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莉、张旭译《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出版
内容简介: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一书尝试找出符号学的哲学基础,系统地处理符号学作为意义活动的学说所要回答的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根本问题。该书是围绕人的“意义世界”各个方位展开的符号学研究,试图把符号学从方法论上升为一种本体存在论与认知哲学,须臾不离“意义与意识”两个核心概念,且将先验与经验,个体与社群视作该书的两个坐标。该书提出:意识(任何心智的意识)发出的意向性,通过符号构成一个周围意义世界。这个世界与自然世界互相依存也互相区分。由此理解出发,该书从细微的经验入手,深入人类艺术如何取得认知的若干原理,并将其扩展到社会文化,探索意义的“真知”如何依靠“解释社群”而取得一定的客观性。哲学符号学既是意义形式的方法论,更是意义的本体论。
作者简介:
赵毅衡,符号学家,叙事学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是国内形式论研究的先行者。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职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终身聘资深讲席。共出版著作55本,著有论文600多篇,其中SSCI-A&HCI论文50余篇,C级以上300多篇。其学说与著作共得到110多篇中英文的评论、采访、报道,多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特等奖)、一等奖等,担任国际符号学会学术委员会(AIS Collegium)亚洲代表及该学会机关刊物Semiotica专业委员,欧洲文化遗产(European Cultural Heritage)专业委员。
译者简介:
方小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符号与传媒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已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部省级,校级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荣获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张旭,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博士生。
图/《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英译本书籍封面
书籍目录:
Introduction: Theory of Meaning, Semiotic Phenomenology, Philosophical Semiotics
Part I The World of Meaning
1 The Plural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World of Meaning
2 The World of Things and the Practical World of Meaning: Recogni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forming to Achieve Effects
3 The World of Mind: Category and Planning
4 The Place of Play and Art in the World of Meaning
PART II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1 The Meaning of The Meaning of Meaning
2 Formal Intuition
3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Object of Meaning
4 Apperception and Appresentation: Minimum Formal Integrity of Meaning
5 Indexicality Is the Firstness in Semi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