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符号是什么

作者:邱国权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796    2014-04-11 10:51:14

 

符 号 是 什 么 ?

 

―――普通符号学探索之一

 

邱 国 权

 

我给符号下了一个定义:符号是能在认知中,通过解释或者直接,代表与

自身不同的事物的事物。(注)

我是这样来理解符号的:

1、    符号不是单个事物的属性,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代表关系。代表

者称为符号,被代表者称为符号的对象,简称对象。单个事物,只代表自身,不代表与自身不同的事物时,不能成为符号。

例如:玫瑰花。在一个小青年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女朋友时,它不代表自身而代表与自身不同的爱情。这时,玫瑰花就成了代表爱情的符号;爱情成了被玫瑰花代表的对象。而玫瑰花在沏茶或做月饼馅儿时,被品尝的是玫瑰花自身的味儿。这时,玫瑰花只代表自身,成不了符号。

2、    符号只能存在于相应的认知之中,认知之外无符号。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认知之外都只能代表自身,无法成为符号;只有在认知之中,可以代表自身,也可以不代表自身,而代表与自身不同的事物,成为符号。符号和对象之间的代表关系,只能存在于相应的认知之中。

玫瑰花,只有在知道玫瑰花象征爱情习俗的人群的认知中,才能成为代表爱情的符号;在认知之外的世界中,在不知道玫瑰花象征爱情习俗的人群的认知中,玫瑰花只是玫瑰花,不可能成为代表与它风马牛不相及的爱情的符号。

即使是常常被无条件地理解为符号的语言,也不例外。实际上语言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只有在相应的认知中,才能成为符号。汉语只有在懂汉语的人群的认知中才能成为符号;在认知之外的世界中,在不懂汉语的人群的认知中,只是一串只代表自身,其他什么也不代表的声音而已,成不了符号。

与这相反,通常没有人会认为是符号的一瓶衡山老白干,尽管多少年来,一直只是一瓶老白干,一旦有机会上了“衡山老白干,喝出男人味”的电视广告,就有可能在一些人的认知中成为代表男人味的符号。当然,在认知之外的世界中,在不知道或不同意该广告的人群的认知中,衡山老白干仍然只是一瓶老白干,代表不了男人味。

由于符号必须借助物理载体才能在人际传播和代际传承,于是有人便认为

符号可以是物理的。这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符号观而对符号产生的误解。任何符号的物理载体,不在相应的认知中是成不了符号的。认知之外的物理世界,没有也不可能有符号。索绪尔不是把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理解为语音声波和事物,而是理解为音响形象和概念是一个经典的例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我的这个定义,是我在皮尔斯把符号理解为“对某人在某方面而言替代另一事物的事物”(皮尔斯

文集8卷本英文版第2卷第228页)和索绪尔把能指和所指不是理解为语音声波和事物,而理解为音响形

象和概念的双重启发下,以能动反映论为指导,逐步形成的。

    正是由于符号和对象归根结底都是心理的,所以,人既可以建构和思考,并

通过物理载体来交流符合客观实在的科学;也可以建构和思考,并通过物理载体

来交流如神话、宗教、艺术、说谎和欺骗等等的不符合客观实在的虚构;还可以建构和思考,并通过物理载体来交流不知道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假设。

     3、符号的真三元结构和基本类型:引符和意符。

既然符号不是单个事物的属性,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代表关系,那末,世

界上反映在认知中的事物是无限多的,只要不同就能代表的可能性也是无限多的,你怎么知道事物A,作为符号,代表的是事物B,而不是其他呢?由此可见,在符号和对象之间,有,而且必然有,一个起穿针引线作用,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符号学称为解释。所以,符号本质上不是只由符号和对象两者构成的二元关系,而是由符号、对象和解释三者构成的真三元关系。

如下:


                                                     
符号   —————— 对象

                                                   ╲                        ╱

                                                                        解释

解释是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中介,建构符号的关键。没有解释,符号跟对象联系不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符号。解释的性质决定符号的性质,是符号分类的主要根据。符号按照解释中是否包含自然形成的,人只能认识,不能建构的非建构因素区分为引导符号和表意符号,简称引符和意符。

引符是解释中包含非建构因素的符号。非建构因素是人只能认识,不能建构的因素。引符在认知之外,都是一些自然规律;在认知中,作为符号,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在认识非建构因素的基础上,把符号使用者的认知,从符号引导到对象。所以称为引导符号。如:在认识烟与火之间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烟可以把人的认知引导到火。

意符是解释中不包含非建构因素的符号。意符中把符号与对象的联系起来的解释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建构,表达人的意愿,所以称为表意符号。例如:三国时代的曹操,一般都认为他代表奸雄。因为他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郭沫若不买这个账。他对曹操作了另外一种解释:曹操把三个国家统一成一个国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曹操应该代表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郭沫若之所以能够给曹操翻案,归根结底,是因为把意符的符号和对象联系起来的解释不受非建构因素制约,可以由人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意愿来建构。

引符和意符是人人天天都在使用的不可或缺的两类符号。例如:你早晨一醒来就会随手拿起昨晚睡时脱下放在床头柜上的你的衣服来穿上。如果有人在你睡着时,把你的衣服换成别人的衣服,你醒来时就会立即发现这不是你的衣服。为什么?这些都是你在无意识地混合使用引符和意符的结果。其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①“我的衣服”--记忆中我的衣服的表象--关于床头柜上我的衣服的感觉--床头柜上我的衣服

\/                    \/                          \/

已知(意符)              相似(意符)                  相似(引符)

--→ “我的衣服”---床头柜上我的衣服

\/

         已知+相似(意符)

②“我的衣服”--记忆中我的衣服的表象--关于床头柜上别人的衣服的感觉--床头柜上别人的衣服

\/                    !                             \/

已知(意符)                                               相似(引符)

4、符号解释的功成身退和已知符号。

既然解释是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中介,没有解释,符号跟对象联系不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符号;那末,为什么我在符号定义中,除了说符号能通过解释与对象联系起来外,还说能直接与对象联系起来呢?

这是因为虽然解释是建构符号的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没有解释,符号跟对象联系不上,符号建构不起来,认知无法生成;但解释在完成了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任务,认知生成后,常常会转化为继续认知和传播的障碍,不得不功成身退,退到记忆深处,甚至被遗忘,在需要时再登场或重构。

例如:中国成人学英语,开始时常常先要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即以汉语作为中介,也就是解释),才能弄清楚英语的意思(即英语所代表的对象)。如:你听到有人在门外喊:“Open the door!”时,你先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开门!”后,才知道去开门。这在学习之初是难免的。如果以后每次都这样,这个帮助过你学懂英语的汉译(解释)环节,就会转化为你有效地使用英语交际的障碍。当然,由于各种原因,一句英语或其中某一个词代表什么,你忘记了,仍然可以把汉译(解释)环节重新引入,再次学习。

这种解释已功成身退,符号使用者无需解释在场,就能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符号,我们称为已知符号。一个人只有在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已知符号后,才能有效地思维和交际。所以,已知符号在认知活动中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地位。典型的实例是语言。语言的语词基本上都是解释已功成身退的已知符号。一种语言至少要掌握(即无需解释在场就能把语词和它代表的对象联系起来)几百上千个语词,才有可能使用。

已知符号,由于解释已功成身退,便呈现出二元结构两面体的假相,容易使人受骗上当,把“无需解释在场”理解为“无需解释”,对符号产生误解。这连大语言学家索绪尔也不能幸免,提出了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说法,还把能指和所指比喻成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单说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并指出这种结合是任意的,还给解释留有余地。把能指和所指比喻成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就使解释无缝可钻了。尽管索绪尔本人没有最终肯定自己的这些说法,但他的巨大影响力,还是使不少人至今还难于准确地理解解释在符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皮尔斯的三元结构符号观与索绪尔的二元结构符号观已并存了百余年。在我看来,也许可以在“解释功成身退”、“无需解释在场”和“已知符号”等理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皮尔斯是哲学家,善于从事物的本源、形成和建构视角来看符号,看到了符号在形成和建构时,解释的不可或缺性。但他没有或者来不及看到符号在建成后的使用中,解释的常常会从充要条件转化为累赘,不得不功成身退,呈现出二元结构假相的一面。索绪尔是语言学家,成天跟两面体的语词,也就是已知符号打交道。而且这种已知符号是符号整体中的核心部分,时间一久,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自觉地以偏概全,从语言(已知符号,符号的一个部分)看符号(符号的全体),形成二元结构符号观,对解释只用“任意的”一词带过,没有认真地加于研究。这是可以理解的。

皮尔斯和索绪尔能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构符号学的设想,是很了不起的。现代符号学创始人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从一分为二的视角来看,伟人有局限应该是正常现象。对于像皮尔斯和索绪尔那样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伟大学者,首先应该挖掘和学习他们的真知灼见,同时保持分析头脑,不盲从。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二元结构的关系。二者貌似泾渭分明不相容,其实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是整个符号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构成部分:要进行符号活动,首先要有符号,即通过解释来建构符号;建构符号是为了使用符号,为了有效地使用符号,解释常常不得不功成身退。

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二元结构的相互转化的符号活动,实际上是大家在日常认知和交际过程中,经常在进行的极其普通的符号活动。只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符号观,特别是对解释在符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没有意识到而已。

同一个字,有人无需解释在场,就知道它代表什么;有人需要通过解释才能知道它代表什么。通过解释知道后,下一次就无需解释在场,也能知道它代表什么。

例一:一个北方人对一个南方人说:“你姥姥明天要来。”

南方人一愣,说:“我姥姥?”

北方人赶忙解释:“姥姥就是外婆。”

南方人恍然大悟:“噢!她老人家好久没有来了。”

同一个“姥姥”,在北方人的认知中,是一个已知符号;在南方人的认知中,不一定是已知符号。这时,就要通过一个三元结构,如把“姥姥就是外婆”中,在南方人的认知中已经是已知符号的“外婆”作为解释,使“姥姥”在南方人的认知中也转化为一个无需解释在场就能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已知符号。

例二:在成人初学外语,记外语单词的过程中,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二元结构的相互转化,是十分明显和频繁的。在外语单词中,总有一些较难记住。今天查字典,记住了。明天忘记了,查字典再记。没几天又忘了,再查字典。以后也很难保证不再忘记。

不仅同一个字,同一个人和同一样东西也这样。

同一个人,有人无需介绍就认识,有人需要介绍才认识。认识后再见到就无需再介绍了。如果再介绍,就显得有点背了。

同一条红丝带,有人无需解释在场,就知道它代表为艾滋病患者献爱心,有人需要通过解释才知道。知道后,再次见到,就无需解释在场了。

教学和自学的过程都是通过借助解释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三元符号活动,使学者获得无需解释在场也能把符号跟对象联系起来的,呈现二元结构假相的已知符号的符号活动过程。无论本义,还是转义,都是如此。

鉴于已知符号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的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不掌握相当数量的已知符号,难于有效地思维和交际),我在符号的定义中,在“通过解释”的后面,增加了“或者直接”四个字。这里的所谓“直接”,是指“无需解释在场”,不是指“无需解释”。

我的符号定义含有把皮尔斯的三元结构符号观跟索绪尔的二元结构符号观统一起来的愿望。

    5、 符号、对象和解释的身份化。

    符号、对象和解释不是某些事物的专利,而是指事物在认知中所起的作用,或所扮演角色,我们称为身份。一事物在认知中获得符号身份、对象身份,还是解释身份,取决于具体的认知过程。具体的认知过程一改变,同一事物的身份也可能随之改变。语言也不例外。

    在英译中的过程中,“book”是符号,“书”是对象,解释可以是英汉词典或别人的指点。在中译英的过程中,“书”成了符号,“book”成了对象,解释也变成汉英词典或别人的指点。在这两个认知过程中,“book”和“书”的符号身份和对象身份彼此易了位。

南方人知道外婆是谁,不知道姥姥是谁。有人就告诉他:“姥姥就是外婆。”其中,“姥姥”是符号,“外婆”是解释,对象是妈妈的妈妈。北方人,正好相反,知道姥姥是谁,不知道外婆是谁。有人告诉他:“外婆就是姥姥”。其中,“外婆”是符号,“姥姥”是解释,对象是妈妈的妈妈。在这两个认知过程中,“姥姥”和“外婆”的符号身份和解释身份彼此易了位。

成人学外语,通常先以母语为跳板;熟练后,再把母语甩掉。如;中国人初学“book” 一词,开始时总是通过老师或别人的指点,或者,自己查英汉字典,先跟“书”联系起来,然后再跟书相联系。在反复朗读“book—书” ,“book—书”一段时间后,才能一听到有人说“book”时,就能立即跟书联系起来,而“书”被边缘化了。

这是一个把符号的对象的对象,直接作为符号的对象的符号活动,称为符象三段论。这个符号认知活动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A  ——  B      B ———————→  A —— C

符号                   对象        符号      对象                           符号      对象

 book  “书”    “书”                book 

                                                    

(英汉字典)              (已知)                          (“书”)

在这个符号认知过程中,同一个语词“书”,在①中扮演的是对象的角色,获得对象身份,在②中角色转换,扮演符号角色,获得符号身份,在③中又转换成解释角色,获得解释身份。

在当前索绪尔的二元结构符号观的局限日益显露,皮尔斯的三元结构符号观应运而上的时候,有人对索绪尔的所指相当于皮尔斯的对象,还是解释产生了分歧。在我看来,这是不了解符号、对象和解释都是一种随着认知过程的改变而改变的认知身份,以及符号有引符和意符之分的缘故。可图解如下:

                                                                                

    A  ——  B      B  ———————→  A —— C

符号                 对象        符号       对象                       符号      对象

树的音响形象   树的概念    树的感觉                     树的音响形象    

  (能指)     (所指)                                      (能指)

                                                                        

(约定俗成)           (视觉反映过程)              (树的概念(所指)+感觉)

    在索绪尔的符号观中只有①,没有②,无法推出③,是一种无根无源的符号观。

非语言的事物也是这样。

在由目击者口述,刑侦人员给犯罪嫌疑人画像的过程中,目击者大脑中的犯罪嫌疑人的表象是符号,目击者的口述是解释,画像是对象。在刑侦人员拿着画像,到人群中去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画像成了符号,对象是犯罪嫌疑人本人,解释是画像跟本人之间的相似性。同一帧画像,在前一认知过程中扮演的是对象的角色,获得对象身份,到了后一过程,扮演符号角色,获得符号身份。

符号、对象和解释的身份化,是符号的灵活性的体现,也是认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索绪尔符号学的局限之一是把能指和所指固定在音响形象和概念上,使原本极其灵活的符号僵化了。

叶尔姆斯列夫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把能指和所指改为表达和内容,把表达和内容又都分为形式和实质,形成表达—形式、内容-形式、表达-实质和内容-实质四个层面,弄得很繁琐。其实,形式也可以说是实质的表达,实质也可以说是形式表达的内容。表达和形式,内容和实质只是能指不同,它们的所指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虽然已显示了表达和内容从绝对向相对转化,显示了它们的身份化的倾向,但身份化不彻底,符号灵活性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巴尔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从叶姆斯列夫的表达和内容出发,把转义和元语言图示如下:

转义:2     E  R  C                元语言: 2     E  R  C

╱╲                                         ╱╲

      1  E  R  C                            1         E  R  C

((ERCR  C                          E  RERC))

图示中的E代表表达,C代表内容。图示也显示了表达和内容从绝对向相对转化,显示了身份化的倾向。同样由于身份化不彻底,符号灵活性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

叶姆斯列夫和巴尔特等人的努力,显示了在能指-所指和表达-内容等二元结构框架内难于解决符号灵活性问题。不少人便试图从皮尔斯的包含解释的三元结构符号学中寻找出路。在国际上,皮尔斯符号学便应运而上。如果有人因此而认为可以用皮尔斯三元结构符号观来取代索绪尔的二元结构符号观的话,在我看来,也是行不通的。前面已经提到: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二元结构是整个符号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正确的做法也许只能是:在能动反映论的指导下,吸取皮尔斯符号学和索绪尔符号学,以及其他所有已有的符号学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建构科学的符号观和新的统一的符号学理论。我的普通符号学的设想就是正在构思中的一种探索。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