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教材的“标出性”与其文化取向

作者:程然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149    2014-01-06 15:57:18

  

“标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俄国学者特鲁别茨柯伊提出来,一度流行于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它的含义是:“当对立的两项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那一项,就是‘标出项’(the marked),而对立使用较多的那一项,就是‘非标出项’(the unmarked)。因此,非标出项就是正常项。”[1]后被移用于符号学视野下的文化研究,其含义是:“文化项的二元对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用文化的标出性进行描述,对立项中被接受和承认的一方为‘非标出项’,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和风格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其反方则为‘标出项’,其风格和意义往往处于对正项的背离。”[2]比如,在春种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穿长衣宽袖服装是“非标出项”,而穿“短衣窄袖”的胡服则是“标出项”;在唐代,会吟诗的读书人是“非标出项”,不会吟诗的读书人是“标出项”;在当今,年轻人中会唱流行歌曲的是“非标出项”,不会唱流行歌曲的是“标出项”,等等。但是,“非标出项”与“标出项”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历史翻转。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上都有“标出项”与“非标出项”之争,“非标出项”要顽固地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央,而“标出项”则不甘心寂寞、沉沦、消亡,总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与“非标出项”争夺历史舞台,这就是所谓的“标出性”。没有这种“标出性”文化就会僵化,就会停滞不前。这种文化之争,不仅反映在哲学、历史、伦理、文学、艺术等领域,而且反映在教育领域,反映在教材的编写和选定上。教材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重要符号,我们不妨回溯历史,着眼当代,从“标出性”的角度,一探教材编写的文化取向。

 

“标出性”的沿革

 

如果简要回顾一下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就会发现,“标出性”在教材的编写、选定上往往呈现出起伏变化的特征。据考证,“我国古代学校的设立,大致从虞舜时就开始了。虞舜时代有上庠(大学)下庠(小学),夏代有东序(大学)西序(小学),商代有右学(大学)和左学(小学)”。[3]但是,当时由于文字尚处于初创及逐渐形成阶段,也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国家不可能为学校编写、选定统一的教材。自春秋战国到隋唐之前,除了战乱,统一时期的历代统治者,都没有要求选定更不用说编写教材,甚至对教育的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始于隋成于唐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诞生,使官方根据考试的内容对教材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可以说是选定教材的开端。在唐代,明经科规定要考《孝经》和《论语》,进士科规定要考《周易》、《尚书》、《公羊》、《谷梁》和《老子》,在这些书目中,《孝经》、《论语》、《周易》、《尚书》、《公羊》、《谷梁》皆属于儒家经典,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可以说儒家经典在唐之前的主流文化中是“非标出项”,而道家经典《老子》、《庄子》则是“标出项”。但是由于唐代是一个在政治上比较开明的社会,而且由于唐代统治者信奉道教,所以《老子》这一原本被正统读书人冷落的“标出项”,才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但是正是由于它具有“标出项”的历史负荷,因而它要真正成为科举考试的“非标出项”是不容易的。到了明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明朝的科举考试不仅在行文的方式上要求为“八股”,而且对考试的内容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明初的科举考试要求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答题必须以朱熹对“四书”的解释为标准,这就是所谓“代圣人立言”;而到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则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人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以供读书人学习,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由皇帝下令编写、选定的语文教材,在这套教材中,根本没有《老子》的地位,《老子》便由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非标出项”,再次退居为“标出项”。总之,在明清两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经过统治者的筛选、剔除,除了剩下极少量的儒家经典以及对这些经典的阐释之外,其余都被排斥在教材之外,这就为民族和国家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为,从某种意义说,一个国家的教材如果“非标出项”的范围越来越窄,而“标出项”的范围越来越宽,且统治者顽固地坚持、维护“非标出项”,严厉地排挤和打击“标出项”,则这个国家的文化就由僵化而衰退,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就不会长久了。虽然我们不能说明清两代,在文学、艺术、科技方面没有可观的成就,但是在哲学、历史学、伦理学上除了阐述前人的思想,鲜有突破,尤其是在思想的解放、观念的革新上,则远远不如汉唐,这不能不说与教育的保守、狭隘、苛刻有关,而这种保守、狭隘、苛刻正表现在教材的反“标出性”上。

现代中国命运的转变是从1917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改革教育,改革的教育的突破口就是重新编写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在几千年的中国教育中,一直以文言文为正宗,白话文不登大雅之堂,也是为绝大多数读书人所不屑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如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钱玄同、鲁迅等人,要用“引车卖浆”者流的口头语言取文言文而代之,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尊经复古者的激烈反对。但是最终,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还是以胜利告终,其标志是“在1922年实行新学制后,许多中小学采用了白话文作为教材”。[4]于是,统治中国教育几千年之久的作为“非标出项”的文言文退位,而作为“标出项”的白话文登上了语文教育的历史舞台,并且着造成“标出性”翻转(论述见后),成为新的“非标出项”。可以说,作为“标出项”的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最锐利的武器,也正是这种文化的开放性“倒逼”政治,成为中国近一百年来社会巨大变革的最伟大的推动力。

 

“标出性”的现状

 

近些年来,各种媒体对语文教材的争论此起彼伏,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材是根本不允许争论的,比如在十年“文革”中,我们的语文教材充斥着领袖语录和革命故事,那是不允许任何人发表一点异议的,发出“标出性”声音的人,等待他的必然是牢狱之灾,这正是政治专制主义在文化领域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在政治提出“三不主义”和“三宽政策”,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和“宽松,宽容,宽厚”的环境下,带来各个领域的民主、自由和开放,“标出性”的呼声开始发出,“标出项”也开始出现,这也反映在教材的编写、选定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编写、选定并不完全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在政治比较开明的时期,文化因素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文化因素,就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的标准和尺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教材的编写明确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课文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6]这可以说为当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宗教学等领域形成了一套庞杂而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不能说这些思想体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毕竟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它们会或明显或潜在地制约着教材的编写,使教材显示出某种复杂性和滞后性,这就是前些时引起一些人对教材大加批评的原因。批评者在研究了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之后,总结出“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还有人指出,即使是人教社编写的比较权威的小学语文教材,也“缺少体现时代特点的美文,切合现实生活的实用文,反映前沿科技新成就的科普文”。[7]这些批评虽然尖锐,却不无道理。当前流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应该说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受传统文化的制约,视野还不够开阔,观念还比较狭窄,思想还不太解放,一句话,这些教材的“标出性”还不强。在此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套教材都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从宏观上,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编写者对于“非标出项”和“标出项”的取舍仍然显示出某种保守性。在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勤奋是“非标出项”,玩乐是“标出项”;顺从是“非标出项”,叛逆是“标出项”;谨慎是“非标出项”,冒险是“标出项”;德治是“非标出项”,法治是“标出项”;成功的科学家、文学家是“非标出项”,成功的商人、企业家是“标出项;现实主义作品是“非标出项”,现代派文学是“标出项”; 喜剧是“非标出项”,悲剧是“标出项”;教育意义是“非标出项”,娱乐价值是“标出项”,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如果一个时期的语文教材,它的“标出项”太多,说明它对于“标出性”过于担忧,处于高度戒备甚至难于容忍的状态,那么,这样的教材就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标出性”的翻转

 

“对立文化范畴之间带来的标出性,会随着文化发展而变化。文化的发展,就是标出性变化的历史”。[8]从历史的角度说,“非标出项”与“标出项”的地位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标出项”会取代“非标出项”而成为新的“非标出项”,而原先的“非标出项”则成为了“标出项”,这就是所谓“标出性”的翻转,由此可见“标出性”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在文化领域,“标出性”的翻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文化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宽松(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另一个是文化人的呼吁和行动。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这一“标出性”翻转为例,那时正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时期,军阀们忙于争权夺利,扩大地盘,放松了文化上的管制,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既有影响巨大的宣传阵地——《新青年》,又凭借着学界领袖的身份,“登高一呼,应者如云”,他们的不仅著书立说倡导、推广白话文,而且像顾颉刚、叶圣陶等人还主持和编写了《国语教科书》,把白话文编进语文教材。正是在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下,白话文终于取代文言文而占据了语文教材的中心,从而实现了“标出性”的翻转。

改革开放以来,从大的教育环境上看,已经有过“标出性”的翻转,最明显的标志是教育再也不像在“文革”中那样为阶级斗争服务了,2006629日颁布的《教育法》中,把教育的目的定义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9]等等,这就为语文教材建设的多元化提供了政策的保障和理论的指导。所以,如果拿我们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与“文革”中的语文教材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即使是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教材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变化,这都是“标出性”翻转的例证。

“标出性”的翻转通常不是强权的出面干预,也不是追求时尚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时出现了翻转,过不久还会被翻转过来,“标出性“的翻转应该顺应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的结果。检视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我们既不必全盘肯定,也无须求全责备,笔者提出两个从“标出性”翻转角度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以伟人、名人、大家为题材的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以及“出人头地”的思想不无关系,当这一类人成为语文教材中的“非标出项”时,另一类人就成了“标出项”,他们就是数量庞大的普通民众,他们在语文教材中露脸的机会太少了。其实在今天这样的和平时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娱乐,他们的思想、情趣,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和常态,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样式,他们理应从边缘走向中心,由“标出项”变为“非标出项”,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更多地出现他们的形象,实现“标出性”的翻转。二是在通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剧,其风格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是“非标出项”。而对于风靡于西方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被边缘化了,当然我们还是在教材中看到了这样的作品,比如在第五册专门辟出一个单元,全选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节选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面还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作了简介,这显然是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当作另类来处理,是一种“准标出项”的编排,表现了编写者害怕“翻转”的心理,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笔者认为在一个文化多元的全球化语境下,语文教材的风格应该以混搭型为好,风格上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有所偏好,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将来接触和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各种类型的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1

[2]赵毅衡.文化符号学中的“标出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8.3

3]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3

4]李杏保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

[7]民间团体批评内地小学教材.wenku.baidu.com/view/bea6c8c2d5bbfdca7956.2011-5-20

[8]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已发表于2012年第9期《教学与管理》)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