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解放的形式:赵毅衡形式理论思想争鸣集》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545    2013-05-28 10:27:49

 

解放的形式:赵毅衡形式理论思想争鸣
Form Unbound: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Prof.  Zhao Yiheng for His 35-Year Scholarly Life
 
          
本书是赵毅衡教授从事学术著述35周年,从事大学教育25周年的纪念文集。先生一生专注于形式论诸学科的研究,对符号学与叙述学贡献良多,做出了一系列中西学科史上独创的贡献。先生对学生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奖掖创新,而且特别鼓励学生对他的论辩提出异议。他常说:“三人行必与我争”,又说:“学而无派,千奇百怪”。为感谢先生循循善诱的引路,我们找出三十多年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先生学术观点的文章,集成此书。这些文章各有自己的立场,远不是每一篇都同意先生的观点,但是先生从来不喜欢听到无自己观点的附和文字,对于点中要害的挑战,却经常津津乐道。用他自己在《符号学》一书结尾的话来说,“在挑战前认输改正,才是人生的大乐至境”。
本书列出近250篇文章,按16个课题领域分别排列,均涉及到赵毅衡学术生涯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个别文章有代表性,本书很荣幸给予重印,目录上用黑体字打出,其余大部分文章只能存目,以备查索。
本书虽未能展示先生思想的幅度胸襟,至少为先生身教言教之心做一些示例,寸心春晖,略表万一。赵毅衡的学术方式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不尚空谈,形式理论讲究一切落到实处。但是形式论远不是许多人想象地那么狭窄:思想比较懒散的人,喜欢空言大话的人,往往热衷于把形式论描写成狭窄的模子。但先生的学术生涯让我们看到,能击中文化哲理要害的,能点中历史进程命脉的,往往不是玄谈,而是立足于扎实形式分析上的立论。本文集就是希望让读者看到,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形式得到了解放:形式无边,形式的边界就是我们大家一起走向的前方。
 
                         
 
目录
(黑体为代表性文章,重印于本书,其余均为存目)
 
序:唐小林     特立独行的符号学者
代导言:邓艮   形式论者的自小说:赵毅衡学术生涯访谈录
 
1. 符号哲学:元语言、阐释漩涡
徐 亮   双轴运作的另一种可能性对赵毅衡教授“符号灾变论”的一种回应,《文艺研究》2007年6期
孙金燕   武侠:“为市井细民写心”与20世纪文化元语言的动制分途,《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4期
孙金燕 现实、虚构与想象:武侠文本的符号述真与解读错觉,《西南大学学报》20132
    元语言冲突与晦涩诗学《学术月刊》20124
乔 琦   诗歌刺点:意义在文本断裂处产生《海南大学学报》2010年5期
陆正兰 论超文本诗歌中联合解码的张力,《诗探索》,2007年2期
伏飞雄   元语言对文艺阐释活动的价值,《四川大学学报》20122
董明来 作为前瞻的解释:对符号过程时间性的一个现象学考察,《符号与传媒》20132
董明来   在现象学视域中对符号真值的分析:与赵毅衡讨论,《符号与传媒》20122
 
2. 主体符号学
唐小林   寻找灵魂:建立一种主体符号学,《学术月刊》2012年4期
唐小林   论反讽时代主体符号学的建立,《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2期
颜小芳   自我、身份与爱情:对电影《青红》《红河》的符号学解读,《社会科学家》2012年2期
马文美    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历史 身份 自我——以符号学为工具考察薛忆沩三篇历史题材小说,《符号与传媒》2013年1期
文一茗叙述分层中的主体问题:析《红楼梦》的分层与跨层,《三峡论坛》2011年3期
文一茗 如何走出自我还原?《红楼梦》叙述中的符号自我,《东方论丛》2011年2期
马文美 评《红楼梦》叙述中的符号自我,《符号与传媒》2011年2期
  身份、政治与符号——孔子及儒家升降沉浮的文化符号学简析,《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14
祝东,王小英 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悲剧:一个身份符号学分析,《符号与传媒》2011年2期
 
3. 标出性理论
胡易容 文化标出性翻转的成因与机制:对赵毅衡观点的扩展,《江苏社会科学》20115
乔琦,邓艮 从标出性看中国新诗走向,《江苏社会科学》20123
陆正兰 歌曲风格与标出性的关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10
王进修 论符号学的“标出性”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包装工程》20125
彭佳、王万宏   中项与文化标出性的改变,《江苏社会科学》20115
  论文化“标出性”诸问题,《符号与传媒》20111
孙金燕 标出翻转与武侠小说文体的颠覆:从《鹿鼎记》到《城邦暴力团》,《江苏社会科学》,20123
马文美 永远的异相: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标出性,《江苏社会科学》20123
王立新 中国电视剧人物的标出性翻转,《江苏社会科学》20115
冯月季 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的文化标出性,《东方论丛》20112
  郭沫若文化的混搭风格与“标出性”历史,《郭沫若学刊》20111
马文美 无关紧要的紧要之处——从薛忆沩小说《无关紧要的东西》考察文化标出性,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总20辑
 
4. 伴随文本,传播符号学
李玮,蒋晓丽   试对“伴随文本”理论进行修正与扩展——与赵毅衡教授商榷,《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4
饶广祥 论广告的伴随文本《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5期
闫文君伴随文本理论视角下的图书包装,《当代文坛》2012年5期
简耀    真实与虚假:反讽的文化符号学阐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3期
陆正兰 流行歌曲伴随文本的符号学意义《学习与探索》2012年2期
蒋诗萍 伴随文本与品牌叙述《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1期
胡易容、黄军  全媒体时代的广告创意突围《艺术百家》2010年2期
陆正兰   从传达方式看现代歌词与诗的差异,《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1期
陆正兰   音乐符号学与新传媒,《人民音乐》20108
胡易容   论传播理论模型中的符号观,《符号与传媒》20122
胡易容 “山寨”的文本解析与当代媒介表意,《三峡论坛》20113
胡易容  当代媒介环境下的语义异化与涌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胡易容   从传播学到交流学:一种符号学的进路,《符号与传媒》2011年2期
胡易容   从“信号传输”到“意义分享”:论传播理论模型中的符号观《符号与传媒》2012年2期
胡易容   传播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5. 性别符号学
程丽蓉   奥兰多之路:性别符号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程丽蓉   性别/性符号:意识形态性、多元文化主义、非本体论,《符号与传媒》2012年2期
陆正兰   歌曲文本的性别表意,《贵州社会科学》,20109
陆正兰   从文化符号学角度讨论近年大陆摇滚歌词的阴柔化趋向,《学习与探索》2010年6期
陆正兰   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当代文坛》2012年5期
陆正兰   论歌手对歌曲文本性别身份的建构,《江海学刊》,2010年5期
张 颖   如何意识到你是个女人,《符号与传媒》2012年1期
张 颖   李玉《红颜》的阴性叙述与“符号态”问题,《当代文坛》2012年5期
李 静   无名的玫瑰:论《玫瑰之名》中的女性符号,《东方论丛》2011年2期
林 咏性别身份自我之枷锁:巴特勒性别身份理论的符号学解析,《东方论丛》2011年2期
张少元   人流广告中“女性代入感身份的符号生成机制《符号与传媒》20101
 
6. 符号修辞学
陆正兰   论体裁指称距离:以歌词为例,《文学评论》2012年2期
胡易容   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图像化”再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1)
左思民   论象征的构建即相关问题,《当代修辞学》2012年5期
董迎春   当代诗歌:走向反讽中心主义,《社会科学研究》20123
张 贺 “张力”的寻求:先锋派的意义,《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饶广祥、蒋诗萍   广告的明喻原则与远距修辞,《东方论丛》2011年2期
乔 琦   核心语及其展开:里法台尔诗歌符号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2期
王 悦   引语与反讽间的张力: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山寨文化,《社会科学家》2010年4期
陆正兰   用符号学推进诗歌研究:从钱锺书理论出发,《四川大学学报》20105
李嘉娜   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外国文学评论》20081
陆正兰  论复义在歌词中的运用,《词刊》2007年3期
陆正兰   “拟声达意”与“姿势语”,《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1期
朱 斌   文学张力说:历时回顾,《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6期
于永顺,刘芳 论小说张力美的形成,《文艺评论》2011年11期
 
7. 艺术符号学
高建平 “审美”是“审美”,“艺术”还是“艺术”!《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刘旭光 “审美”不是“艺术化”:关于“审美”的沉沦与救赎,《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郭春宁 “艺术是什么?”的问题转换,《艺术视角》2013年1期
    后现代文本的想象力符号学,《三峡大学学报》20131
陆正兰   表演符号学的思路,《符号与传媒》20122
陆正兰、王立新 “形象歌曲”中的标识性符号《符号与传媒》20112
孙金燕   武侠小说:被遮蔽的幻想性,《符号与传媒》20111
伏飞雄   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实践的符号学反思,《当代文坛》20103
王立新   春晚如何?如何春晚?一种仪式符号学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
何一杰   当代音乐的伴随文本依赖——从发烧音乐谈起《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刘小波   编码与解码:下半身诗歌写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1
胡易容   “象似”还是“像似”?一个至关重要的符号学术语考察
胡易容   论图像的符号性:驳米切尔图像转向论的“后符号学”命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10
胡易容   艺术文本的“无解”与“有道”,《中外文化与文论》(总20辑)2011.5
胡易容   图像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一张新闻照片的图像符号学分析,《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12
    论谜题电影的多视角特征,《学习与探索》20124
沈艾娥   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电视专题片之剪辑,《丝绸之路(理论版)》20132
    析《楚门的世界》中分层和跨层的问题,《丝绸之路(理论版)》:20132
    《派》的符号游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8. 产业符号学
饶广祥 从文本形式定义广告,《甘肃社会科学》,20126
饶广祥   从符号学角度讨论植入广告的本质,《四川大学学报》,20121
饶广祥   试论广告符号学存在的问题与出路,《符号与传媒》20112
饶广祥   论广告的定调媒介,《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10
  电视体育转播的“运动服统治”现象探究,《丝绸之路(理论版)》:20136
蔡礼彬、苏莹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解说系统研究:以潍坊国际风筝会为例,《符号与传媒》20132
蒋诗萍   当代文化中的冠名现象:品牌冠名的符号学研究,《当代文坛》,20126期,
蒋诗萍   品牌命名三原则:寻找命名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20125
蒋诗萍   品牌名称的另一种理据,《符号与传媒》,20122
蒋诗萍   论“泛品牌化”的内涵及后果,《国际新闻界》,20127
     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现代叙事——2012纽约秋冬时装周吴季刚的时装发布说起    《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16
    名人广告:一个伴随文本执着的现象,《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20
         游戏符号学的基础:游戏文本与游戏表意问题探索,《东方论丛》20112
董明来   游玩与阅读:游戏符号学初探,《符号与传媒》20111
黄军、胡易容   城市品牌的集群化传播时代,《艺术百家》20117
胡易容   作为符号语境的广告媒介及其能动效用,《装饰》20102
胡易容   品牌设计与符号资源势能理论,《包装工程》201116
胡易容   城市品牌的地缘性符号整合设计,《三峡大学学报》20131
孙金燕   被悬置与被误读:中国动漫产业滞后发展原因的符号学解读,《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3
 
9. 中国符号学遗产
续戒法师   唯识学中的名言与真实,《符号与传媒》20122
    从天地到人伦:四柱禄命中的符号及其理据性上升《符号与传媒》20122
    名墨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周易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易学符号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符号与传媒》20122
    孔孟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老庄符号学,《符号学诸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5
张劲松 《文心雕龙》符号学研究:传统释义话语的叙事与结构符号初探,《符号与传媒》20122
孙金燕   诗之“禅味”与“反讽”:从禅的“平常语”与诗的“陌生化”之悖离说起,《符号与传媒》,20122
孙金燕   现代禅诗的发生:当代诗歌反讽狂欢的反拨,《贵州社会科学》20109
孙金燕   从符号修辞学论禅诗之现代如何可能,《华文文学》,20125
谭光辉   “意境”理论的符号学原理《符号与传媒》20122
 
10. 叙述学
申 丹   也谈中国小说叙述中转述语的独特性兼与赵毅衡先生商榷,《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4期
申 丹   也谈“叙事”还是“叙述”?《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2期
伏飞雄   汉语学界“叙述”与“叙事”术语选择的学理探讨,《当代文坛》2012年11期
宗 争   游戏能否讲故事:游戏符号叙述学基本问题探索《当代文坛》2012年6期
崔久成   梦中世界与归家故事——《盗梦空间》及梦叙述《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24
    论叙述学本土化的动力源,《江西社会科学》20125期(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饶广祥   论广告符号文本的叙述转向,《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3
林 咏   谜题电影情节结构的“多重性”,《符号与传媒》2012年2期
孙金燕   对洁尘小说锦瑟无端叙述时间的符号学解读,《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
文一茗   不可靠叙述的符号学研究,《符号与传媒》2012年1期
 叙述的时间向度分类辨析:与赵毅衡讨论,《符号学-传媒学动态》,20128
董明来   预言与回旋:从《百年孤独》中的羊皮纸看回旋分层的逻辑特点,《符号与传媒》20121                
王明鸽   叙述跨层与“哲学跨层”的相辅相成,《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24
冯月季   论新闻报道中的不可靠叙述,《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4期
    文化困境中尴尬的叙述者:文化魔力与“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时代文学》20118
方小莉   叙述分层:一个旅行的概念,《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李雨芹   秘符,失落与找寻——《失落的秘符》中的符号因素与叙述技巧,《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伏飞雄   从叙述学发展史来看建立广义叙述学的必要性,《当代文坛》2011年6期
孙金燕   20世纪武侠小说“江湖”符号表意“否定”中的前行及其后果,《海南大学学报》,20116
张 颖   谈《游园惊梦》戏剧演出中的梦叙述,《四川戏剧》2011年6期
文一茗   “三玉论”:《红楼梦》叙述中的符号问题,《符号与传媒》2011年1期
张 颖   虚构性历史叙述的底本边界问题:以辛亥革命体裁的文本谈起,《当代文坛》2011年1期
陈保菊   叙述学的困惑及其向文化的迈进——评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0 期
    符号与叙述化:解读《波多里诺》《外国文学》20092
李 冀   说说《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2期
 
11. 形式理论史
顾国泉  辨明与廓清:评《新批评》,《读书》198711
    新批评之发旧,兼评《新批评》,《当代作家评论》,19882
乌云达来   简论论文选材的四条标准,兼析赵毅衡“诗歌的结构主义方法举隅《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81
张芝楠、温辉   新批评理论研究:从形式主义批评到文化批评,《理论界》20129
杜会鸽   新批评的追索者,《海南大学学报》201105
李喜仁   略论“新批评”的当下意义,《名作欣赏》20119
李卫华   “细读”的当代意义及方法,《江海学刊》20113
    新时期“新批评”译介在中国的命运,《学术论坛》20111
胡亚民   新批评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赵毅衡《新批评》,《安徽文学》20104月号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与影响回顾,《学习与探索》20095
    “文本”与“人”的歧途:新批评与八十年代“文学本体论”,《当代文坛》20075
    中西文论一致性比较研究: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西南大学学报》20075
冉金红   新批评理论及其得失,《福建论坛》2011S1
朱立元、刘雯   张力与平衡:新批评诗学理论与玄学派诗《人文杂志》,20052
  复义:新批评的核心术语《湘潭大学学报》,20051
  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论新批评的“文学性”概念《文艺理论研究》20044
 
12. 文化批判,比较文学研究
陈涵平   边缘的视角:赵毅衡论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 3
周 汀   边缘批判评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 03期
李大强   边缘化的前提,《读书》1994年7期
张颐武   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1995年4月
郑 敏   文化、政治、语言三者关系之我见,《二十一世纪》1995年6月
丰 林   世纪回眸,中国学人的立场与期盼,《文学前沿》2000年2期
张志国: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从叶维廉《中国诗学》到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比较文学》20043
刘人峰 超越差异:张隆溪与赵毅衡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当代文坛》20062
  庞德《神州集》的启示《时代文学》,201112
田文英 庞德“Image”定义的翻译研究,《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4
蒋洪新、郑燕虹   庞德的中国情缘即华人学者的庞德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东吴学术》2011年3期
谢 丹   庞德《神州集》意象研究,《时代文学》2011年5期
郭明辉 庞德《诗章》之后现代主义思辨,《时代文学》20115
 
13. 创作与翻译研究
方志红   被历史“谋杀”了的意义——赵毅衡小说《沙漠与沙》的叙述学阅读,《当代文坛》2007年 6期
胡志国 学者眼光与译家技艺的交汇——论赵毅衡的诗歌翻译,《当代文坛》2011年 04期
    《荒原》诸中文译本对原作多层架构的再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
胡志国   论主体间性与新时期诗歌翻译的价值取向——以赵毅衡的实践为个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 3期 
胡志国   陈清贵,“纯”与“不纯”:赵毅衡诗歌翻译中的一个悖论,《青年文学》201010
傅建安、朱序华   新时期美国诗人庞德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综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
     距离与诱惑:读《对岸的诱惑》,《新浪读书频道》,200571
方志东   赵毅衡小说论,《北大中文论坛:中国现当代文学》2004517
李国涛   望尽东来西望客:评《对岸的诱惑》,《中国图书商报》2004326
章乐天   思想容颜:评《对岸的诱惑》,《羊城晚报》200445
    赵毅衡先生编译的《美国现代诗选》,《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 1
     美国现代诗歌翻译在中国《中国翻译》19976
 
Essays in English
Rossella FerrariJourney(s) to the East: Travels, Trajectories, and Transnational Chinese Theatre(s)
Megan C. MacDonald“Survival or Drowning? Theorizing the Mediterranean ‘Navette’ as Reading Practice”
Isabel ChoVoyage in the Dark: Chu T’ien-wen and The Notebook of a Desolate Man
Jennifer Dorothy LeeThe Missing Link: A Social Evaluation of Literary Form in Ma Yuan’s Short Fiction
Kaby KungA Feminist Critique of Lillian Lee’s Rouge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Mary MazzilliThe Transnational Spirit of Cold Theatre”:Gao Xingjian’s Later Plays
Ana Catarina Leite: Subversion Versus Status-Quo? The Sixth Generation’s World-View in Their Films
 
附录:书评、访谈
饶广祥   《符号学》何为?《中国图书评论》201210
谭光辉   建立中国的符号学——评赵毅衡《符号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评《符号学》,《中华读书周报》2012525
    禅剧、美国诗、小聪明主义:赵毅衡访谈,《诗歌月刊》201110
孙金燕   融通与独出:初读《符号学》,《文汇读书月刊》20116
焦鹏帅   持久平稳 雅俗共赏:赵毅衡教授关于弗罗斯特诗歌及其翻译访谈录,《东方翻译》2011年6期
    赵毅衡对符号中国的省思,《青年作家》20113
    赵毅衡:忘记年龄的智者,《中华英才》20109期,总485
 童、杜衡、廖小伟   赵毅衡谈国际成都,《读城》20096
    从新批评代符号学:一个形式论者的坚持,《重庆评论》20123
陈涵平   赵毅衡:形式文论、文化批判与比较诗学
  “与赵毅衡对话”,《中国作家梦:马原与110为作家的对话》,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管舒宁,陈增爵   思想者的眺望:评赵毅衡, 《北京日报》2004414
罗义华   中国的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访谈,20044
李国涛   望尽东来西望客:评《对岸的诱惑》,《中国图书商报》2004326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