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张孟评闫文君著《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

作者:张孟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892    2022-05-08 19:52:22

 

张孟评闫文君著《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

张孟

该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本书透过名人这一狂热的文化病,揭示看似肤浅的媒介奇观与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的关系。媒介奇观借助名人符号这一载体得以被观看,又因泛滥的符号与意义而变得更加离奇。闫文君老师的这本书,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洞察了一个名人文化变更时代的到来,她将名人符号看作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加以诊断,书中理论与现象紧密结合的论证方式,个中病症与生发缘由的剖析角度,值得思考、借鉴与学习。作为一本研究当下时代病症的书籍,如何“搭脉”、如何“诊断”,这就涉及到研究切入点的选择、理论方法的运用以及内在逻辑的把控。

一、概念误解:名人符号象征化的“未完待续”

初读闫文君老师的这本《名人》,或许会有人对核心概念——名人——存在一定的误解:名人,是春秋战国的孔孟老庄?还是封建社会的帝王百家?又或者是近现代的革命前辈?乃至当代科学技术的大家?抛开心理学中刻板印象这一思维定式的缘由,立足于当下时代背景,这般误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将传统“名人”能指与时下偏向娱乐类的明星偶像形象相连,似乎存在着某种武断性的缺失。因为在索绪尔看来,符号的能治与所指的关系既是社会习俗所规定的(武断的),又无需理据(任意的),且两者任意的结合也并非是“自由抉择”,而是“演化的现象强制它继承过去”,这就使得符号一经形成,其最初的所指意义便有着厚重的社会文化积淀。传统意义上的名人,其所指意义带有浓厚的宏大叙事般的神话色彩,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符号的这一特性,造成了社会对“名人”正向的思维定势。因此将名人与偶像画上等号,或许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一种显性的意识,并没有成为大众日常惯用的称呼,能指与所指结合的武断性尚不明显,这就涉及到名人符号象征化过程的问题。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某一名字完成象征化过程,其主体才能带有“名人或品牌”的意义,而赵毅衡老师对“象征化”有这样的论述:“象征是个很不容易定义的修辞格”,“是文化社群反复使用,意义积累而发生符用学变异的比喻”,也即“是比喻理据性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由于象征本身定义的不确定性,只能依靠概念相对清晰的“比喻”修辞来界定,由此不难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而在这里区别是更需要被关注的,通过这一的定义,笔者认为“反复”、“积累”、“程度”这些关于量变的词汇正是理解“象征化”概念的关键一步,但这一“量变”究竟到达何种程度才能称之为“变异”成功?带着这一思考,再一次审视部分读者对于“名人”概念的理解误区,就不难发现,当代社会对于“名人”的知晓与评价是借助网络媒体得以实现的。

笔者根据对网络现象的观察,“名人”并非是当下媒体与大众对上述这类人群“反复”使用的称呼,更谈不上“积累”,符用理据性上升也未到一定“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偶像”、“明星”、“爱豆”等此类能够体现清晰的情感与价值偏向的称呼名词,由此大众自然会对名人的意义理解惯性的停留在传统社会时期。传统意义上的“名人”无论是长期处于正项的历史地位,还是一贯带有理性色彩的情感偏向,这些特质都是当代“名人”所不具备的,正源于诸如此类的特征差异,在情绪主导的世代,后者之于前者更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特色,也更能激起大众的兴奋点。

当回顾前人对于“名人”现象的相关研究时,不难发现“名人”这一概念的统协作用。名人文化研究的理论传统来源于马克思·韦伯的卡理斯玛统治理论,而这一时期的“神明”、“先知”和“英雄”都被囊括在整个名人体系的研究之中。此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名人”这一概念在学界的兴起与探讨,相比明星、偶像、爱豆,名人这一概念更具权威性,并为学界广泛使用。此外,对于这一潜在的阅读顾虑,作者也在开篇为其研究对象划定了一个清晰的范围,在与传统名人对比之下,对本书所论述的“名人”重新做了界定,这也是本书极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一处思考,脱胎于网络时代的语境之下,即对前人名人相关研究的延续,又兼具矫正学界及社会对这类人群概念定义的规范认知。

二、名人成名之法”的互文与异化

名人符号的建构方式,从理论的角度是符用理据性上升到约定俗成的地步,这是对传统的名人成名之法的借鉴与延续,亦是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本质规律的尊重。不同的是,当代名人成名有一种特殊的方式:自我标出,这与传统时期相比是一处重要变化,根据标出的概念解释,标出者多为正项和中项所排斥,但这一观念被异化为大家所追逐的对象。

书中对名声生成的阐释,遵循着一种从总结普遍规律到聚焦特殊现象的论述方式,而当代名人“成名之法”具有历时性互文与共时性异化相互交织的特征。这在本书的前两章有以下体现:一方面,作者借助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说理论,对“名人”的符号结构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剖析,并得出“名人-形象-意义的结合构成了名人符号”的结论。这一理论切入点,也正是作者对名人这一群体进行“解剖”的重要工具,在名人成名一般规律的把握上,从中国古代的“东晋大将桓温”、“诸葛亮”,到现代的“雷锋”、“张海迪”,再到当代的“邓丽君”、“李宇春”,亦或者国外的名人现象,尽管时代在更迭,但名人成名却未能脱离这样的一条逻辑线:在不拘泥于某个时代语境的前提下,作者依次从内理据性生发→符用理据性上升→象征化完成,这三个阶段进行论证,将名声形成的初期→中期→后期这一条隐蔽的成名规律借助丰富的名人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正是在历时性视角下,对名声生成之法所体现的互文性特征的诠释。

另一方面,作者列举“网红的自我标出”这一特殊的成名现象,来凸显当代成名之法较之传统意义上的与众不同。2016年被定义为网红元年,作为一种媒介奇景,表面上作者聚焦于网红这一特殊的现代“名人”群体,并将其作为名声生成的“另一途径”来分析与研究,实则是时代的“涵化”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绝大部分网红的成名使得现代“名人”这一词汇由褒义渐趋中性化或者贬义,这或许也是作者选择这一特殊群体的原因之一。在作者的笔下,移情心理与充欲主义将名人符号的溢价空间无限延展,随后对名人符号价值的审视与解读,是借助伴随文本理论与符号修辞来完成的,其间传递出作者对异化的成名方式波及严肃领域(例如政治、学界等)的警惕,以及进行着这样的一种尝试:将被修辞幻象所操控的消费者受众从看似合理的名人产业中唤醒。伴随文本比较零散且多元,这些伴随文本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在符号修辞的熏染下被整合起来,将社会的“集体欲望”不断放大,近而使名人符号发挥着更大的催眠作用。

三、名人“符号价值”的维系与增值

从内容的设置上看,本书的第三、四两章按照编码与解码这两种意义生成方式的维度,论述名人符号价值的实现过程。如果说前两章注重对名人核心概念的静态描述上,令读者对本书所要探讨的对象建立起基本的认知,而作者在这两章带领读者走向“名人”这一群体的动态外围世界。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名人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符号价值的实现便有着更为复杂影响因素,这也解释了“名人符号价值实现”占据本书大量篇幅的原因。

由于名人的符号价值是附加在名人身上的社会文化内涵与意义,一方面,“文化内涵,靠的是社会解读”,那么其符号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态度。另一方面,从拟剧论的角度出发,名人作为社会大舞台上的演员,只有对社会设定的“个人前台”产生内在认同,才能顺利地扮演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这也是作者所阐述的名人符号隐含作者的价值所在。由此不难理解,与传统的名人价值维系所体现的主动性相比,当代名人则表现出一定的被动倾向,无论是第三章强调名人受众群(粉丝群体)的自主选择性,还是第四章名人受制于隐含作者的语境顺应,作者都在不同的观看视角下,向读者传递着当代名人的价值维系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自我展示:迎合受众喜好,并扮演好社会所预设的榜样角色。

此外作为本书的中间部分,从文章结构上来思考,这两章的层次较为清晰,既是对前两章名人符号价值研究的延续,即进一步分析价值的再生产与维持,又是对当代名人持续产生作用的原因探究,起着承前启后的衔接与推动的作用。

四、名人符号泛化的放任与救赎

最后两章的内在逻辑,可以从传播效果三个层次(认知→态度→行为)来思考,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纵向的动态深入过程。第五章尚且停留在前两个层面,而第六章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向,已然由认知、态度层面转向了行为层面,作者将消费观念的变化作为整个社会价值观转变的分析切口。

变动的元语言集合让个体陷入自我阐释漩涡,个体认知层面的藩篱正在逐步消解整个社会一体化的价值观念,而后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即名人被“群选”,正如文化经典被解构乃至重新选择。符号消费的时代选择了名人这一群体,选择权既在每个人手中,也在这个时代手中,个人与时代的联系在最后两章被作者尤为凸显。在这公共事件频发的世代,用这一思路能透过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精准把握其内在的运行轨迹。作者一方面,将这一潜藏的文化病症勾勒成形以警醒世人;另一方面,也起着催促世人思考缓解该症状之法的作用。但存在即合理,作者对名人符号泛化的批评,只是对一种度的失衡(表现为外在的数量、形式、频次,内在的符号意义的泛化与变动不居)的指摘,而不是对这一主体存在价值的否定。在这一点上,作者提出了“名人文化”,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名人文化与历史上名人文化在概念上相差甚远,这也是笔者在开篇所提,现代名人符号其能指与所指之间武断性的短暂缺失的内在源头。但现代的名人文化“在建构精神共同体方面有着类似信仰的作用”,对名人泛化这一现象报以强烈指责之态后,作者又为读者带来改变的希望。

人与动物的区别正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名人文化作为一种信仰正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也是根源于人类本能的心理需求。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势微的今天,现代名人最大程度地填补了这一时期信仰的空缺,对此,下面这一现象或许可以印证:近些年来兴起的各种偶像养成类节目,全网造星的热忱与追逐,正是个人心理需求与自我价值观探索在网络中的映射。此外作者认为,在社会整合与生存意义的建构方面,现代名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难理解,近几年国家对明星偷税漏税核查力度的加大、娱乐明星大批入驻春晚、网红明星与央视合作等现象,这不仅仅是国家对偶像明星类“名人”渐趋重视的直观体现,也是整个社会的一种隐性需要:期冀以明星艺人作为搭载与传播正能量的媒介,为个人提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元语言,并将正在异化的“名人”重新收编以重塑整个社会正在遗失的文化信仰。

五、小结

在对名人泛化现象形式与内容进行解剖与分析之后,将落脚点放在对社会的影响之上,这是该书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所在。也是对这样一种观点的具体实践:符号学应当落实具体的意义传播现象,而确证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此外,在本书当中,也涉及到大量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意见领袖”、“把关人”、霍夫兰控制实验、“充欲主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等,将纷杂的社会现象,经由传媒学的经验主义视角加以概括呈现,以此作为符号学理论分析的对象,使传媒研究的学理性由此得到提升。两门学科相互促进,这也是本书标题所体现的学术价值。

就本书的写作内容而言,细细品味便可觉察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华文化的信仰,丰富的古诗词曲与经典名著穿插其中,佐证传媒与符号学理论的同时,使得本书的阐述带有挥之不去的文学气息,而史论结合的分析方式,又使得符号学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坚实的落脚之处,这也将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符号学成为一门显学的努力与尝试。

作者在本书的结尾道出,当下的中国,许多社会价值观的转变,都可从现代消费观的变化中找到印记。既然消费主义浪潮席卷我国之势不可阻挡,那么知晓名人符号泛化的危机之后,关于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如何“医治”这样的一种文化病症便成为思考与努力的方向,而这又将会是传播符号学对新一轮生存之法的渴望与求索。

 

参考文献:

[1] 闫文君:《名人:传播符号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 胡易容、赵毅衡主编:《符号学-传媒学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 王书斌:名人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网络微名人概念,青年记者,2020(11)。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