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章,1951年生于山东省莘县,1973—1977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1987年在南京大学攻读文艺学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留校任教,同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南京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晋升为教授。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文艺理论组组长等。现任南京大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了它可能被视为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实用—艺术”二分法不能有效回应“书写何以成为艺术”。其次,语象延异为字像,字像存储在了记忆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大体已经形成,这可以通过中西间性、古今间性、内外间性、上下间性和左右间性等略窥一斑。每一间性都是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更有新知识在间性中浴火重生。此"五大间性"也可以简化为五种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织就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理论之有机整体,凝聚为知识体系内部的张力和驱动力,助推我国文论在...
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 在中外文艺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就其互仿效果而言, 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模仿语言是二者互仿的 “ 顺势” , 语言模仿图像则表现为“逆势” 。 莱辛在其 《拉奥孔》 中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 将其纳入 “ 文学遭遇图像时代” 的语境中重新探讨, 就会有新的发现:二者互仿的非对称性的...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体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作为...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 :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体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
翻译符号学是以符号学理论为指导、以符号转换为研究对象的符号...
近以ChatGPT-4o为代表的聊天智能的快速迭代,智能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的文本生成方式,引发了巨大争论。或许可以从符号学一...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物符号,即被认为携带意义、并以物为符号载体的感知物。此感知...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