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网络人肉搜索与侵犯个人隐私权问题研究

作者:卜松涛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4013    2009-11-16 19:58:22
[提要]本文在对一些有关于人肉搜索的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人肉搜索的运行机制。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搜索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正确使用的话可以弥补机器搜索引擎的不足,但如果被滥用的话,则可能造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关键词]人肉搜索;传播;信息;隐私权 
5·12汶川地震后,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豹”(网名)因为在网上发表了“死的人还不够多”等伤害人们感情,不合时宜的言论,成为网友们人肉搜索的对象,很快“Die豹”的真实姓名,生日、身高、血型、星座、宗教信仰、通讯地址、邮箱、电话、QQMSN、中学和大学就读学校及入学时间等真实资料,全部被公布在网上,随之而来的是她本人及其家人不断受到骚扰与威胁,她的现实生活完全被打乱,她不得不休学一年。近年来,网络上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网络虐猫事件,海淀辱师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辽宁女事件,华南虎事件等人肉搜索引擎掀起的网络巨浪,使它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人们对于网络人肉搜索问题的重视。目前人肉搜索已成网络上非常热的一个词,新浪网将其列为2007年年度热门词汇之一,新浪、搜狐、千龙等网站均开设了相关的新闻专题。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国内频发的大规模的人肉搜索现象已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英国BBC在报道有关中国人肉搜索新闻时,直接把人肉搜索翻译成“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BBC还回注了“witch hunt(搜捕女巫),形容在中国如火如荼发展的人肉搜索,就像当年围剿女巫的行动。在美国,媒体为表达中国的人肉搜索,专门创造了一个短语“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中国特色的网上搜捕)。[1]
一、什么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这样一个有些耸人听闻的词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说到人肉搜索有必要说一下搜索引擎的原理,搜索引擎是利用机器自动化收集网络信息并有序化的一种技术。人肉搜索也是一种网民搜索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的是,它更多的是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搜索引擎虽然高效快速,但是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并不完善,还不能完全理解人们的自然语言,其搜索一些特殊信息的能力有所不足,人肉搜索引擎针对这些不足,更多的是利用人工把搜索引擎得到的信息进一步萃取,进一步有序化,[2]同时汇聚众多网友提供的信息资源来满足信息搜索者的需要。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人肉搜索的概念最早出自于猫扑。猫扑是我国人气非常旺的一个论坛,猫扑上面也经常有人提出待搜索的问题,猫扑有种虚拟货币叫做Mp,提问题的人往往会用Mp来奖励可以帮助他们的人。虽然Mp只是虚拟的,但是还是很多人为了获取更多的Mp,以显示自己的能力,那些惯于通过回答问题挣取Mp的人在猫扑上一般叫做“赏金猎人”,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肉搜索引擎的发展。
二、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
当前,网络已经全面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有关人肉搜索的几次典型事件造成的强烈效应让人们感受到这种信息搜索方式的超常规性。有人极力推崇这种搜索信息的方式,认为它真正充分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极大地利用了人的智能,弥补了机器搜索的不足,使信息搜寻更加具有针对性,甚至认为这种搜索方式代表了未来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而有人对此却忧心忡忡,担心个人隐私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时之间我们可能很难对“人肉搜索”的功过是非作出定性的判断,但人肉搜索是一次信息传播过程,这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不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一现象,借助于描述它的信息流程,分析其发生的传播学机制,或许可以拨开表象,认识它的本质。
(一)一个典型的人肉搜索案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肉搜索的过程,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例子。2007525日在某网站的个人博客中出现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内容为数名学生在课堂上羞辱一位年迈老师。随后,该视频被复制到网络论坛,引起众愤,许多网友展开层层搜索,通过视频中的点滴线索,将事件发生地确定为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很快,当事学生的姓名电话等信息被逐一网上曝光,学校网站被黑客侵入,甚至有网友表示,学生侮辱老师并传播视频,是对公众的挑衅和蔑视,要到学校“收拾”叛逆的学生。这段视频将海淀艺术职业学校推到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2007年度网上热点事件之一,即是众所周知的“海淀辱师事件”。
从视频首次被挂到博客到当事人被锁定仅仅3天时间,事件的调查过程如此迅速,得益于众多网友所形成的“人肉搜索”。网友们调查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在视频上传的3个小时后,该视频访问量即达5000多人次,愤怒的留言有上百条,虽然这段视频随后即被博客主人删除,但是被网友们复制下来,并迅速转载到了天涯、猫扑等各大网站和论坛。愤怒的网友开始寻找视频中的众多人物,并一一“扒皮”。“扒皮”是网络上的一个专用名词,意思是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全部找出,并公之于众。视频发布的次日上午,一位猫扑网友出来指认,视频中有人穿的黑色T恤,跟海艺的衣服非常像。很快,又有网友将该学校的教室图找出,与视频中的教室对比,结论也是大致不差。当日下午,一天涯网友发现视频拍摄地教室黑板报中写了一段欢迎乌兹别克斯坦的标语,并且黑板报左半边是该国国旗,右半边画的中国国旗,由此推出乌兹别克斯坦的学校或其他组织有可能到这个学校来访问过。随后他在GOOGLE搜索发现,最近跟乌兹别克斯坦有过活动的学校只有“海艺”。这个的推论,最终让网友们相信,这个视频里的学校为海淀艺术职业学校。随后,在百度的“海艺”吧上,有自称“海艺”学生的人证实事情就发生在他们班级,并将4名主角的姓名以及手机号公布出来,接着照片、家庭住址,甚至绰号等信息全部贴到网上。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也未能置身事外,海艺的官方网站,立即受到了黑客的多次攻击。[3]事发后的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聚集在学校门前,要求当事学生向受辱老师道歉。
(二)人肉搜索的信息传播机制
通过分析众多的案例可以发现,人肉搜索实质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方式和途径,利用网络作为信息共享的平台,将本来仅为少部分人所了解的信息内容,转变为一种公共性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无论是信息传播范围还是信息传播速度都已今非昔比,从传播速度来看,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讯设备使人际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原来为人际传播网络以较慢速度传播的信息,在今天通过网络实现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扩散;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原来仅属于特定范围内的信息实现更为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以往信息传播最初的来源往往是首属群体内的人际互动,互联网出现后,众多的微观人际网络通过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汇聚起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比如说李四了解张三的家庭情况,王五了解张三的工作情况,赵六了解张三的人际关系等,一旦有人发出对张三的网络“通缉令”,通过互联网完全可以实现将李四,王五,赵六等人对张三的个别了解、分散的信息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张三的相关信息就会变得清晰完整起来。重庆“Die豹”事件中,有关“Die豹”的个人信息就是由她的同学或朋友等关系相对密切的人提供的。
对于网民来说,过去主要是通过一个信息源来了解信息,现在则可以借助多个信息源共同锁定一个目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是人们利用网络的一个基本功能,但人肉搜索似乎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个人信息的关注与揭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人们的窥私心理。个人信息有公开与隐密之分,而通过人肉搜索更多的是将个人信息隐蔽的一部分或本该在小范围内流通的信息放在大的平台上,原有的信息区隔消失,平衡被打破,这种特殊的信息一旦被披露必将造成对当事人的重大影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包括这个人和他的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人的行为是由当前这个场来决定的,其基本行为公式为B=f(PE),其中B为行为,P为人,E为环境因素,f为函数。[4]意即人的心理是人和环境的函数,或人的行为依赖于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个人人格与情境的函数,透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情境对于人们行为的重要影响。情境不仅仅是物理的环境,而是信息与物理空间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的信息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为主体对自我的想象;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行为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的社会行为,所以每个人也会想象周围人对自身认知的程度。行为者根据这两种想象来安排自己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别人知道我什么”和“我知道些什么”同样是重要的,如果前者信息范围被一下子扩大,当事人的行为参照情境随之也被改变,人们自然会承受压力,手足无措。
人肉搜索这种信息搜索发布方式,与传统搜索引擎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导致人们“创造”信息,而传统搜索引擎的功能更多的是将散步于网络各处的信息通过检索机制汇聚起来,通俗了说就是“找”的技术,而“人肉搜索”更多的是“造”的技术,即原本在网络上不存在的信息,由于受众的需要进行定制提供,即“创造”出来的信息。人肉搜索的这种特征在互联网上表现极为明显,信息不是原来就放在网上,受众直接看就可以了,而是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去索取信息。人肉搜索议题的提出,是网民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一次完美实践,不单纯利用现成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信息进行定制,这是人肉搜索不同于一般信息搜索的根本所在。
关涉人肉搜索的信息,其呈现方式会随着搜索进程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分散——聚和——分散”,第一次的“分散”是信息内容的分散,第二次的“分散”其含义与前面的有所不同,聚和后的信息分散到各个网民个体中,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当事人的所谓个人隐私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公共资源了,在这一过程中,网民是一种深度的参与,主动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单向信息接收了。
三、人肉搜索的滥用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人肉搜索就其本质来说,是信息搜索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单纯机器搜索的不足,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有优越性的,其本身并不是邪恶之源,合理使用的话是一次信息检索技术的革新。“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交通的大面积中断,失散的人们难以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及下落,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医院、报纸、网站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布着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但这些杂乱的信息即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有效查询。此时,谷歌的技术人员则率先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该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是以纸质形式发布的,都是凭热心网友通过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图片传到网站,再由网站技术人员手工录入,这也凸现了该引擎的“人肉搜索”性质。据悉,截至521日,谷歌中国的这个平台已经收录了344个网站的147473个网页,以及80家医院的38284条记录。[5]再如持续数月的华南虎事件最终能够水落石出,人肉搜索的力量同样功不可没。
当然人肉搜索如果被不当利用的话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尤其在所谓的“很黄很暴力”事件之后,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进一步引起人们的讨论。“很黄很暴力”事件说的是,20071227日晚间,中央电视台在一则关于网络视听的新闻里,出现了北京一名13岁在校女生张某接受采访的镜头。该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张某的外貌和真实姓名均在新闻中公开。随后,关于张某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此后开始在互联网上泛滥。尤其是有人根据央视的本期报道也了一篇名为《很黄很暴力》的帖子,自200811日发出后,截至15日凌晨,跟帖达1200条。其中一个回帖中,有匿名人士把张某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所获奖励详细公开,内容精确到张某的出生医院名字。还有好事者,公布了一份某年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名单,其中就有张某的名字。此次事件给张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因而这一案例更加引起人们对于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思考。
对于人肉搜索,必须要依靠道德伦理与法制的双重力量来引导与制约,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不现实的。随着网络的大范围渗透进生活,可以说网络就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信息的开放,个人隐私的范围已受到了严重挤占,个人信息演变为公共信息的比例在扩大。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监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一些信息应该妥善处理。通过分析众多案例可以发现,引发人肉搜索热情的事件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当事人在豪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人肉搜索的对象,原因是由于被搜索对象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反社会常规道德的信息,或者说是为公众所反感的信息。被搜索对象最初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是吸引眼球等目的,将一些资料特别是影像材料放到网上show一下,从而引发为自已所始料不及的人肉搜索行为。一定程度上来说,人肉搜索的存在实现了网络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连通,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同时带有相对的隐匿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规范和人们伦理道德规范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并通过真实世界的力量来实现对传者的约束与控制。如果对现实道德规范有所触犯的话同样是是要受到惩罚的,这可以说是人肉搜索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人肉搜索发起者一旦在网络上设置议题,而议题本身又可能引起网友们的热情,则可能迅速引发人们的参与,但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核实机制的存在,众多的网友对事件的评价极有可能是不客观的,对于一个尚待考评的事件进行追踪,多数网友都是在不完全知晓事件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参与其中,从而从搜索开始时就可能是一次虚假的事件,导致整个事件成为一次对当事人的一次豪无理由的伤害,如所谓的铜须门事件,真实情况至今仍扑朔迷离。客观地说,多数参与搜索的网友大多举着道德大旗,甚至是幸灾乐祸的心理来参与其中,有人曾形象起比喻,参与搜索的网友更像是进行一场真实版的网络游戏,以体会这种游戏感为快乐。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道德审判,无疑于是滥用私刑,在网友依据真实世界的道德规范来处罚当事人的作法,本身就是对道德的一次践踏。从长远来看,人们要树立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不能够把对揭露他人隐私信息作为对其不适宜行为进行惩罚的手段。
除了网民,网络以及其他传统媒体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同样不能忽视。人肉搜索的流程,大略可以划分为“提出问题,发起搜索,搜索结果发布”三个环节,从参与人数上来看,越来越多;从层次上来,越来越高,组织性也越来越强,由个人行为,演变为一定组织行为,从少数人的论坛讨论到形成公众舆论风潮,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演进都离不开媒体跟进报道与策划的推波助澜。所以说,每一次人肉搜索热潮都是媒体与网民共谋的结果。因而,媒体严守媒介伦理,对人肉搜索议题进行准确把握,避免庸俗化,增强尊重个人隐私的意识对于减少人肉搜索的负面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简介]卜松涛(1977-),男,辽宁海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王永强.张曙光. “人肉搜索”:一种搜索 一个时代.中国经营报2008-5-5
[2]百度百科人肉搜索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860941.htm
[3]参考《虐师事件续 老师称学生已道歉》,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s/2007-05-29/084611915097s.shtml
[4]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11.
[5]千龙网.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08/07/01/71@4519849.htm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