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理论、生态符号学及民族符号学。在A&Hci、CCSI及其他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译有《生命符号学:塔尔图的进路》(第一译者),及《打开边界的符号学》(第二译者)等。...
...
文化标出性理论是动态的文化关系模式,在此模式中,中项是多元的混合,它的摇摆和偏边对文化标出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它的幅度和受力大小是衡量文化宽容度的重要指标。用格雷马斯方阵各要素之间关系来检视文化标出性理论,可以证明,中项融合了非正非负、亦正亦负的元素,是漩涡式的存在。文化标出性理论的三分法可以分化为多元的开放结构,...
《乐记》提出的"物感"模式,是具身感知的心物二元论范式的:心灵的超验性与肉身性俱在,是人作为艺术符号主体能够"与物相感"的基础。心与物以气相接而感,是对物之像似性的获得;情动于中,是指示性生成的阶段;而后乐生,是符号生产之规约性的形成。由于中国文化是强伦理编码的,《乐记》作为美学的典籍文本,其遵循强伦理编码而对音乐艺术...
想象是所有符号过程的基础,没有想象,符号无以形成。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出发,将两种不同的想象进行辨析论证,以讨论想象的整全定义。本文试图指出,即使是在梅洛-庞蒂所提出的“空间透视”中,物象的呈现也必须通过和意识相连接的想象才能完成,而并非身体感知能够单独形成的。而想象的再语境化,因着发送者意图、接收者、渠道和概念域的...
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是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分支。它将生态圈视为整体,强调生命体之间的关联和平等,并将整体的发展视为最高利益所在,这既有进步性,又有严重的局限性。符号学认为,生命体作为周围世界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等级性、阶序性的,而是平等的。...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自2025年《符号与传媒》第三十辑 2025年春季号开始,“AI符号...
“意义世界”的形成,是符号学的核心论域,也是文化传播发生的...
在交流叙述中,空间以叙述的方式获得存在。空间的建构有两种方...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