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读林信华的《社会符号学》

作者:刘 丽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160    2011-12-19 10:39:05

从符号到文化,到社会

——读林信华的《社会符号学》[]

 

“社会符号学”很容易令读者产生用符号视角关注日常社会符号的猜想,比如正值狂欢季的时尚界符号、在每个人生活中的“符号渐欲迷人眼”等等。而此《社会符号学》非彼“社会符号学”,它从西方符号学理论视野进入文化分析,并挑选了诸如“英雄”、宗教、艺术生活和信息社会等既严肃又亟须在当下社会思考的主题。

在本体论转向存有论的学术背景下,符号研究也从传统的哲学思辨或分析科学进入更宽广的社会解释空间。如艾柯所言,“符号学乃是一个能够而且必须处理整个文化的科学。”此处的文化指向“文化的科学或社会规范的科学,但并非自然科学。”[②]

相较于西方拼音符号系统,中国的象形符号系统,虽然也是符号系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的结果,但更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在哲学家胡塞尔的“意向”(Intention)概念中,“传统中国语言、艺术与文化等符号系统所运用的是意识与对象的同时呈现。”[③]中国人长于图像思维,注重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习惯隐喻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文明特征或许都发源于此,这也存在于相互主体性中,并在社会中扩散开来。

“沟通的规则就是文化的规则,沟通则又以符码的结构与运作为前提。”[④]作为一般符号的语言,中国简体字大力推行,繁体字则逐渐淡出,对此,作者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忧虑中国文化和符号系统逐渐远离自然,虽然这个变化伴随着汹涌的现代效率和信息社会沟通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面对传统文化被工具化的失落。

符号系统在不同的文化阶段,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回顾过往,传统中国社会的时间观念在逐渐精确化的时间向度中也一直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未改变为分析式的,“体现这种时间风格的汉字符号系统也不会是纯粹形式的。”作者以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生活形式,区别于西方社会。认识到这种特性和差异,不是为了追寻旧日的光荣梦想,而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时,找到文化前行的出口,或许,也能避免中国文明的危机。

谈到符号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联系和发展,作者以“英雄”这个符号为例。每个文明都流传着关于“英雄”的传说,也不缺少英雄的想象和标准。英雄的形象在传送者那里多少都会经过加工,只是在传统社会,英雄更多是被“剪裁”成某种形象,成为时代的真实人物, 但他们确乎曾行走于壮阔山河,真实地存在过,带给时代集体性的精神价值。而在信息社会,奔忙个体的不稳定、多元的价值观、意义的碎片化、“面对面”交流被符号虚拟替代,人们对于符号的判断与选择能力极为薄弱。“英雄”尚在,但已个人化、偶然化、扁平化,其气概已消解在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之中。

我们这个被符号和信息渗透的社会被一些社会学家称为后现代社会,信息超载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诠释失去了耐心和深度,习惯于在生活中奔忙,而忽视了审视内心世界。作者在书中重提“英雄”,“是寄望于一种美学式的个人生活,它也许可以在和体质系统的周旋当中保持可能的张力与勇气”[⑤],指引人们回到生活世界本身。

与语言符号系统类似,象征性是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的重大差异所在,象征符号系统也表现在前者的生活形式上。在现代性的历程中,社会性时空的单向与平面化、思维和情感的碎片化也影响了对宗教的信仰。后工业社会中,宗教逐渐滑向世俗化与私有化。置身此种文化,作者对宗教研究的新发展也进行了梳理,对宗教符号学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

相信作者对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性、直观性情有独钟,可以说几乎达到了偏爱的程度。在谈到中国艺术生活中的符号意义与功能时,再次比较分析了西方结构形式和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共振的美学符号。

当符号系统成为信息社会日常沟通工具,中国符号系统的简体化和拼音化逐渐接近西方符号系统,以构成全球共同的秩序。是喜是悲,作者虽未多言,回答已现。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月第一版,34.00元。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月第一版,第40页。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月第一版,第3页。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月第一版,第31页。

[]林信华:《社会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月第一版,第171页。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