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Chinese Semiotic Studies)第1辑内容 简介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3743    2009-08-25 02:30:38

              本文稿由顾嘉祖教授供稿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Chinese Semiotic Studies)第1辑已于2009716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篇幅相当于汉字52万,定价 52

现将其内容介绍如下。

           

一般介绍

  1期是创刊期,本刊特邀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和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符号学研究所所长张杰教授撰写创刊辞。

胡壮麟教授的创刊辞

胡壮麟教授的创刊辞新颖、独特,与大多数充满官话、套话的内地创刊辞不同,他从存在于中国公元前5800—4700年间一块石碑图象的分析中引出符号和符号学的广阔内函:

Sign is natural and realistic

Sign is imaginative, creative, and poetic

Sign is knowledge, history, and culture.

Sign is God.

  胡壮麟教授在短短的15行(132个单词)的英文创刊辞中用最生动的语言、最直观的图象和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向人们展示了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和符号的特性,显示了当代中国学术大师的风范,也为本刊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张杰教授的创刊辞

张杰教授代表主办单位撰写的创刊辞言简意赅,突出了刊物的生存发展哲学。教授指出,也许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还是处于襁褓之中的婴儿,也许她的啼哭声还那么的稚嫩,但是她毕竟呱呱坠地了。哪怕她举步维艰,然而她毕竟是我国第一本英文的符号学研究刊物!她构筑了中国符号学研究新平台,打开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符号学交流之窗”(中文译文)。

张杰教授在创刊辞中指出,《中国符号学研究》作为中国第一家英文版符号学刊物“不应该是温室的花朵,而应该在暴风雨中成长”(中文译文),在艰难困苦中经受锻炼,发展壮大。

张杰教授的创刊辞为办好刊物注入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本辑刊登的学术论文

  本辑共刊登来自中国、美国、芬兰、德国和意大利等5国的作者的论文共16篇,其中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地区)作者的论文10篇,外国作者的论文6篇。本辑把握作为创刊号的学术含金量 

与国内和国际上的其他刊物普遍注重创刊号一样,本刊也十分注重第一辑的学术含金量,尽量做到精心设计,精心修改,精心策划,日以继夜地工作(本人一般晚上要干到凌晨4-5点才休息),希望第1辑能成为中国与国际符号学界有长期保留价值的学术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邀请国内外一批优秀的作者为本刊第一期撰稿。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征稿。

   我们在第1期中刊登了国际符号学会会长Eero Tarasti教授的论文(芬兰)、国际符号学会名誉会长Roland Posner的论文(德国)、国际符号学会副会长李幼蒸教授的论文(中国)、国际符号学会副会长Richard lanigan的论文(美国)、国际符号学会主管财务的领导成员Susan Petrilli的长篇

论文(意大利)、当代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Augusto Ponzio的长篇论文和美国符号学家、美国符号学会副会长John Deely的超长论文(约5万字)。

胡壮麟教授的认知符号学论文代表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

当代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在本辑中发表了认知符号学领域的最新学术论文。认知符号学是国际符号学的前沿学科,教授的论文理论性强、信息量大,代表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符号学研究工作者如没有机会读到这篇论文有可能成为一件憾事。

 

中国学者的动态符号学研究受到国际关注

在第1辑的中国作者中还包括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副会长陈治安教授等的论文、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副会长张杰教授等的论文、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前秘术长辛斌教授的论文、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副秘书长熊学亮教授、顾嘉祖教授的论文、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常务理事郭鸿教授的论文、台湾大学蔡秀枝教授、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李战子教授等的论文。

在第1辑的中国作者的论文中, 应该说每一篇都有特色,因为如没有特色,将来读者是不会将第1辑长期保留的, 很可能如其他许多刊物一样读过就被扔掉,而我们的目标是盼望第一辑能长期保留在符号学研究工作者的私人书架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可谓任重而道远,因为人们是否要将它长期保留完全是个人行为,需要时间的检验,尽管编者对此抱有希望。

既然第1辑中由中国作者撰写的每一篇论文均有特色,似乎就没有必要对每篇论文作一一介绍,应该留给读者来鉴别。然而,由于符号学界和其他知识界人士一样有过多崇信欧美而轻中国学术的倾向,因此,《中国符号学研究》适当

宣传李幼蒸、胡壮麟等中华民族自己的符号学家就很有必要,我们决不能排斥外国,但作为中国主办的刊物应该把提高民族自信心放在首位,否则方向就偏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换句话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只要实事求是,只要有科学精神并经得起时间考验,中国人在国际上搞一点“黄婆卖瓜”不是不可以,在国际符号学界“欧美中心论”完全克服以前更有必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虚假,否则会弄巧成拙。

近年来我国的符号学研究成就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对动态符号学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中国学者的一大成就,因为国际符号学界在中国人研究以前并没有明确的动态符号学理论,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2007年本人在芬兰赫尔辛基参加国际符号学年会时首次提出动态符号学理念(详见大会论文提要集),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与肯定,其中包括美国驻中国符号学人民大使Charls Pearson博士。

去年11月在南师大召开的文化符号学国际会议上我又作了题为”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ynamic Semiotics”(论动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的发言(见本辑223-227)。本人发言后的当天晚上,国际符号学会会长Tarasti教授就当着他许多同事的面肯定我的发言,并在他经过整理的闭幕式讲话文字稿中公开赞杨我的发言(详见本辑Tarasti大会闭幕辞第1段)。

应该说,国际符号学学界领导人对动态符号学研究的肯定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但动态符号学的研究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盼望学术界同仁们的广泛参与。

如引导得法,南京师大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很可能形成动态符号学学派

  本人一开始是借鉴谜米学来研究动态符号学的,但动态符号学的研究路子很多,可以多方位、跨学科有系统地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一个学派。如引导得法,以张杰教授为首的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将来很可能形成动态符号学学派。

张杰教授本人更多地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巴赫金符号学,实际上搞的是文学的动态符号学研究(详见本辑151-157),是动态符号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巴赫金的符号学理论说到底是动态的,这就是巴赫金的理论在世界上被广泛接受的根本原因所在。

南京师大国际符号学研究所的另一名著名学者辛斌教授

对符号互文性的研究更是符号的动态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我们几个人能在动态符号学的框架下研究5-10年,我相信南师大能形成动态符号学的研究学派,在国内与国际产生影响是有希望的。

 

辛斌教授对符号的互文性研究

教授多年研究符号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发表了许多文章,他的有些文章本人拜读过,本人认为互文性是动态符号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探讨。教授在第1辑中发表的题为“Intertextuality from a Critical erspective”的论文(见本辑104-114)从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出发,论述互文性的内涵,说理特别清晰,论证特别有力,语言深入浅出,学术含金量高,现特推荐给我的朋友们一读。我认为这篇文章对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其它学科同样具有学术参考意义。

国际符号学会领导人和其他国际人士的论文对我们的启示

 本辑刊登了出席南京文化符号学国际研讨会的国际符号学会(包括会长、两位副会长和名誉会长)和美国符号学会主要领导人John Deely的论文,这些国际符号学界领头人的论文对当前国际符号学研究无疑有极重要的学术指导意义,其中会长和名誉会长的论文除了他们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字斟句酌外,还在定稿前请他们的美国助手审阅,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差错,他们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风格不能不使人感动。我们对他们的论文需要化时间仔细拜读,目前就作出系统评论可能为时过早,但我要特别推荐国际符号学会副会长李幼蒸教授的论文。

本辑以头条的地位发表李幼蒸教授的论文

  李幼蒸教授是国际符号学会内主管亚洲符号学研究的副会长,他为推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符号学研究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作为学贯中西、70多高龄的资深学者为中国符号学研究工作者走向国际、为南京文化符号学国际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我本人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李教授作为长期侨居海外的华人学者爱中国、爱中华文化,他的这一态度在他的大会讲话和符号学论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本刊以头版头条的地位发表了李幼蒸教授题为”Chinese Semiotics and Its Possible Influence on General Semiotic Theory in Future(中国符号学及其对未来符号学理论的影响)的论文。教授在论文中谆谆告诫西方学者要克服对东方文明的偏见:

With regard to the cross-cultural semiotics or Eastern semiotics, our Western colleagues should change a traditional bias agains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civilizations.(见本辑第22)

李幼蒸教授对东方文明所作的符号学阐述很可能作为名言被学术界广泛采用。教授旗帜鲜明地指出: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East is only a geographical notion, while culturally speaking it consists of both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elements yet(事实上,“东方”只是个地理概念,而在文化上“东方”既包含了东方又包含了西方的成分).(见本辑第22页)

  李教授还在论文中很坦率地批评西方人不熟悉东方:

By comparison, our Western colleagues are still lacking such a global consciousness 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 unfamiliarity with nonwestern history. (比较而言,我的西方同行缺少这种全球意识,因为相对说来他们对非西方的历史不熟悉。)(见本辑第22页)。

  李教授在论文中的一些话语对欧洲中心主义者来说可能感到困惑,甚至难以接受,但李教授讲的是真话,传播的是真理,而真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们对真理的广泛接受只是时间问题。

意大利符号学家Augusto Ponzio的论文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Augusto Ponzio 教授是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语言哲学家,执教于意大利巴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ari)语言哲学系, 学术著作丰厚,曾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评论文章400多篇,翻译和主编的书共60多本(详见本辑第54页)。本辑发表他的题为”The Dialogic Nature of Sign” 论符号的对话特征)的长篇符号学论文(见本辑54-67页),由国际符号学会领导成员Susan Petrilli亲自从意大利语译成英语。                                                  Ponzio根据皮尔士、巴赫金和其他符号学家的理论,发展了符号的对话理论,认为符号与对话是不可分割的(Sign and dialogue cannot be separated, 因为“一个符号的存在本身

就呼唤另一符号的回应The sign calls for the response of another sign)。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一方要高度注意另一方的存在,要有回应和倾听另一方的性格,要有向另一方开放的能力(详见本辑第64页)。

我认为Ponzio的符号学理论与欧洲中心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显然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Ponzio的符号学理论更能被东方人所接受。他的论文逻辑性强,语言流畅,信息量大,值得一读。

Ponzio 的符号学理论对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和当今的国际关系研究有重要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以上是我个人在编辑本辑后的体会,所谈观点只代表个人,不代表编委会,我也没有与任何人交换过意见,定有偏颇不当之处,请我的朋友们不吝指正。

  以上写的内容由于不成熟,不发表,不公开,只在本人学术界的私人朋友中征求意见,以利改进。

 

英文版《中国符号学研究》第1辑目录

Chinese Semiotics and Its Possible Influence on General Semiotic Theory in Future

Li Youzheng (China)

 

What Is Existential Semiotics: From Theory to Application

Eero Tarasti (Finland)

 

Cognitive Semiotics and Its Research Interests

Hu Zhuanglin (China)

 

The Dialogic nature of Sign

Augusto  Ponzio (Translated by Susan Petrilli) (Italy)

 

Interpretation of Polite Utterances: A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emiotics

Chen Zhian  Yuan Yuanquan  (China)

 

Semiotics as a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Human Sciences

Roland Posner (Germany)

 

Intertextuality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Xin Bin  (China)

 

Glob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Semiotics and Semioethics

Susan Petrilli (Italy)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ormer Soviet Union’s Cultural Semiotics in China

Zhang  Jie    Yan  Zhijun  (Chin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nd Semiotic Analysis of Lotman’s Cultural Semiotics

Guo Hong (China)

 

The Full Vista of the Action of Signs---From Semiotics to Semioetics

John Deely   (U.S.A.)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ynamic Semiotics

Gu Jiazu  (China)

 

Cosmology and Communicology in an Internet World: Semiotic Perspective of the East (PRC) and the West (U.S.A.)

Richard L. Lanigan

 

Towards the Indexical Function of Metonymy

Xiong Yueliang (China)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Multimodal English Textbooks and the Role of English in a Teenager’s Life

Li Zhanzi (China)

 

Consolation to the lovelorn? The Return of the Unforgotten in 2046

Hsiu-chih Tsai   (China)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