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

作者:胡壮麟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  浏览量:5792    2009-08-20 09:55:53

 

 
内容提要 语境对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一向受语义学家、语用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和认知学家所关注。追踪这些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对语境分析的方法,已从语言语境——即上下文,经由二元化——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三元化——语言语境、物理语境和共享知识,走向多元化(世界知识、集体知识、特定知识、参与者、正式程度及媒体等)的趋势。
关 键 词  语境/语篇/上下文/互文
 1.语境与语义
 语境(context)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 哲学家及认知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课题,但他们各有侧重,因而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界定。Crystal(1991 )在《剑桥语言百科词典》中没有专门列条论述。Akman(2000)从《牛津英语词典》和《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找到它的释义。Martin & Ringham(2000)的《符号学辞典》给语境定义如下:
语境一词指在任何特定的所指单位之前的或伴随该单位的语篇,语义赖之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的语境,可以是清晰的、隐蔽的,或情景的。如作政治演讲时,清晰语境可以是说话人作为立论依据的各种文件,隐蔽语境可以是导致作此演讲的事件或理由,而情景语境当指作演讲时的种种环境的组合,它们对所产生的语义有影响。
这个定义不能让人满意。第一句话是就语言本身说的。“所指单位之前”的语境存在于语言内部,相当于“上下文”,而“伴随该单位的”语境当指二、三句中所说的“清晰”语境,相当于本文中要提到的“co-text”(互文),这仍与以语言为载体的语篇有关。 可是“隐蔽语境”和“情景语境”均游离于语言载体之外。这样,第一句话从“在这个意义上”,转向二、三两句不太符合思维逻辑的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也没有语境这一条目。但随着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语义与语境的关系给以关注,其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持否定观点的为属于乔姆斯基等的句子语法学家(Leech 1983 ; Brown & Yule 1983)。他们认为,语义可以不依赖语境。 根据正统的语义理论,非语境依赖的表达式叫做逻辑式(logical form),语义表达的目的是将一个句子叠合在逻辑式上(Allen 1995:228)。 Herbert Simon(引自Patel 1995 )试图发展“硬性符号系统假设”(Hard Symbol Systems Hypothesis, HSSH),他的基本动机在于坚持有关不受语境影响的那种不变的和非歧义的语义是存在的。Akman(2000:746)曾评论道,这类不依赖语境的观点对语义理论也许有用, 特别是有关索引词(indexicals)和限定的描写,但它常会引起误导;对人工智能的语境研究也无多大用处。例如,要了解“The cat is on the mat”这句话的语义,我们需要掌握最低限度的背景条件, 如“地球的引力场起作用”,“草席是平放的”,“草席是标准大小的草席”,等等。
    更多的人持第二类观点,即理解语义离不开语境。Gumperz (1982: 212 )把一组索引词称为“语境化提示语”(contextualizationcues),其作用是“帮助说话人表示和听话人理解所进行的活动是什么,语义内容该如何理解,每个句子如何与上下文有关……”。Leech (1974/1981:67)清楚地谈到语境在确定语义时的三大作用:1)语境消除信息中的歧义和多义;2)语境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3)语境能提供被说话人和作者省略的信息。Brown & Yule(1983)在《话语分析》一书中设专章讨论语境在理解中的作用。较近的论著中,已有人提出对语境特征进行语法化的研究,如Levinson(1987:54 )认为对指称的讨论是对语段语境的语法化。Scollon和Scollon(1995:21)说, “我们解释说话者的语义,是因为我们知道语境得以构建的规则”。这句话的前提就是肯定语义对语境的依赖性,他并且认为人们可以根据种种特征构建“语境的语法”。
    第三种人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如Hoenwich(1998)在一篇文章中宣称,说话人的语篇,即使在语境清楚的情况下,其真正意义经常是不肯定的。这意味着语境不能完全解决语义问题。Lyons(1995:37)首先区分句子意义和语段意义,然后说“句子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语境, 而语段意义(在或多或少程度上)决定于说话时的语境”。 Lyons 的“在很大程度上”和“在或多或少程度上”的提法实际上既不完全肯定语境对理解语篇语义的作用,又无法断然拒绝,哪怕是解释句子语义也不能完全排除它的作用。
由此可见,语境尚无确切定义,也很难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语境有不同认识。再者,定义不一,研究途径也会不一样。本文主要讨论语篇分析中的语境问题,第一类所谓句子语义的语境非依赖性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2.语言语境——语境研究的一元化
    人们首先是把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放在语篇中去理解它的意义。汉语译之为“上下文”或“语境”(语言的环境),即反映了对语境的早期认识。我们不妨把语言语境解释为通过语篇的上下文来了解某语段(utterance)的意义。Scollon和Scollon(1995:51)举了下面两句对话为例:
    第一说话人:Should I have it translated?
    第二说话人:Yes, here they are.
    这两句听起来互不搭界的话为什么不影响两人的交流?为什么语义能保持连贯?这是语境使然。原来在此以前,两人已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A(上引第二说话人):Bill, that's a great idea. Could youwrite up a one-page summary for tomorrow's board meeting?
    B(上引第一说话人):Of course, Mr. Hutchins. Should I have it translated?
    由此可见, 语篇本身构成了其语言成分(语句或语段)的环境。 Saeed (1997:182)把它称为“语篇作为语境”(discourse as context)。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就是按这个原则处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尽管有人找了一些例句,试图说明衔接的语篇不一定是连贯的,连贯的语篇不一定是衔接的,从盖然率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语境仍不失为帮助人们理解语篇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这个基础上,Brown & Yule(1983:46)按照Halliday的思路, 提出作为语境的语篇可以是语段所在语篇之外的另一语篇,并称之为“co-text”。举个简单的例子说,学生期末考试拿到考卷时, 要回答考卷中的题目,他必然要联系到在这个学期中老师的讲课、课堂讨论、课文阅读和课后作业。这样,我们理解“co-text”时, 最好不要把它看作某语篇本身的上下文,而是另一语篇的上下文,即互文。
    由于互文仍是从语言内部(不管它涉及一个语篇还是两个或更多语篇)寻找语篇意义的衔接和连贯,它还应属于语言语境。我们认为这是语境特征的一元化。
3.语境特征二元化
    人们发现,对语篇语义的理解,单依赖语言语境有时还不能完全解读一个语篇的意义,因为许多语境提示不存在于语篇内部,而是存在于语篇外部,即交际双方使用语言时的情景。Thornborrow 和Wareing (1998:88)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Meet me here at the same time tomorrow with a stick this long.
    这里,Me,here,the same time,tomorrow,和this long等词语的本义都是清楚的,但听话人需要一定的背景信息才能明白说话人的用意, 即通过当时在场的人物确定me 是谁, 通过他们所在的地点确定here的方位,通过他们当时会面的时间(the same time )确定下次会面的时间,从他们当时会面的日期知道第二天(tomorrow)的日期,用周围可表示长度概念的事物(如栏杆)或用手的比划知道该多长(this long)的棍子。这些词语都是指称词(deixis), 离开具体语境,它们只是一些完全不着边际的抽象概念。正如Lyons(1995:271 )所说,语段的语境不仅包括相关的互文,也包括有关语段发生时的相关情景特征。Crystal(1991:78-79)认为, 语境关系到一个语篇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全部背景。语言方面指一个语篇的特定的邻近部分成为我们注意中心的单位(如一个词)。非语言部分,即情景语境,包括使用该单位的直接情景,作者和读者共同意识到的此前说过的内容,以及恒久的信念系统(即与该语篇相关的信念和预设)。
    由于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特别是情景因素,我们不妨把这种观点称为语境特征的二元化。
   4.语境特征三元化
    如果二元化是把语境特征看成语言和非语言两个因素, 下面Saeed(1997:182)把说话人的语境知识分成三个方面:
    1)从物理语境可以估计到的;
    2)从已经说的话中可以找到的;
    3)从背景或共享知识中可以找到的。
    Saeed的第1点相当于时空和物理情景,他的第2 点相当于语言语境,他的第3点指背景、常识、百科知识、社会文化知识、 现实世界知识等。对文化知识,他举例如下:
    A:I'm hungry.
    B:I'll lend you some money.
    这样的交流为什么是连贯的?这是因为社会成员知道金钱能够交换食物,这是文化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许多词典中是不解释的。 把Saeed和Crystal的论述比较一下,可以发现Crystal 的非语言因素被区分为1和3两个方面,1方面强调客观的物理的语境,更符合于我们常说的情景,3方面则进入说话人的主观世界。三元化更好地反映了Malinowsky 和Boas等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的视角。
    5.语境研究的多元化
    既然语境特征可以一分二,二分三,在对语境特征进入系统描写的阶段,人们必然进入语境描写的多元化时期。Lyons早在1977 年就提出6种语境知识,即角色和地位、空间和时间的方位、正式程度、媒体、 恰当的主题,和恰当的语域。Brown & Yule(1983)说得没那么明确,但他们建议所涉及的语境有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说话人、听者、谈论的题目、先前讲过的话、会话的形式(辩论、自由会话、布道等)及对话的目的。Harris(1988)根据构成语境的知识和意识的相互作用确认七个语境类型,计有世界知识、语言知识、作者、体裁、集体知识、特定知识和语篇因素七项。Scollon & Scollon(1995:22-23 )在构筑语境语法时,也区分7个成分,即场景、语调、参与者、信息形式、序列、共现类型和表现。
    为便于比较,我们把四套系统归纳的语境特征体系列表如下:
 
     从已知文献来看, 在四种语境特征体系中, 人们较多地接受Harris的体系(如Akman,2000)。 下面我们对上表所列特征作些剖析。
    5.1 世界知识
    De Beaugrande(1980:30)说:“人们知道语篇中什么事正在进行这个问题,是人们如何知道世界上什么事正在进行的一个特殊事例。”Brown and Yule(1983:233)的体系中没有世界知识这一特征项,因为他们认为,对世界的一般知识不仅仅是理解语篇的支柱,实际上关系到人们经验的方方面面。因此,即使把世界知识作为语境特征,也未免过于一般。人们经验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5.2 语言知识
    除Lyons外,其余三人都列入语言知识这项。Lyons并非排除语言知识,因为他不是在非常正式的情况下谈到语境特征系统的。再者,既然是语言知识,他提到的语域知识多少与语言有关。当然,人们更多地关心语篇中的语言点,如指称词的使用、词语的语义关系、词语的重复和排列、语气和情态、语句的连接逻辑关系,以至主位和述位、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等。
     5.3 集体知识
    借助语义学理论,上下文引起的歧义是好解决的,语境歧义通常起因于作者不当地认为读者能了解作者的意图,即作者缺乏集体意识。作者通常自以为是地设定他想象中的读者掌握很多有关社会的体制、习惯、常规、礼仪、新鲜话题、文化和历史事实等。正如Saeed(1997:99)所说,与其将我们的解释限定于句子之间的形式关系, 不如联系言语事件参与者所具的共同知识进行解释。所谓“语言”,我们不要把它看作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应把它看作形成各种活动的复杂的概念模型,如法律语言、棒球语言,但这些不等同于文化(Ealy 1998)。
    Leech(1983:13)曾谈到说话人s和听话人h被假定为共有的任何背景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有助于听话人h解释一个已知语段中说话人s意指的内容。这样的背景知识应是集体知识。Saeed(1997:185 )说的相互知识(mutual knowledge)也属此类。
    显然,集体知识对理解某一语篇意义有直接的积极的作用,而世界知识内涵过于庞大,说话人和听话人不可能具有同样的世界知识,因此不能解决具体语篇的理解问题。
    5.4 参与者
    所有四个系统都考虑到言语交际参与者(说话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作为语境因素对理解语篇的作用。Harris只提到作者一方,因为就理解语篇意义而言,重点是听者/读者如何去了解说话者/作者的意图以及有关他的一切信息,这对重新构建一个语篇的意义至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句子意义深入到说话者/作者想表达的意义,才能较好地掌握语篇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关心的不限于参与者个人,而是参与者框架的特殊类型(Duranti 1997:314)。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了解说话者/作者的意图?如果这是指让听者/读者理解说话者/作者交际时的语境,譬如说,交际时的历史语境(物理的、地理的、文化的和思想意识形态的等)和文学语境(语言、文学形式等),我们势必陷入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因此,不如把这一项限定为参与者特别是作者的个人情况。
    5.5 背景
    四个系统都提到时间、空间和物理情况,这种非语言情况本来是清楚的,但Harris(1988)使用“特定知识”一词,指所期待的读者掌握的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他列举的5 个相互联系的特定知识为:
    (1)物体情景:如某语篇中的门窗、壁炉等。
    (2)话语参与者的心理条件:如某老师的冷漠表情, 某女孩又恨又怕的心情。
    (3)社会—文化关系:如师生之间的关系。
     (4 )人际意识:指对话双方对某一情景具有共同经验的知识。 Clark & Carlson(1992)对此有专门讨论, 认为当读者试图理解作者的意思时,他所经历的过程可用“共同基础”加以解释,如对知识和信念,作者和读者会作出相同的假设。
    (5)对任何句子而言,其所毗邻的前一句。
    我们觉得Harris这五个特征太杂,(2)和(3)两项可放在参与者内考虑,(4)项谈的是有关集体知识的内容,而(5)项应属于语言语境。“毗邻的前一句”也过于绝对,因为两句不连贯的话,有时可通过后一句话来澄清(如下指的运用)。
    5.6 正式程度和基调
    基调(key)一词借自音乐, 在语篇分析中指交际时的语调和语气(Scollon & Scollon 1995:26)。 正式程度和基调当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篇的部分意义,如一个场合是严肃的,还是随意的,一句话是动真格的,还是说着玩的,我们可以通过语气的正式或非正式或语调的升降变化来判断,但这一内容可包含在下面语域的语旨(tenor )内解决,不必另设一项。
    5.7 媒介
    语篇的意义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体现,如口语、书面语等。这相当于语域理论中的“语码”(code)。Harris采用“体裁”一说,因为他讨论的语篇主要指文学作品的范畴,具有特定的文体风格、形式或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包括体裁的概念(诗歌、小说、侦探小说等)。他所选用的体裁规约可帮助读者作出适当的解读。但我们在讨论语篇分析时,已超越文学“体裁”的概念,而是指不同言语事件的规范形式,如笑话、演讲、行政会议、教科书、意向书、销售信件、产品介绍、报表、合同、鉴定报告、广告,等等(Scollon & Scollon 1995:25 )。就语篇分析来说,后者意义上的体裁或语类比单纯的文学体裁更为精确和实用。
    由于体裁/语类所指的口语或书面语的言语事件,都有相当数量的可预见的言语行为、参与者、话题、背景,或定期出现的或常规的形式,这是帮助我们理解语篇意义的语境特征,但这个特征也可包含于语域的语码(code)内。
    5.8 语篇因素
    语篇因素指语篇中所提供的有关讨论、事件、动作等的总体。连贯的语篇实际上是一个由若干小语篇交叉构成的系统。与前面谈到的语言语境有所不同。语言语境是微观的,通过具体的语言点表示各种语义,而语篇因素是宏观的, 它着眼于语篇的总框架或组织原则。 为此, Lyons的“恰当的主题”,Brown & Yule 的“讨论的题目”都属于这个特征。至于“共现类型”,按照Scollon & Scollon的举例, 幽默的基调总是伴随开玩笑的场合,这是未标记的类型,而标记的类型往往令人感到有突然性。这些虽与体裁有关,但也决定于语篇的主题内容,似可归入此类。
    5.9 表现
    Scollon & Scollon (1995: 31 )的分类体系中有“表现”(manifestation)一项。按照他们本人的解释, 一个公司或企业的领导机构往往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这是清晰的;而能直接作出决定或产生影响的非正式权力结构通常是不清晰的。其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交际活动往往是无意识的;二是人们有时有意识地让某些交际活动采取不清晰的方式。
    从以上语境特征或因素来看,许多学者已不满足于限制在语言语境的范围内来理解语义,也不满足于仅仅采用二分的方法或三分的方法,而宁肯把语境特征分得细一些。分得多细则各行其是。再者,对一些语境特征的命名也很不一致,有时交互重叠,但我们不必求其统一。
【参考文献】
    1 Akman, V. 2000. Rethinking Context as a social construc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743-759.
    2 Allen, J. 1995.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 Redwood City, CA: Benjamin/Cummings.
    3 Beaugrande, R. 1980. Text, Discourse and Process: Towards a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of texts [M]. London: Longman.
    4 Brown, G. & G.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Clark, H. H. & T. B. Carlson. 1992. Context for comprehension. In H. H. Clark (ed.). Arenas of Language Use [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6 Crystal, D. 1987/1991.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Duranti, A. 1997. Linguistic Anthrop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Ealy, L. 1998/1999. Understanding Contexts[M]. Smith Weaver-Smith. On-line.
    9 Gumperz, J. J. 1982. Discourse Strategi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Harris, W. V. 1988. Interpretive Acts: In Search of Meaning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1 Hoenwich, S. 1998. Interpretation and indeterminacy in discourse analysis [P]./www. criticism. com/
    12 Leech, G. 1974/1981.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UK: Penguin.
    13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4 Levinson, S. C. 1987.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Lyons, J. 1977. Semantics [M]. Vols. 1 and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Lyons, J.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Martin, B. & F. Ringham. 2000. Dictionary of Semio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Cassell.
    18 Patel, M. J. 1995. Cognitive science, meaning,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J]. SEHR, Vol. 4/1.
    19 Saeed, J. L. 1997. Semantics [M]. Oxford: Blackwell.
    20 Scollon, R. & S. Scollon. 199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M]. Oxford: Blackwell.
    21 Thornborrow, J. & S. Wareing. 1998.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