸣。
一、论坛时间和地点
2020年5月20日8:30-17:00(含午餐和2次茶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悉尼肯辛顿 (Kensington) 校区
二、投稿与参会形式
1. 包含理论和研究结论的完整论文(包括文献不超过25页)
2.详细的专场 (Panel) 计划(2000字左右)
3.长摘要(500-1000字,包括文献)
三、论坛分议题
论坛将围绕(但不限于)以下分议题进行探讨:
1.未来,新兴媒体技术和传播技术在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技术对全球化的影响;
2.开放科学与知识共享,开源软件,新兴的版权治理模型(例如知识共享);非商业领域中的数字人文科学;
3.新兴技术:开放还是封闭?探讨技术主导的新兴媒体(技术决定论)和赋权/解放行动者(建构主义)所扮演的互动角色;
4.亚太地区中跨社会平台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数据传播,自动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文化生产中的影响:例如在新闻,娱乐和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
5.VR / AR / MR技术在媒体制作中的发展:例如在创意文化、新闻制作、3D综合通信、广告、电影、动画和游戏产业中的发展;
6.AI,VR和其他新兴媒体技术在认识论、语言学、沉浸式体验、心理学等领域带来的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受众/用户的认知和情感转变;
7.新媒体叙事,多模态化、互动式,现实(及超现实)主义等新媒体;
8.从行为科学到数据科学:例如大数据、数据抓取、算法技术、信息图表、计算通信等领域;
9.5G(和+)开发,移动技术、物联网和APP开发的全球化竞争;
10.本土化与全球化中的动能转变:在新兴媒体技术背景下,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出现的全球媒体产业的重组/分工,以及权力结构的发展变化;
12.在社交媒体、网络聊天组、社交网络与在线游戏的环境中,对有关网络社群、网络凌霸、网络谣言传播、社会运动以及后真相时代的信息等相关的学术研究;
13.关于新形式的网络文学/ AI / VR/数字文学;
14.新兴媒体技术发展中的争议性的道德与伦理相关问题:人性相关的问题(例如半人性,后人性,非人性等);紧急社会问题;舆论监督;控制力和主观性;数据监控和隐私;道德/规范标准;相关的法规与管制、公共政策与问责等。
四、论坛与会议语言
论坛现场:中文和英文
论文语言要求:同时接受英文和中文的论文投稿(所有论文须附英文标题及摘要)
五、论文提交与出版
1. 遵循格式:以英文提交的论文须使用APA格式;以中文提交的论文应遵循中国学术出版的标准。
2. 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向2020ica@sjtu.edu.cn及2020ica@unsw.edu.au均递交2份论文文件,其中:
(1)一份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的封面
(2)另一份不含任何作者信息,可用Word或PDF格式递交。
如果提交中文版本,请同时附上英文及中文的标题、摘要及含个人信息的封面。所有提交的论文均进行盲审。
请在邮件中注明:(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职称和从属机构;(3)电话联系方式;(4)联系地址;(5)电子邮箱等相关通讯信息。
3. 论文/计划/摘要一旦被接受,请作者按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摘要/计划:2019年12月1日;论文:2020年1月15日)提交最终文本。论坛结束后,将酌请完整论文作者再次修订文本,出版论坛论文集。
4. 除受邀的专题小组外,所有提交的论文/计划/摘要,均通过专家匿名评审,甄选出入选的论文/计划/摘要。
5. 最佳论文奖(含学生组最佳论文奖):在闭幕式上,将为获奖学生和一般参会者评选出的优秀论文颁发证书。
联系电子邮件:如果需要咨询会议或者投稿,请发送邮件至会议邮箱:2020ica@sjtu.edu.cn
六、论坛注册与住宿
1.普通参会代表需缴纳注册费100澳元 (早鸟优惠价 80澳元),学生参会代表注册费50澳元(早鸟优惠价 40澳元)。
2.注册费包括:会议餐饮(包括午餐与两次茶歇)、会议材料、参会场地等费用。
3.一旦论文/计划/摘要被接受,与会代表必须在论坛召开前(2020年5月1日前)在ICA会议主页进行注册,否则,将被取消会议入选资格。论坛的交通、住宿与早餐自理。
4.参会者的往返交通、住宿以及其他费用需要自行负责。
5.论坛拟邀请正式代表约80-100名。
七、重要日期
论文详细摘要/专场计划(PANEL)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12月1日
完整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1月15日
完整论文/专场计划/长摘要接收通知日期:2020年2月15日
修改后的完整论文/专场计划/详细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4月1日
论坛“早鸟”注册截止日期:2020 年 3月10日 (注册费用八折优惠)
论坛在线注册截止日期:2020 年 5月1日
八、论坛组织机构
1.论坛组织委员会:
张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传播学会(CAC)创会会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李本乾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赵婧(Elaine Jing Zhao)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艺术与媒体学院副教授
Ramaswami Harindranath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艺术与媒体学院教授
Patrice Buzzanell 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传播系教授、系主任;国际传播学会(ICA)前任会长
魏然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荣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国际传播学会 (ICA) 传播与科技分会(CAT)副会长
2.论坛执行委员会
郭良文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赵婧(Elaine Jing Zhao)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艺术与媒体学院副教授
王昊青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南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全球文创合作与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王茜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媒体全英文国际项目主任
张璐彤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外事秘书
3.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艺术与媒体学院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媒体未来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4.协办单位:
国际传播学会 (ICA) 传播与科技分会(CAT)
上海交大—南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系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
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学会
台湾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
九、会议出行相关信息
1.会议地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悉尼 肯辛顿校区
2.交通:往返悉尼机场至新南威尔士州:“国际传播学会(ICA)2020年会前会暨第九届全球传播论坛” 会场位于新南威尔士州校园–悉尼的肯辛顿和兰威克地区,靠近悉尼国内机场(7公里)。与会者可以乘坐出租车(15-20分钟)或乘坐“400N”公共巴士(40-50分钟)前往悉尼的国内/国际机场,搭乘飞机前往黄金海岸(Coolangatta)。
3.会议住宿:机场附近和市中心有许多酒店(有大量巴士前往,需要20-30分钟)。从酒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Randwick地区,还有一些较小的酒店和旅馆,与会者可以自行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