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符拓邦论坛第四讲——巴蜀符号研究研讨会顺利举行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量:654    2022-06-12 09:39:36

 

符拓邦论坛第四讲——巴蜀符号研究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2527日晚,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主讲、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孟华与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胡易容主持的符拓邦论坛系列之巴蜀符号研究讲座在腾讯会议顺利举行。

讲座开端,严志斌老师简要地从巴蜀符号的年代框架、造型特征、出现地区几方面介绍了“何为巴蜀符号”。随后严志斌教授梳理了巴蜀符号此前的研究情况,展示了关于巴蜀符号研究的几种主要学说,包括:图像语言说、图腾徽识说、符号说、文字说等。目前巴蜀符号的性质仍无定论,但巴蜀符号研究本身涉及对死文字的解读、关涉对巴蜀古文化重建和理解,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在讲座中严志斌老师介绍,现在巴蜀符号初步统计为272种符号,可以分为人形、动物形、植物形、器物形、建筑形、几何形六类,其中人形符号12种、动物形符号26种、植物形符号33种。此外,严志斌老师特别指出了棘戈和虎纹戈这两类器物上的特殊符号,认为这两类器物上的特殊符号或许直接影响了巴蜀符号的性质判定。严志斌老师提到,虎纹戈铭很可能就是汉字,应该从巴蜀符号中剔除出去。

之后,严志斌老师详细讲解了关于巴蜀符号研究的研究思路,并分享了针对单个符号的具体研究成果。以畾形符号为例,讨论了关于相关畾形符号的时代范围、主要组合、符号归类、同铭现象繁化现象、分布与族群、社会意义分析、方向性问题和次序性问题等方面的推论。除单个符号外,还提到巴蜀符号的复合式符号特点、异体关系问题,并指出巴蜀符号还有关于器物性、方向性、族群性、文化墓葬、基本构成单元的辨别和分类、性质和意义等问题都值得在未来实现研究突破。

讲座最后,孟华老师与严志斌老师就巴蜀符号解读展开对话。孟华老师从语言学角度提出新的视角,认为巴蜀符号无论是否是文字,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书写,是否可以书写的角度去看待巴蜀符号,在广义的范畴下去讨论巴蜀符号。

巴蜀符号既是一个考古学问题,也是可以由不同学科加入进行解读的对象。不同学科对巴蜀符号的关注侧重点不尽相同,巴蜀符号作为一个尚处“冷门”的研究对象,仍有待更多学科学者的加入,以挖掘其背后的丰富意涵和文化价值。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