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气氛的意义:一种新现象学的美学观——读格诺特.波默《气氛美学》

作者:陆正兰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010    2023-02-09 15:41:48

气氛的意义:一种新现象学的美学观

——读格诺特·波默《气氛美学》

陆正兰

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已经是个显性的文化趋势,它不仅更新着人们日常生活形态,最重要的是影响、逼迫人们重新认识艺术,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当代美学研究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在呼呼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美学思想的推进。

新的美学思想的出现,所面临的压力,不只是传统的美学领域、艺术领域,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艺术实践世界。周围世界的审美化,也从日常生活、政治、经济、文化逼近的审美化趋势,新美学如何与当代这些关系相适应?格诺特.波默(又被译成格诺德.伯梅)的这本《气氛美学》,可以说,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发出的“被环境问题逼出来的对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另一种关系的追问” 

波默在书中提出的新美学,即“气氛美学”,是从现象学、身体哲学出发,聚焦于人的处境感受与人所处的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是将传统的现象学美学思辨的方式重新落地的一种尝试和发展。这种气氛美学,也叫“自然生态美学”,不同的是,“自然”面对的不是传统的纯粹的自然,而作为人类制造的环境自然甚至包括德里亚的“仿真自然”,它是21世纪后期人类所处的新的周遭世界。由“气氛美学”生成的生态美学不只是考察社会性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维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它给人类自身带来新的审美特质,给周围环境中人的身体、人的感知以新的体验。因此,这个“气氛美学”新的理论视野,对解释当代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波默用“气氛”这一概念来描述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似乎有点抽象而模糊,因为“气氛”一词,通常描绘的就是一种可感而难以言说的体验。这正好是波默的研究的思路,它想借这个词强调重返身体性-环境-艺术的感知认识上来。这一点,也是对鲍姆感性学发扬光大。鲍姆通最早提出的美学,也是一门感认识的理论“不仅是自然界和艺术界中的美的对象,而是在更普遍的意义上,研究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波默特别强调他提出的气氛美学“是一种主体性的认知理论,它并不是涉及事物是怎样的,而是,在事物面前我如何感受。一种身在感。”从另一层意义上,“气氛美学”也推进了康德美学,正如波默自己描述,“康德说,美不是逻辑谓词。花瓶的美不是花瓶的属性,而是——用我的话说——通过气氛带来的,花瓶辐射出一种气氛,或者如康德说的那样:他带给想象力一种游戏,是对认识能力的一种激活。”这点和类似于王阳明传习录》中的描述,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都强调了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意义关系。

波默聚焦于“自然”,反复追问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是自然?我们和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艺术、艺术品是如何在21世纪新的周遭自然中的意义机制是什么?为此,他用了一个“空间”概念,贯通了他的“气氛美学”。他提出,“气氛是某种空间性的东西。是一个被定了调的空间。人们身处其中的空间通过情调而被情感性地加以经验。气氛是某种介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由艺术作品存在的空间性,引出的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感知关系,成为艺术意义的中心,此时,艺术品和观察者的身体感知性在场成了艺术品意义的关键性:艺术品与观察者的共在场,反过来又源自艺术品的气氛而被促成的。 这样一种交互循环构筑了艺术的体验价值。

作者强调,艺术品的空间性是被“发现”,某种意义上,艺术就是其自身与“空间性”关系。比如,音乐,音响等声音艺术品的特征又被这些音响空间来建构。音乐通过空间设置某种情调,从而改变了听者身处其中的身体性空间,继而形成听者的新的感知。

再如建筑,比如对家具、器具的设计,不是赋予某种物质以形式,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其功能约束,相反,应该开放其空间,表达其空间,而是将物的属性和形式的感受散发到空间中去,也就是,作为气氛的营造者散射到空间中,在空间中营造出一种物的迷狂的气氛。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推论,日常生活艺术品或某种空间态势,散发的都是气氛,是对在场的人具有情感作用的气氛。反过来说,气氛是某个空间的情感色调,在场的人通过自己的处境感受而知觉到该情感色调。“气氛”带来摄人的情感力量而情感力量优势空间性的。在这里接受者的对于艺术的经验问题成了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情境的创造与控制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心,正如弗雷泽对理想艺术品的描述,“较好的新作品将关系带出作品,使这些关系成为空间、光线与观看者视阈的一种功能……人们比以往更清晰地意识到,他自己正在确立诸种关系,当他从各个不同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着的光线与空间脉络的条件下,去把握对象的时候,更直接地说,艺术作品的意义并不“严格的位于作品内部”,而是位于观众对艺术作品进行把握的情境空间之中。

这样,从感受气氛到情感影响,艺术品在一种比以前更加极端的意义上成了美学的对象,这种艺术品只存在于当下的知觉中。 而这种知觉所处的环境,“以前人们被叫作时代精神”,而现在已经呈现为“审美资本主义”。波默把“舞台化”看成他气氛理论的一个典型范例,尽管这种范例在他的“审美经济学”论述中不乏批判色彩,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事实。在他看来,“所有可能的舞台化活动,从源头上来说,这是一种‘商品美学’”即“我们的当下-----出于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被舞台化了”,“通过舞台化,气氛可以被营造。” 波默甚至在马克思商品理论中提出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基础上,增添了一个“表演价值”,因为当代社会 “个人生活被舞台化了,销售的世界自然也是如此,体育世界更是如此,如今的体育不再只是比试,更是一种‘事件’”“我们所购买的商品需要在气氛中显现。” 这段对当代文化的鞭辟入里,显然为其“气氛美学”,找到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因此,波默也形象地把他的新美学思维说成是一种“出窍”,他这样生动地解释其“出窍”内涵:“设计中的艺术家对事物的属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想要事物向外散射,不是一个有着这样形式的杯子怎么样怎么样,而是对空间进行调制,向外,而不是向内。这就是出窍式的。”与其说这是波默描绘出的艺术“走出自身”的一种意义机制,还不如说是他的 “气氛美学”走出美学自身的新的思维。这也正是这个基于气氛概念发展起来的气氛美学,被广泛用于建筑、景观、戏剧、音乐、美术,乃至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之中的重要缘由。

波默是当代德国美学家,不得不承认,当代的德国美学家,继承了德国深厚的美学传统,努力在美学领域的与时俱进。20世纪我们读到的尼采的“沉醉”,克里斯托弗.门克的力的美学,卡尔.海茵茨的“突然”理论,阿多诺的“瞬逝艺术现象”(焰火是艺术作品的道德),赫尔德那“模糊性”,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还有这本波默的“气氛美学”,每一种理论的出现,都如同小小的石子在水面上激起的涟漪,它们让“美学”这门学问,永远处于一种涌动的永恒中。

参考文献

[1] 格诺特.波默 (Gernot Bohme) ,贾红雨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4、5页。

[2] 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张晓剑、沈语冰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161页。

[3] 格诺德.伯梅,杨震《伯梅气氛美学访谈录》,《外国美学》第31辑,高建平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67271页。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