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3D技术对电视体育转播的影响研究

作者:魏伟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3592    2010-07-09 01:02:17
2010年1月31日,英国天空电视台运用3D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率先现场直播了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焦点赛事,由阿森纳队主场迎战曼联队。位于英国境内的9个有条件接收3D信号的酒吧实况转播了赛事。从受众的瞬时反馈来看,3D转播带给他们的感受是震撼的,绝大多数受众在实况转播结束后并没有离开酒吧,而是继续收看赛后播出的精彩回放。[①]事实上,这并非电视史上最早的3D体育赛事转播。2009年9月,美国ESPN电视网便在大学剧场里实验转播了美国大学生美式橄榄球联赛南卡大学队与俄亥俄州立大学队的比赛,有大约6000名观众目睹了这次转播。[②]天空电视台在2009年12月5日已经转播了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富尔汉姆队与桑德兰队的比赛。[③]由于这些比赛并非直播,且影响有限,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
 
一、3D技术率先选择体育转播的必然性
3D技术率先运用于体育转播看上去是必然的。首先,从电视发展史来进行考察,早期电视的发展几乎与体育转播同步。1931年2月17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内进行的一场棒球比赛成为了最早的电视体育赛事转播之一。比赛画面通过学校内部的线路闭路传输,山本教授和他的学生在试验室里观看了转播。[④]同年6月2日,机械电视的发明者约翰·比尔德通过BBC,在埃普森转播了一年一度的德比赛马大赛。[⑤]1936年2月6日至16日在德国加米施——帕滕基辛进行的第四届冬季奥运会成为了历史上最早进行电视转播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不过由于技术原因,当时的转播还是由第三帝国电视台延时播出。[⑥]1937年,BBC研制出第一辆电视转播车,6月21日7月4 日,他们就转播了一年一度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⑦]1939年5月17日,正式开播没几天的NBC就通过纽约的W2XBS台对NCAA常春藤赛区的一场棒球比赛进行了直播。[⑧]这一系列赛事的播出,是电视诞生初期吸引受众,尤其是具有强大购买力的中青年男性受众的重要举措。无独有偶的是,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就转播了北京女篮击败八一女篮的一场友谊赛,[⑨]这场中国电视史上最早的体育转播就诞生于电视台试播开始后的50天内。
其次,电视发展史上几乎每一项重要技术都直接或很快运用于体育转播。1951年,在英国阿斯科特进行的赛马大赛转播中,5倍变焦的镜头取代了此前普遍采用的双倍变焦的镜头,[⑩]此时这种镜头刚刚发明成功。1951年7月14日,CBS在新泽西蒙马什俱乐部举行的莫利高尔夫球比赛转播中进行了彩色试播,11这也是彩色电视的首度亮相。50年代后期,录放功能的引入使在恶劣的室外条件下进行的比赛也可以播出。1962年7月23日,MLB芝加哥小熊队对费城费城人队的比赛通过通讯卫星率先向欧洲进行了现场直播,12揭开了卫星电视发展的篇章。1965年,慢动作回放第一次运用于NBC对美式橄榄球比赛玫瑰碗的转播中。131998年11月8日,美国CBS在新泽西的巨人体育场现场直播了第一场高清晰度的NFL比赛。此外,多机位拍摄、各种类型的新型摄像机、拾音话筒、各种计算机技术几乎都在第一时间进入电视体育转播领域,使其成为了各电视机构展示实力、扩充影响力的前沿阵地。因此,文化学者玛加莱特·莫尔斯把电视体育转播形象地比喻为“被欲望与资本高度控制的世界”。14
再次,从收视率的维度考察,电视体育转播在许多国家都十分可观。在美国电视历史上排名前二十位的节目中,有十九个是体育赛事转播。15英国电视史上的收视纪录仍然停留在近半个世纪前的1966年世界杯比赛期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转播创下了中国电视收视人数的纪录。可见,体育转播可以为电视媒体带来相当可观的收视群体和关注度。
最后,2009年底开始全球热播的电影《阿凡达》为3D技术运用于电视体育转播做了极好的铺垫。为了达到更理想的转播效果,天空电视台的技术人员亲自咨询了《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毫无疑问,天空电视台的此次转播有效地借助了《阿凡达》带给全世界的震撼效应,为3D技术的电视体育转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3D技术电视体育转播的符号学考察
(一)聚合轴操作的革命性变化
从符号学的视角加以考察,运用3D技术进行电视体育转播,是典型的所指优势符号。从符号双轴的位移来看,3D时代的转播更注重的是以可替代性的、高质量的声画取代传统服务。也就是说,在其组合轴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聚合轴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维度——空间的立体拓展。受众过往习惯的二维平面和声音被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声画所取代,这其中可以获取的快感消费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受众可能谋得的狂欢程度与3D技术可能达到的高度息息相关。
借用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论,3D技术的电视体育赛事转播理应比2D技术提供更多的“热信息”。如果以麦克卢汉的标准来判断,他所谓的热信息媒介——2D电视在3D技术面前不过只能算冷媒介。以笔者的洞见,此前的2D技术转播破坏了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一种“平面化”了的视角来引导欣赏体育赛事。3D技术的运用使媒介赛事基本还原了赛场赛事的真实感,将一幅幅空间展开的画面呈现在受众面前,是赛事转播整体几何学上的空前胜利。
由于转播在3D中展开,因此媒介赛事的“展面”和“刺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6如果说2D时代转播的刺点往往出现在超慢镜头和长焦镜头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感的话,那么,3D时代转播的刺点将向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移动。尤其是可以带来强烈视觉效果的镜头。试想一下,贝克汉姆铲球后掀起的草皮就落在受众的身边,泰森的重拳挥向受众的面门,伍兹击出的球划过受众的头顶……这些镜头可能带来的效果令人充满遐想。
(二)绝似符号的超真实感
依据符号学家查尔斯·皮尔斯的三分法,符号可以分为像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规约符号三类。3D时代的电视体育转播属于像似符号中的绝似符号,从声音和画面两个维度都为受众提供前所未有的逼真感受。
学者科内尔·桑德沃斯认为,“体育比赛是被它本身的仿像所定义的……今天,电视体育赛事的仿像已经远远超过了在现场观看赛事的观众坐在原位上欣赏比赛的图像,所以很多人认为电视体育赛事更像是超真实的事物。”17显然,3D技术的运用让这种超真实感不断加剧。那种在比赛现场看球时也未曾体验过的近距离感令人难忘。
由于3D技术转播带来的这种超真实感,很可能导致转播过程中“去符号化”的发生。所谓“去符号化”是指把符号价值转化为使用性的方法,让符号至少失去部分符号性。它与物化的差异在于去符号化是在符号表意已经被普遍接受后反其道而行之。在酒吧里欣赏了首场3D直播的部分球迷表示,球星仿佛就在他们身边。当曼联队队员朴智星从更衣室向球队跑去时,就像朝着球迷跑过来,甚至有球迷伸手试图去摸朴智星的手。更多的受众在皮球“飞”来时还有下意识闪躲的动作。不过,3D技术的赛事转播与影视作品仍然存在差异。3D影视作品中的绝似符号情节是被精心“谋划”出的,而赛事转播中则伴随比赛场景的转换随时“光临”,这可能是3D技术转播在本质上更吸引人之处。
 
三、3D技术转播可能产生影响的层面
(一)改变电视体育转播的实质
3D技术的赛事转播可能改变电视体育转播的核心理念。今天,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电视体育转播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有着较为程式化的转播模式。譬如,足球和篮球等项目的转播在赛场一侧架设主机位,采取同轴原则。画面以大景为主,结合中近景、特写画面;乒乓球、网球等项目则以赛场一侧的中景为主,穿插两侧底线的各类近景和特写镜头。3D技术的使用使这种传统模式可能发生重大的变革。由于受众倾向于消费可以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两侧底线的中近景画面,尤其是可能引起视像错觉,感觉将遭受“击打”的画面。因此在画面叙事中镜头的使用可能发生质变,过往主机位镜头的使用频率可能降低,以前多半只出现在慢镜头动作中的底线中近景机位可能随时“来袭”。而且,3D技术转播的画面叙事模式一旦形成,观众如果再回到2D时代,或是在2D与3D之间来回转换,可能会导致难以适应的局面。因此,3D技术转播“语境”上的统一和规范殊为重要。
另一方面,3D时代的体育解说也将随之发生转向。变化了的新语境要求声画之间的关系持续向画面方向滑动。解说团队不必再事无巨细地描述受众都可以从立体视角目睹的画面,话语中的动态叙述部分减少,评论和预测部分的比例增大。解说员的核心地位逐渐消解,解说顾问的作用由于慢镜头和解析类特技镜头的增多而日趋重要。
(二)改变体育运动的发展轨迹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体育赛事。一种是适合电视转播的,一种是不适合电视转播的,凡是不适合电视转播的项目,都将逐渐淡出奥运会。斯诺克运动就是在彩色电视机逐渐普及之后勃兴的。网球和壁球曾经是两项影响力不相上下的运动,但由于壁球的运行速度过快,不适应电视转播的要求而被边缘化;网球则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适应了电视转播的需求从而成为影响力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
3D技术有很大可能会改变一些体育运动的发展轨迹。3D技术在本质上深度契合了那些可能有身体接触、对抗激烈、特别是能够带给受众“被袭击感”的运动项目。不难想象,赛车和拳击等项目将是3D技术转播最初的受益者。这些运动和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一样,都将持续成为电视体育转播商的宠儿,进而在媒介影响力不断提高的“马太效应”下保持扩张势头。反之,棋类项目和技巧打分类的如艺术体操等项目如果不进行赛制上的大胆改革创新,将逐渐被电视体育媒体边缘化。沙滩排球由于在蓝天白云之下,衣着暴露的运动员和黄沙之间,与劲爆的音乐声和尖叫声为伍,令人匪夷所思地成为雅典奥运会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收视率之王。18不难想象,3D技术的电视体育转播将会制造更多的媒介神话,深刻地影响体育运动的发展轨迹。
(三)改变受众的收视习惯
3D技术的赛事转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众传统的收视习惯。
首先,以往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赛场赛事的受众可能在3D转播的巨大诱惑下,选择媒介赛事作为自己欣赏体育比赛的方式。一旦3D技术转播逐渐普及,受众只需在家中就可以欣赏精彩的体育赛事。
其次,过往体育受众伴随式的收视习惯可能被颠覆。由于精彩的3D镜头稍纵即逝,因此受众对赛事转播的依赖程度可能提高,卷入度较之以往有增无减。电影《阿凡达》在播放过程中很少有人进入洗手间或外出休息就是明证。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转播机构与受众的互动也可能随之降低。
再次,3D技术的赛事转播中,受众的心理期待较之以往有所变化。受众不仅仅只期待精彩的场面、戏剧化的过程和结果,在转播中被3D“突袭”的快感也成为受众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体育赛事本身的不可预知性,加大了受众的这种期待程度。
最后,3D技术的赛事转播有很大可能改变传统意义上“体育受众”的范畴。此前的深度体育受众应当不会发生太多变化,但卷入度可能提高;过去的部分非体育受众和边缘受众在3D技术的吸引下,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浅度或中度体育受众。也就是说,过去对体育赛事缺乏收视动机的部分女性有望成为家庭中男性体育受众的陪伴收视者,这使得体育受众的结构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将相应地影响到比赛转播方和赞助商对转播项目的选择。可见,3D技术的赛事转播或多或少地将改变受众的各种收视习惯。
(四)促进赛场赛事的环境变化
3D技术转播带来的冲击将直接波及赛场赛事的上座率和影响力。在3D时代骤然到来之际,赛场赛事很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但如果赛事主办方主动面对挑战,采取相应的措施,3D电视转播也并非洪水猛兽。在电视体育转播刚刚出现的时候,不少职业体育项目的上座率都出现暴跌的状况。但后来不少赛场在安置了可以播放慢动作和各个角度的大屏幕后,受众又重新回到了赛场里。
事实上,不少职业体育项目为防患于未然,已经率先开始了3D技术的研发。早在2008年12月4日,NFL就在洛杉矶、纽约和波士顿的剧院里试播了3D版的圣迭戈战马队与奥克兰侵略者队之间的美式橄榄球比赛,成为历史上最早的3D技术职业赛事转播。192009年12月13日,在NFL达拉斯牛仔队与对手比赛的下半场开场后,现场硕大的显示屏播放了比赛的3D画面。虽然由于技术故障中断了6分50秒,但受众对3D技术带来的视觉享受的欢呼声已经高过了比赛本身带来的尖叫声。203D技术不仅是电视体育转播的未来,同时也是赛场赛事发展的方向。这一点,职业赛事的主办者非常清楚。
 
四、3D技术转播的掣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D技术支持的电视体育转播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高昂的成本
制约3D转播技术迅速普及的主要掣肘是其高昂的成本。由于制作和播出系统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对于不少电视体育媒体来说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投入。先期投入试运行的天空电视台也仅仅实现了部分摄录设备的3D化。如果要实现全3D化,需要投入的成本十分惊人。
更重要的是,受众需要更换相应的3D接收机来收看3D效果的影像。迄今为止,尚没有家庭用户在自己的家中欣赏3D转播的体育赛事,这与其目前高贵的身份和高昂的价格是分不开的。从目前的国际市场价格来看,接近9000美元一台的接收机和1000多美元的3D眼镜价格居高不下。尽管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研发的不断成熟,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肯定会大幅下降。但对于刚刚更换了数字电视或高清电视的不少用户来说,对马上再更换3D电视可能还会比较排斥。从新媒体普及的角度来分析,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3D电视体育转播的主要工作恐怕还是应落脚在概念的推广。一旦研发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采制、播出和接收机的价格纷纷下调至正常水平,3D技术的电视体育转播必定将成为主流。
(二)技术尚不成熟
3D技术转播的另一个掣肘是技术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虽然2010年被公认为3D元年,但技术人员接触这一全新领域的时间毕竟不长,技术上仍在不断的提高中。天空电视台转播团队还在请教电影导演改进技术,从一个侧面证明转播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首场直播的意见反馈来分析,足球比赛转播中近景和特写的3D效果比较震撼,但全景、大景和中景尚没有达到预先试想的效果。如果3D技术转播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在技术尚实现重大突破,很可能会直接影响概念的推广,进而成为3D技术转播跨域式发展的障碍。
(三)介质带来距离感
3D技术下的电视体育转播,必须通过3D眼镜进行视像转换。3D眼镜这一介质不可避免地带来距离感。对于视觉正常的人来说,佩戴眼镜收看电视无疑会产生不舒适的陌生感,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排斥,距离感因此产生。根据收看电影《阿凡达》的受众反馈,部分人甚至出现了晕眩的感觉,收看首场3D足球直播的部分受众也有类似的反应。与其说这是技术上的不成熟,毋宁说是心理上的消极反应带来的生理后果。对于视觉不正常的近视或远视患者来说,在本身已有的眼镜上再叠加一幅3D眼镜更会带来距离感。令人沮丧的是,这一掣肘几乎肯定将全程伴随3D时代。
 
五、3D技术转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3D技术转播无疑是电视体育赛事转播的发展方向,但其在国内的发展道路应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其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短时间内无法普及
再过乐观的专家学者也无法否认,3D技术转播在被称为3D元年的2010年肯定无缘中国内地市场。由于前述的高贵身份和高昂价格,加之在2010年的国际3D电视体育市场份额中,根本没有中国内地市场,因此希望先睹为快的国内体育受众不得不继续等待。
从目前国内电视的发展沿革来考察,数字电视的普及较之预期有不小的延迟,高清电视至今仍在概念的初级推广中。因此,短时间内普及3D技术的可能性委实不大。乐观估计,3D技术的电视体育转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来临之前可望在国内逐渐启动。
(二)远比数字和高清概念更吸引受众
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普及3D技术,但3D技术可能带来的震撼效果已经通过《阿凡达》明白无误地展现在业界和专家学者眼前。由于前述的符号学方面的革命性意义,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增添视听觉维度的3D概念的推广速度将会大大超过通过高分辨率来推广概念的数字和高清电视。而且,由于3D电视的播出系统与传统的数字和高清电视迥异,因此需要特殊的播出平台。而当数字或高清电视与3D电视同时播出一场比赛时,其对受众的吸引力高下立判。今年即将开播的ESPN和天空电视台的3D频道将有力地证明这一趋势。
(三)改写电视体育媒体版图
3D技术的电视体育赛事转播很可能会深刻地影响电视体育媒体既有的发展版图。对于国内地方电视体育媒体来说,3D技术的转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虽说技术改造的投入可能是巨大的,但抢占国内电视体育发展的制高点,进而在业内版图中分得一块重要的实地仍然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反之,如果无法在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及时跟进,一些中小规模的地方电视体育媒体难逃灭顶之灾。
对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而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有线电视时代和本世纪初数字电视时代的领先一步,加之平台和政策上的优势,已经使他们在国内电视体育市场的竞争中占据绝对领先的优势。但如果在3D时代不能继续走在前面,就有可能被几家实力强大的地方电视体育媒体抢占市场份额。更何况,在国际电视体育市场竞争中还有不少媒体大鳄一直虎视眈眈地紧盯中国市场。一旦形成直接竞争的态势,率先占据技术优势者很可能将大获全胜。毕竟,对于广大的体育受众来说,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体育明星和顶级赛事请到身边,欣赏一场真正全方位立体化的视听觉盛宴,这样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参考文献
[] Stephen Mills. The 3D Experience: 3D Experience Shows Beautiful Games in a Whole New Dimension. http://msnsport.skysports.com/story/0,19528,12193_5908936,00.html. [2010-02-01].
[] ESPN.com. ESPN 3D to show soccer, football, more. http://sports.espn.go.com/espn/news/story?id=4796555. [2010-01-05].
[] Steven Anzovin, Janet Podell. Famous First Facts: A Record of First Happenings, and Inventions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H. W. Wilson Company, 2000: 434.
[] Stephen Herbert. A History of Early Television Volume 1 London: Routledge, 2004: 342.
[] Robert Barney, Stephen Wenn, Scott Martyn. Selling the Five Ring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and the Rise of Olympic Commercialism. Salt Lake City: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2002: 54.
[] The Times. [1937-6-26]: 14.
[] Ray Poindexter. Golden Throats and Silver Tongues: The Radio Announcers. Conway: River Road Press, 1978: 117.
[] 《北京八一男女陈兵放战》,《北京晚报》. [1958-6-19]: 4.
[] Jennifer Hargreaves. Sport,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72.
11 Jim Owens. Television Sports Production. 4th Edition. Burlington: Focal Press, 2007: 157.
13 Linda Fuller. Sportscasters/Sportscast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238.
14 Margaret Morse. Sport on Television: Replay and Display. In Toby Miller. Television: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 2. London: Routledge, 2003: 381.
15 Andrew Billings. Communicating About Sports Media: Culture Collide. Madrid: Aresta, 2010: 13.
16有关“展面”和“刺点”的论述,可见罗兰·巴特在《明室:摄影纵横谈》中提出的“studium”和“punctum”的概念。罗兰·巴特.《明室:摄影纵横谈》,赵克非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1页。
17 Cornel Sandvoss. A Game of Two Halves: Football, Televis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147.
18 Andrew Billings. Olympic Media: Inside the Biggest Show on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2008: 71.
19 Alan Abrahamson. NFL Showcases the Future: A Game in 3-D. http://nbcsports.msnbc.com/id/28062216/ [2008-12-05].
20 Nilay Patel. Cowboys Stadium 3D Scoreboard Experiment Doesn’t go so Well, Turned off in Less Than Seven Minutes. http://www.engadget.com/2009/12/14/cowboys-stadium-3d-scoreboard-experiment-doesnt-go-so-well-tur/ [2009-12-14].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