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

作者:胡壮麟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2  浏览量:7565    2009-12-05 21:06:14

 

内容提要: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的1985和1994两个版本中对语法隐喻有专门论述,主要提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以及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但在1996年前后的论著中,他明显地改变了理论框架,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个分系统。本文主要分析韩礼德对框架作重新整理的原因,指出新框架对语言的系统发展、个体发展和语篇发展的阐述在理论上有突破,认为引入雅式和土式的区分比较符合实际。本文对新框架的不彻底性提出商榷,如韩礼德对语篇隐喻持保留态度、对一致性界说显得模糊以及无视语法隐喻中动词化的客观存在等。 
词:语法隐喻/韩礼德 
我在“语法隐喻”一文(1996)中谈到由于人们对“语法”和“隐喻”这两个词有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了至少五种类型的语法隐喻。在这五个类型中,第一种是某些语法术语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隐喻,第二种是转用语法术语来隐喻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其功能主要是修辞作用,另三种可认为具有真正的语言学意义,即结构主义的方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和美国功能主义的方法。这一点在新加坡召开的第26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上韩礼德曾表示同意。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我曾听到这样的评说,语言学界对语法隐喻理论并不重视。我认为,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语法隐喻在80年代曾红火一阵,现已式微,这可能是乔姆斯基转入第三、 第四代的生成主义模式后已把“转换”打入冷宫。 但美国的Givón,Heine,Hopper等学者一直在研究语法化、 形义一致和象似性等课题,只是没有采用语法隐喻这个名称而已。这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在90年代只剩下韩礼德和他的战友们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了。其实,语法隐喻内涵丰富,有不少内容值得深入探索。在系统功能语法内部已出现不同意见的深入讨论,这是繁荣学术的好现象。本文主要介绍韩礼德近年来在语法隐喻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解释、新提法和新观点,有时夹杂笔者不成熟的意见,以引起讨论。 
    1.元功能和层次
    韩礼德《功能语法入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中主要提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下称1985/1994模式)。在概念隐喻中,他显示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在人际隐喻中,则区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前者表现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有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这个模式可以图1表示。
附图
 
    图1.韩礼德有关语法隐喻的1985/1994模式
    韩礼德1996年的论著虽然也提到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及词汇语法的转换,但在框架上呈现不同,即他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个方面(下称新模式),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韩礼德有关语法隐喻的新模式
    韩礼德对这一框架的重新整理是有其原因的。首先,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实际上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模式,它突出的是功能的思想,即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的过程和功能成分的相互隐喻化,最后才见之于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转换,前者是主要的, 起决定作用的。 但在1985/1994模式中,一到人际隐喻这个阐述便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人们看到的只有词汇语法层的转换,那是结构主义者早就做过的工作。第二,韩礼德和马丁(James Martin)研究科技英语语篇后,曾多次报道所谓语法隐喻主要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这在原模式中并没有被突出。但在新模式中,所谓的名词化主要与词汇语法层有关,这样词汇语法层的隐喻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取得平起平坐的地位。第三,层次的概念既然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三个层面,这就摆脱了给人以与乔姆斯基的“转换”概念雷同的印象。正如他的“转换”是语法和语义之间的“交叉叠合”(cross coupling),不同于乔姆斯基语法的单纯的、形式的句法运作。最后,引入层次的概念可以使语法隐喻的研究和人类语言的发展结合起来,以说明词汇语法层的出现是儿童语言向成人语言过渡的必经之路。
应该说,新模式与1985/1994模式相比是个突破,不仅在框架上更完整、更成熟,而且在理论上能自圆其说,对语言的系统发展、个体发展和语篇发展的阐述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贡献。
 
    2.元功能中的语篇隐喻
    韩礼德的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既然韩礼德确认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中存在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们不禁要问在语篇功能中为什么不出现语篇隐喻?语篇隐喻与语篇功能能否挂上钩?我们知道,在分析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时,韩礼德曾确认在复合主位中,本来属语篇功能的不同主位又可按三个元功能进一步区分主位结构中的概念主位、 人际主位和语篇主位(Halliday 1994:52—6)。
    马丁对这个疑问作了肯定的回答。他最早提出语言中的时间关系可以经语法隐喻建构成不同形式(1992:168),如例(1 )中的斜线部分。
    (1)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s. Afterwards we justwait.
    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s and then we just wait.
    After 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s we just wait.
    Subsequent to walking the ring with our dogs we just wait.
    马丁(1992:483)还提出语篇可以通过元陈述(meta-proposals)和元命题(metapropositions)加以组织。 这也可以解释为语篇隐喻的一种。
     比较全面的论述则见于他和韩礼德的合著(Halliday & Martin1993)中,马丁在他负责撰写的第11章中除了表明“时间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关联手段作隐喻的体现”外,专门提到“语法隐喻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为此,他采用了隐喻性主位(Metaphorical    Themes )和隐喻性新信息(Metaphorical News)两种语篇隐喻的论点(Martin 1993:241—243)。
    隐喻性主位可见例(2),其中黑体表示非标记主位, “黑体+斜体”表示标记主位,斜体表示新信息。
    (2)a. The Second World War further encouraged therestructuring of the  Australian  economy  to- wards  amanufacturing basis.
     b.  Between 1937 and 1945 the value of industrialproduction almost doubled.
    c. This increase was faster than otherwise would haveoccurred.
    d. The momentum was maintained in the postwar years.
    e. and by 1954-5 the value of manufacturing output wasthree times that of 1994—5.
    f. The enlargement of Australia's steel- making capacityand of chemicals, rubber, metal goods and motor vehicles allowed something to the demands of war.
    g. The war had acted as something of a hot- house for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change.
    从例(2)中可以看到,语法隐喻与主位关系密切。在b、c、e小句中的新信息经过名词化分别转换成为下句中的主位,如c 中的increase,d中的momentum,f中的enlargement。
    例(3 )则说明语法隐喻和新信息的关系。当隐喻作为新信息时,它不是原文照搬前句中的述位,而是将多种语义压缩成新信息。
    (3) h.  The war had also revealed inadequacies inAustralia'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i. After the war strenuous efforts were made to improvethese.
    j.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k. The government gave its support to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 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the effects ofwar from other influences,
    m. it is clear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not only enjoyedthe security and peace won by their forefathers but also thebenefits of war-time economic expansion.
      在上例中, h 句中的新信息inadequacies in Australia's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的一致式原先为一个投射小句,有它自己的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的结构,如例4中的j句。
    (4)i. The war had also revealed.
    j. that Australia's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were inadequate.
    韩礼德与马丁的合著表明,两人有关语篇隐喻的理论应该是互相接受、互相通气的。令人惊奇的是在《功能语法入门》1994年修订版中,韩礼德居然保留1985年的模式,仍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使人不得不推断,韩礼德当时没有对马丁这个亮点眨眼。他只是在1993年合著的第60页谈到著名科学家牛顿行文时将一个复杂现象压缩成小句结构中的一个成分,起到重要的语篇效应和修辞功能。
    直到1995年,韩礼德在对例(5)作分析时,才谈到Movement  ofthe solvent acro
【关 键 词】 the membrane这个表达是对前面所述的归纳, 作为下一句的出发点,即主位。这就是马丁的隐喻主位,但韩礼德避而不用语篇隐喻这个术语。
    (5) When a solution of any substance is separated froma solute-free solvent by a membrane that is freely permeable to solvent molecules, but not to molecules of the solute, thesolvent tends to be drawn through the membrane into thesolution, thus diluting it. Movement of the solvent acrossthe membrane can be prevented by  applying  a  certainhydrostatic pressure to the solution.
韩礼德1999年的文章基本上保留了这个立场,承认这种将前文浓缩的语法转换是为了体现主位成分,   并使用了“语篇上的浓缩”(textual condensation)这个说法,但仍没有正式使用语篇隐喻,因此我认为韩礼德对语篇隐喻一直持某种程度的保留。
 
    3.一致性
    一致性(congruence)是韩礼德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一个隐喻形式必然要与一个非隐喻形式对照,这个非隐喻形式,在韩礼德理论中就是“一致性”, 其表现形式为“一致式”(the  congruentform)。于是人们必然追问:一致性是什么?一致式是什么?
    我们从韩礼德和马丁的论著中可找到以下一些回答:
      a.以年龄为标准
    这是韩礼德最早提出的标准。他说:“通常见到的没有隐喻的语篇的唯一例子是年幼儿童的言语”(Halliday 1985:321)。后来, 他又在与马丁的合著中说过“儿童要在八九岁后才操作语法隐喻”,“青春期前的儿童口语可作为讨论隐喻语篇的出发点”(Halliday    andMartin 1993)。他在1999 年的文章中又说儿童上小学时开始学习书面语法,进中学时开始学习语法隐喻。
    这些回答的最大问题是标准不好掌握,前后相差五六年。儿童上小学时的年龄应为五六岁,而进中学的年龄为十一岁。至于“青春期前”和“八九岁”不是同义词,不是等值的。
      b.以难易度为标准
    韩礼德在1994年说,措词中隐喻用得最少的情况意味着措词达到最大限度的简单化,这种“平白的、简单的英语”意味着那就是通常所谓的一致式的那种语言。
    何谓“最大限度的简单化”? 韩礼德引入的“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概念可供参考。词汇密度按韩礼德的定义指一个语篇中的实词项与小句之比。隐喻式往往在一个小句中装入大量压缩的词项,密度比一致式大。密度越大,难度越大;密度越小,难度越小。后者是一致式。但这里密度成了一个相对的观念,由于基数的不确定,这又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标准。
      c.以合乎自然为标准
    韩礼德和马丁(1993:218)认为在“平白体”英语中,语义和形式、语义学和语法之间存在“自然”的关系,如动作体现为动词,描述体现为形容词,逻辑关系体现为连词等。韩礼德在1995年又说,动词意味着事情的发生,名词意味着实体-事物,两者典型地与感知世界相关。这种表示意义的方式是语法的一致式。
    由于传统语法对这种对应关系早已肯定,这方面的争论不大。
      d.以历时为标准
    韩礼德和马丁(1993:18)在比较aerogels subsequently developed和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erogels两种表达方式时, 认为前者的出现在时间上先于后者,因此提出,如儿童从母亲处学习语言那样,人类的语言最先出现的形式是小句,以后才有名词化形式。这样的小句式是一致式。这个观点韩礼德曾以不同方式多次重复,“建构的一致式是人类语言最初形成的形式;因而它决定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集体范畴化”(Halliday 1996);“所谓‘一致式’, 简单地说是它们(语法范畴)赖以演变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的任何交叉叠合就定义来说都是隐喻式”(Halliday 1999)。
    这个标准的难点在于,人类语言的书面语形式已延续数千年,口语形式当出现更早。鉴于文化的沉淀,人们对某些形式已难以确定孰早孰晚。这又成了一个不易确定的标准。
      e.以方式为标准
    1999年韩礼德还提到“我们的常识世界是用口语构建的,正是在这里奠定了一致式,建立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对应。这种对应一旦出现,便会被挑战和解构。口语总是优先的,意义由此创立,范畴和经验关系得以定义。书面语通过脱离这种一致性,经由我所提到的语法隐喻而创建新义”(Halliday 1999)。
    人类语言始自口语,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与上面的其它标准有矛盾。譬如说,按韩礼德的年龄标准,小孩两岁开始学母语,五、六岁入小学学书面语,学语法;进中学后学语法隐喻。如果把口语这一方式作为标准,那么儿童在进小学学习书面语时应已掌握口语的一致式了。那么,介于口语和语法隐喻之间的书面语该如何定位有待进一步讨论。
    以上情况说明,韩礼德这几年来一直试图给一致性以更明确的阐述,但解决得还不是很理想。
   
4.雅式和土式
    韩礼德最早在1993年分析科技语篇时,从一本电视杂志借用了雅式(Attic, 阿蒂卡式)和土式(Doric,多利安式)的概念( Halliday& Martin 1993:116)。自1995年起, 他基本上以“雅式”和“土式”的区别替代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区别(Halliday 1999)。 雅式指一个小句中含有较多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而同样的语义在土式中可分解为较多的简明的小句,如下例所示:
    (6)雅式: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土式: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rapidly deteriorate.
    雅式比土式更具分量,它陈述的是一个严肃的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具有权威性和智慧,科学性更强。如上例中的动词deteriorate 隐喻化为名词deterioration,副词rapidly隐喻化为形容词rapid。这样, 雅式就是隐喻式,土式就是一致式。采用雅式和土式的优点是可以回避一致式定义的不确定性。
韩礼德认为雅式和土式的区别在于语法。这便要区别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附图
    图3.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区别
    韩礼德曾从不同视角加以解释。首先,传统的隐喻概念指发生在词汇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而语法隐喻则发生于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语法隐喻的词语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语法性状,如动词或形容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其次,所谓隐喻是在两个语言变体之间建立关系,如果按习惯“从下”看问题,着眼于形式,一个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本义的,一个是隐喻的(‘动作的结果’),如果“从上”看,‘动作的结果’这个意义可体现为result和fruit。例如把fruit看作是隐喻的,因为在它之前出现过另一个词。在语法隐喻中,变体体现的不是词义而是范畴意义。韩礼德又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解释,词汇隐喻是同样的能指,不同的所指(如图3左边,fruit一词除表示“果实”外,也表示“结果”);而语法隐喻处理的是不同的能指,同样的所指(如图3右边的所指“过程”的能指为“动词”和“名词”)。因此,语法隐喻是在不同层次之间的重新排列,是将语义重新映叠于词汇语法上。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韩礼德确认了三种隐喻化过程:(1 )原先为名词仍以名词形式变换, 并作为中心词, 如small , unnoticedsurface cracks这一词组中的cracks。(2 )隐喻成分虽在名词词组之中, 但不具事物的功能, 如上述词组中的作为修饰语的 small ,unnoticed和surface。( 3)隐喻化词语不是名词,也不是名词词组中的功能成分,如同词组中can span中的span。
为此,韩礼德采用了“级的一致性”(congruence in rank)和“性状的一致性”(congruence in status)的概念。在级的一致性方面,韩礼德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如把语义分成三级,分别为“言辞列”(sequence)、“言辞”(figure)和“成分”(element)。 言辞是对一件发生的事的语义表达,因为人类经验主要由发生的事构成,语法通过小句的构建把这些发生的事转换为语义。若干表示事件的言辞构成言辞列,由小句的连接体(clause nexus)体现。小句由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构筑,它们分别体现表述每一事件的言辞的成分。这构成了性状的一致性。表1表示两者关系:
 
表1.级和性状的语义语法对应关系级的一致性 性状的一致性
    
    表2.进一步表示例(5 )中的某些词项在雅式和土式方面的性状差异。
    韩礼德把突出名词化的语篇称为雅式,把大量使用简单小句的语篇称为土式。用以表明雅式和土式之别的例(6)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在1985/1994模式中,韩礼德举例时往往由一致式而及隐喻式(例(7 )):
    (7)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一致式)→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rrival at the summit. (思维过程,隐喻式)
    这个变化说明,在1985/1994模式时期,韩礼德强调不同过程可以互相隐喻化,揭示人们是如何构建隐喻化句子的;在这以后,韩礼德从真实语篇中撷取语料,又认为科技语篇为了表达更复杂的经验和更高度的认知,它的句型基本上是雅式的,这就是说,科技语篇已完成了从简单的小句被“打包”(pack)成词组的过程,或从两三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的过程。这样,当我们理解科技语篇时,有时可以直接理解,有时要经历一个“拆卸”(unpack)的过程。因此,雅式的一些名词词组可还原成小句,它的动词词组可还原成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连词,等等。在举例上,更多地是从雅式而“拆卸”成土式。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 韩礼德总结了概念隐喻的13 种类型(Halliday 1996,1999)。总的来说,他的分类是清楚的,可操作的。
 
    5.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韩礼德和马丁意识到他们关于语法隐喻中的实体化和名词化倾向与当代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并不一致。他们说:
    符号系统的原型……是自然语言;这使我们进入这样的悖论。在将自然语言结合构筑实验科学时,科学语篇的创作者发展了有力的词语新形式;这些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现实,这种现实是固定的,决定性的,其中物体居主导地位,过程只是起到对这些物体定义和分类的作用。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方向正好相反,从物体到过程,从决定性的到概率的,从恒定到流动。
    当代将科学理论应用于语言分析的是物理学家Bohm,他认为语言应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被构筑成离散的碎块,如“主谓宾”和“以名词为基础”的格局;他提出我们需要的形式是主要概念“可用事件和过程”表达(Bohm 1980:124)。
    韩礼德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Bohm着眼于形态学,想把语言形式构建为让任何动词成为词根形式,也着眼于词语的“本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正在展开中,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我个人认为语言学理论有时可借鉴科学理论,有时则不,因为语言涉及人的作用和认知水平,语言的常规不等同于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Bohm,D.1980.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 [M ]. London:Routledge.
    Eggins, S., P. Wignell, & J. P.  Martin.  1993.  The discourse of history: distancing the recoverable past [ A] . In Ghadessy, Mohsen(ed.).  Register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C].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3, pp 75—109.
    Halliday, M.  A.  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Halliday, M. A. K. 1985.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9.  Some grammatical problems inscientific English [ J] .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Linguistics; Supplement 6, 13—37.
    Halliday, M. A. K. 1992. Some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of the zero population growth text [A]. In Mann, William C.,
    附图
    Sandra A. Thompson, (eds.). Discourse Description: DiverseLinguistic Analyses of a Fund-raising Text [C] .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327—358.
    Halliday, M. A. K. 1995. Language and the reshaping ofhuman experience [A]. In B. Dendrinos (ed.) .  Proceedings of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ical  DiscourseAnalysis [C]. Athens: University of Athens Press.
    Halliday, M. A. K. 1996.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A]. In J.  R.Martin & R. Veel (eds. ) .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C]. London:Routledge.
    Halliday, M. A. K. 1999. The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of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framing of the English clause [A] .In R.  Rossini,  G.  Sandri & R.  Scazzieri ( eds. ) .Incommensurability and Translation [C]. Chelterham: Elgar.
    Halliday, M. A. K. and J.  R.  Martin.  1993.  WritingScience, Literary and Discourse Power [M] .  London:  Falmer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tin, J. R. 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Philadelphia/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Martin, J. R. 1993.  Life as a noun:  Arresting theuniverse i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 In M. A. K.  Hallidayand J. R. Martin (eds.). 1993.
    Martin, J. R. 1995. Interpersonal meaning, persuasion andpublic discourse: Packing semiotic punch [ J] .  AustralianJournal of Linguistics; Vol. 15, 33—67.
    Martin, J. R., C. Matthiessen,  and C.  Painter 1997.Working with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Painter, C. 1994. Into the Mother Tongue: A Case Study inEarly Language Development [M]. London and Dover,  N.  H. :Frances Pinter.
    Painter, C. 1993. Learning through Langauge: A case study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from 2 1/2 to 5 years [D].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
    胡壮麟,1996,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朱永生、严世清,1999,语法隐喻理论的根据及其贡献[J], 全国第六届功能语法研讨会,复旦大学(见本期)。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