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解读“罗马柱”

作者:张智庭  来源:《符号与传媒》第6辑  浏览量:6932    2013-04-24 15:22:54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外国文化进入了我国,它们大部分都已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其中一部分;但是,也有的引进并不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本文拟结合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对某地出现的“罗马柱”做粗浅的描述和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少外国文化进入了我国,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日常文化生活,也引起了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总的来说,有交流,就会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最终促进世界的共同进步与融合。但是,也有一些引进就不是那么很容易让人理解和被人接受的。在一座大城市的一个行政区管辖内的标志性建筑物——“罗马柱”——就让人颇感错愕,不得不对之进行挖掘式思考。
 
               “学府园”向北展示的图像
 
                    “学府园”入口处图像
 
 
 一、“罗马柱”描述
 
从这个大城市向南出外环线走一段路程,远远就见一排突兀而起的柱子,它们便是被誉为当地市镇标志性建筑物的“罗马柱”:前面是一片空旷,后面可见探出几块高地之上的这个市镇西北部的楼宇轮廓。待比较靠近的时候,看出这排“罗马柱”是由瞬间难以数清的高大立柱组成的,中间有一座建立在十几根立柱之上的近乎圆形的大型建筑物,其每一侧沿东西方向排列的立柱通过连梁曲折地连接起四座形式相同、高度相同的建筑体,端部建筑体旁边还有一座与之相同但却脱离连梁的并行建筑体。而真正从西北面进口走入,我一下子就被这排庞大的建筑群惊呆了——雄奇壮观,气势压人:上百根几十米高、带有竖槽的立柱拔地而起,核心之处是一座大型的六边形穹顶,其每一个角都由两根立柱支撑,其顶部每一面都还有浮雕。这排罗马柱,虽有折线,但从整体上看呈弧状向北弯曲;立柱的北面是湖泊,湖泊北边是一条宽敞的东西向大道。待对它们瞻望赞叹之后,我才注意到入口处不远有一块长方形石碑,石碑的正面镌刻着从右向左的手书“园府学”三个描红大字。我一时不禁脱口而出:“原来这个地方叫‘学府园’啊!”。石碑下方没有落款,背面刻有说明文字,让人不无兴致地俯身去看:
 
 
既然已经身在其中,不向里边走一走是可惜的。从西边向东走去,首先是迎面的柱廊端部那两座形式相同、高度相同、均由四根立柱支撑的建筑体,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右边的建筑体与其他立柱之间有连梁。我不明白它们分立的原因,但我注意到,如果在两者之间也架起连梁的话,那么这座建筑体则与柱廊之间形成一个向内的钝角。它们应该就是碑文中所说的烽火台。从右边的烽火台开始向东,便进入由单排罗马柱连接起的柱廊。只有这时方可近距离地观看罗马柱:只见每根柱子均矗立于圆形石头底座之上,底座直径足有两米甚至更多;再看柱子本身,粗大得两人难以张臂和围,它们都由像是花岗岩的石头分层次雕刻而成(但也不排除按照现在的工艺,其内里是钢筋混凝土),上下竖槽整齐一致,那做工之细腻、嵌砌之精准,堪比真正的罗马柱。我注意到,每隔五根直线排列的立柱就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之后的立柱则改变了方向,经过三座烽火台即三折之后便到了核心处的穹顶;穹顶是由外侧的十二根立柱和内侧的六面拱型大门支起的庞然大物,而穹顶之后又是三折四排的罗马柱。
 
 跨度26的穹顶外视图
 
我进入穹顶内部,去看那幅874平方米的油画:可能是由于阴湿和10年来从未有过修复的缘故,油彩已经变质,画面模糊得辨不出非常确定的图案;加之我本人丝毫没有绘画方面的素养和历史知识,真不知这幅《爱神》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穹顶内油画《爱神》
 
    我注意到,穹顶外边的六个面上确实有浮雕,由于拍照角度够不着,我只照下了两幅。我不知它们的底样是意大利的什么画作,但见其构图基本上都是母亲与孩子的画面,所以我猜想,它们也应该属于《爱神》的主题:
 
  
 
 
               穹顶外的浮雕
 
我第一次注意到,在穹顶的每两个顶面交接之处,重复出现一尊我猜想也是爱神的浮雕,她持站立姿势,怀中似有所抱(由于是远距离拍照和天气的原因,没有拍清楚,虽有遗憾,但并不影响说明问题):
 
   穹顶侧面之间的浮雕
 
以上,便是这排罗马柱的基本情况。限于自己的知识,我无法观察到更为细致的方面,因此也就难于做更为详尽的描述。不过,在瞻观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忘记寻找哪怕是一点与学府有关系的东西,比如可供坐下来读书的长椅或是凉亭等,这些,我一样都没有见到,包括穹顶之下也无可依坐就读的地方。所见,只是湖边有不少闲者在垂钓,不时爆发出有所捕获的欢声笑语。
这就是我在有一年秋季的时候实地见过的“学府园”。但是,每当与人谈起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几乎不能马上想起它的真正名字,而总是代之以“罗马柱”。
 
                    二、古罗马柱与“爱神”
 
既然是“学府园”,总该有与高等学府有关的东西吧。不错,“学府园”北面那条宽广的大道就叫“学府路”,路北面有几所市区大学在此设立的分校,而且以前我就曾在其中一所分校中教过四年书。但是,从碑文上明确的面积来讲,它们并不包括在这个“学府园”之中。
那么,罗马柱与高等学府有什么关系呢?那烽火台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一见罗马柱和烽火台就会让人想到这里是个学府园吗?每当我过往这里时,我总是想到这些问题。由于我喜欢刨根问底,最终还是想从罗马柱在意大利的蕴意寻找突破口,于是我便把意大利的罗马柱作为参照文本来开始我的解读。我虽然不曾在意大利常住,但我保留着对于几次去过意大利的比较清晰的记忆和所带回的照片及画册。现在的罗马城内到处都有外露的作为古迹保护的柱子。我们从下面古罗马的一处广场的遗址照片中可以看到:高与低的柱子大多都呈一定几何形状组合在一起,让人想到它们过去是一座建筑物的支撑部分:当然,也有独立的立柱;从高矮上分,矮的柱子是一般建筑物的遗迹,高的柱子都是神殿的遗迹(我从图下的文字注释中,未发现一处与高等学府有关的建筑物名称):
现在罗马市内一些广场中还有完好的独立的高大罗马柱,那则是一些个人功绩纪念碑,例如特拉让广场上的纪念碑,那是为意大利古代一位战功卓著的皇帝M. U. 特拉让(Marcus Ulplus Trajan52-117在位建立的。其实,作为纪念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市马可(Marc广场上的两座纪念碑是很著名的:一座叫马可纪念碑,另一座叫泰奥多尔(Théodore)纪念碑:前者与附近的马克教堂及马可运河同名,后者则是为当时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位主教而立。
 
               
    罗马特拉让广场上的纪念碑          威尼斯马可广场两尊纪念碑
 
当然,罗马柱的原型似乎可以推到更远的时间,因为,古希腊乃至古埃及的高大石柱也很多。我想,在眼下中国大地上建立的这排罗马柱,从其高度来讲,其原型该是古罗马神殿或纪念碑的立柱,而不会是一般建筑物的立柱。
至于爱神,这可要从古希腊神话说起,并且有小爱神与大爱神之分。在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小爱神厄洛斯(Eros),他一直被人们喻为情欲的象征,他的这个名字后来也成了多种西方语言中表示“色情”的单词的词根;他是爱情和美丽的女神阿芙罗狄忒(Aphrodite)与战神阿瑞斯Ares)所生的小儿子。而到了古罗马神话中,小爱神被叫作丘比特(Cupid),他的母亲
 
      
  小爱神丘比特        阿芙罗狄忒(爱情的维纳斯
 
阿芙罗狄忒就是后来一般被称之的爱情的维纳斯即爱神。“爱神”或“爱情的维纳斯”(法文:Venus de l’amour),是“爱情、诱惑、美丽、情欲”之神,她最早以一尊雕塑出现,到了中世纪才以不同形式或名称出现在绘画之中,代表着“美、生命、生育”。我不是搞美术的,在这方面不太了解更多的情况。我从网上搜罗到我们中国人认为是《爱神》的一幅油画,那是瑞典画家佐恩(1860-1920)画的,被称为“第一名画”: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位裸体女神,其身后树下见两、
 
 
                 佐恩画的《爱神》
 
叁个小孩子,后景是一些植物,呈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在穹顶侧面看到的一幅浮雕,所呈现的画面与佐恩这幅《爱神》的画面有点相象。
那么,按照“爱神”的寓意,她与高等学府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了好久,还是无法搭得上边。
 
                三、“罗马柱”的推测意指
 
既然,罗马柱不能代表高等学府,那么,这排罗马柱放在这里,会有什么寓意呢?我认为,标志性建筑物应该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或升华。这个地方与古代罗马有什么关系呢?我联想到我曾在一份晚报上看到的一条转载消息,说是古代有一支罗马军队战败后来到了中国,到了甘肃一带。我当时没有做剪报,完整的信息也就记不清了。前不久,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结识了西北师范大学的曹进教授,向他谈起了这件事,他回去后热心地为我寄来了相关几篇文章的复印件。我从其中兰州大学历史系汪受宽所写《驳古罗马军团安置骊?城说》一文引述的1998925《兰州晚报》上的文字中了解到:“公元前53年,即西汉甘露年,罗马帝国的执政官克拉苏所率侵略安息(即今伊朗)的大军,在卡尔莱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克拉苏被俘斩首。其第一军团首领、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率领6 000余众拼命突围,后来失踪……从《汉书·陈汤传》得知,普布利乌斯率领的逃亡大军流迁中亚,投奔郅支单于,公元前36年陈汤率军攻灭郅支,将这支罗马残兵收降,带回中国。”我记得,在那份晚报转载的信息中还说,在我国甘肃省发现了一个村镇,那里的人鼻子都大,眼睛也有些蓝灰色,有学者开始推测这些村民就是那支罗马军队的后人。但是根据我的浅薄见识,意大利属于南部欧洲,南欧人大多都是黑眼睛。现在看来,我可以延伸这样的猜想,那支军队会不会最终来到了沿海这座大城市的这个市镇呢?答案显然距离真实更远,因为我观察过,这里的人既没有大鼻子,也没有蓝灰色的眼睛。
至此,也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引进是盲目的,偌大一个学府园,花了那么多的钱,作为中心建筑物的罗马柱却与当地历史、文化甚至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无任何联系,即没有任何可在稍加思索之后就能悟出的寓意。然而,我确信,作为标志性建筑物即具有代表性符号来建造的这排罗马柱,肯定是有其一定用意的。
那么,我们能否从符号学上找出一点解释来呢?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研究产生意指的内在结构的方法论。
我们还是从学府园入口处的石碑说起吧。石碑上有两处是可以做些探讨的。首先是“学府园”三个字的书写顺序:按照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凡是构成“组合体”的文字都是从左向右写起,而这里的顺序却是从右向左。对于上了点年纪的我来说,这种顺序立即产生了符号学上叫做“时间固位”的意义效果,因为它立即把我拉回到了1949年之前和想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横幅牌匾题词《公为下天》。但由于这里仅仅是几年之前的题词,这样的顺序便产生了另外的意指:一是它让人联想到题词人具有超越当今的文化素养与意识;二是设计者在利用这种时间固位所带来的追溯以往的意义效果,让人进入这里后瞬间就会产生一种怀古的情思,因为这里是古代的罗马柱嘛。但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一种有意安排。其次,依据中国的现时做法,在题词后有落款的,要么是知名书法家,要么是国家领导人。这种不加落款的做法,就将题词人划定在了地方文人或地方官员之列。
至于“罗马柱”这个符号,其能指即它的表达平面,显然就是这排雄伟、高大的立柱,那么,我们能否尝试从其表达平面开始做些探讨呢?人类很早就懂得垂直维度具有发生学上的作用,高与低很早以来就在不同的文化中各自确立了可以说大致稳定的意义:高在上,低在下;高贵不分,低劣相伴。从高度上讲,越高便越高贵。我们上面说过,这排如此高大的罗马柱其原型应该是古罗马的圣殿立柱或独立的纪念碑。从两个文本之间的联系上讲,它们应该具有“互文性”;它们在表达平面上总体上相似(我无法进入它们的细节之中),即基本上处于能指“同构”的状态,因此一般说来它们应该包含着意大利罗马柱原有的所指即内容平面,也就是“高贵”、“神圣”和“伟大”(当然,这并不包括“旧瓶装新酒”或符号学上称之的“伪装”等情况);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按照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层级”理论,把原先的罗马柱作为“一级符号”,再为它加上新的所指(概念),使之成为“二级符号”那样去理解。然而,新的概念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也还是无法脱离意大利罗马柱原有的所指,因为竖立在这里的罗马柱只有意味着“神圣”与“伟大”才能讲得通。并且,如果从同样属于表达平面的高度上来讲,罗马市内的特拉让立柱高29·78,而这里的罗马柱高37(它们与穹顶高度相同),后者高出前者近8,应该说其在内容平面上更“神圣”和更“伟大”。但是,罗马柱原有的所指能够如此机械地移用到这里来吗?要知道,这个地方无任何与宗教圣地和圣人有关的历史与文化。不过,我们知道,符号之间完全可以借助隐喻手段而达到相互指涉。结合这个地方的发展历史,我要说,用罗马柱这个喻体来说明这个地方之“伟大”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在这个原先是海边沼泽和滩涂的不毛之地建立起了现在摸样的市镇,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的老家就在这个市镇南边100华里的地方,记得小时候随母亲经常乘烧木炭的汽车经过这里到这座大城市里来,那时的这里水泽连天,芦苇无边,张着白帆的小船似乎不用划桨就悠然地依靠风的推动穿行在芦苇荡之中,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现在甚至有时为这一景象不能再现而略感遗憾)。后来,政府组织移民,包括从我老家那里动员了许多人来到这里,治水开荒,建村立镇,终于成了现在的规模;30 多年前,这里又发现了石油,经济上有了大发展;几年前,这里的政府要求家家户户把居住的土坯房、砖瓦房都改建成楼房,从硬件上向着城镇化大跨了一步,可谓旧貌彻底换了新颜。这能说不伟大吗?而这样的事业与成就又能说不“神圣”吗?毛泽东主席在“六亿神州尽舜尧”一句诗中把战天斗地的中国人民比作舜尧,而舜尧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圣人”。所以,我认为,“罗马柱”的寓意是完全地搬到了这个地方,以一百根罗马柱来代表在这块土地上建功立业的大众百姓并不是不可以的。所不同的是,意大利的罗马柱有的是为个人立的,而在这里是为多数人立的。沿着这种理解,那座位处核心的穹顶与一百根罗马柱之间的关系也似乎明朗了一些:它给人以一统百之寓意。
关于那总共八座的“烽火台”,我只能从其现在的构成形状来谈,因为我在手头现有的罗马资料中找不到冠以这个名称的建筑物,但我又不能肯定其在古代罗马就不存在。在我看来,它们通体更像是门,因为只有顶部才有点像是中国的古代烽火台。我认为,这完全可能是设计者想象出来的造型和特意安排的中文名称,它们是一种艺术构思的产物。不过,这个名称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却不是多余的,因为“烽火台”是与“战役”相联系的:它们在古代是真正战役的标志和警示,现在则可以比作打响经济发展战役的动员令或号召书。从形状上讲,我说它们更像是门,或者更像是意大利和法国都有的“凯旋门”。将一种对象改造成像是两种对象的结合体,并用其中一个对象的名称来称谓改造后的对象,这就等
 
          
 
         
                          “学府园”的烽火台
 
于是整合或掩盖了另一种对象,即是将一个能指同时用在了两个所指上,这样做是有其特殊意义效果的:能指是烽火台,所指却同时是战争信息和凯旋门;既在警示又在标志胜利,这似乎是在透露某种意志。我记得,我当年开车从巴黎去罗马旅游,去的时候没有怎么注意,到后来从罗马返回巴黎的途中,我看到了不少凯旋门,而且越向北它们的体形越大,我当时觉得是在重走古罗马征战之路;到了巴黎的凯旋门,则高50。凯旋门,就是胜利之门,是一种阶段性胜利的标志,巴黎的凯旋门就是拿破仑攻占巴黎之后所建。那么,沿着这一思路,把眼下这几座高37“凯旋门”与这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联系起来,似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一来,穹顶两侧曲折连起的柱廊,也应该在这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寓意,它们是否意味着在前进道路上“百折不挠”和“步步凯旋”呢?
那么,油画《爱神》在这里的寓意又是什么呢?当然,这里现在变得比从前美丽多了,这无疑可以与“爱神”之美联系起来。至于“爱神”后来有关“生育”和从前有关“诱惑”、“情欲”等寓意自然与这里仍在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相抵触。但是,我却想到,可能由于《爱神》这个名称(能指)的翻译不当,在我们的文化中产生了另外的所指。由于翻译上的原因,在译入语中产生新的“所指”,在各种文化中都是屡见不鲜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1847年为德国共产主义者联盟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准确译名似乎应为《共产主义宣言》;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Fleur du mal),很容易让我们理解为诗集中都是对于“恶”的赞美,但实际上,“mal”一词理解为“痛苦”更为贴切,更符合诗集的整体内容。不过,人们已经习惯于这些译名,也就不便更改了。正如我前面所说,“爱神”的原文名称翻译过来应该是“爱情之神”、“情爱之神”,所以她首先有爱情、诱惑、情欲等所指,至于其后来在艺术创作中的寓意,也是建立在其最初寓意基础上的一种扩张。由于汉语这种译入语的安排和人们的理解习惯,现在的译名很容易让人想到是“爱人之神”、是“把爱撒向人间的神”;特别是结合浮雕和画面中都是母与子的图像和穹顶身处罗马柱整体中心的位置,人们产生这种理解也是可能的。如果情况真是这样,我觉得那倒是可以有所解释的:中国的地方官员自古以来就有“一方父母”或“父母官”的称谓,这是否正是设计者把这幅油画放在这里所安排的用意呢?
这个“学府园”的说明文字,很值得一提:“该园以柱廊为中心,南侧为大型起伏绿地”。我在文章开始时也介绍过,这排罗马柱的南面是突出于几块高地之上的这个市镇西北面的楼宇轮廓,这说明,这个园地或者说这排罗马柱并不是向南敞开的,因为其南边的楼宇和大型起伏的绿地会阻挡或干扰从南边来的人或者说从附近省份来的人的视线,他们不能立即看到罗马柱的全部,不会对其倾注最大的注意力。用一个符号学上的术语,那就是,从南边来的人都身处一种被“剥夺”的位置,他们与这排罗马柱始终处于“析取”的状态。结合这排罗马柱的北面是一片开阔之地,我们可以说,这排罗马柱或者说这个园地主要是给这座大城市的人们看的,城里的人对其具有“获得”的权利,也可以说,这个市镇的人通过这排罗马柱一心要与这座大城市维持着一种“合取”的关系。可以说,这种设计和布局,潜在性地暗示了“想要合取”和“想要被合取”的模态。说明文字中还有“柱廊……布于湖中”的提法,我甚至想到,该罗马柱的设计者是否参照了意大利威尼斯马可广场上的那两尊纪念碑,因为威尼斯市本身就是座水城,两尊纪念碑可以说就立于水面之上。
我们再来看这排罗马柱的折线形状,它们虽是折线,但总体上呈弧形向北弯曲,如果稍加注意,罗马柱西端和东端连梁的延长线正好包容了这座大城市的整体范围;而如果将两端没有连梁的两座烽火台接起来的话,那将是一个半径更小的弧线,形如一个凹形镜面。据此,如果为这个小半径的弧线寻找圆心或将这个凹形镜面进行聚焦连线的话,其圆心或焦点正在市中心。还不要忘记穹顶两侧立柱所呈现的折线数量,我要说它们可能还具有让人进一步联想的寓意:每一侧都有四条折线,两侧加在一起是八条,而“四”与“八”合在一起,正与中国的成语“四平八稳”相啮合,用在这里似乎含有企望“吉利”、“顺达”之意。
“学府园”石碑上注明的时间点,也似乎可以让人有所联想:“建成于二00二年七月”,而立碑则是在2004年,这不同于其他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就立即刻上铭文的习惯。据说,“学府园”建成之时,这个地方正好完成了领导换届,而在此几个月之后,也就是来年之初,原先的领导便进入了这座城市的领导层。稍加思索,大脑中出现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闪念:这排罗马柱似有借修建“标志性建筑物”为领导歌功颂德之嫌。歌颂人民的伟大与神圣,自然无可厚非,但若借以张显个人或小集体则有背于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如果真是这样,这里采用的基本上是符号学上叫做“嵌入”(或“嵌套”)的一种手法,即把一种义素(或叙事)加入到并不属于其自己的一种外在表现之中。格雷玛斯在论述叙述符号学上的嵌入时说:“嵌入这个术语有时被用来指一个叙事插入另一个更为宽泛的叙事之中,而不需要为此去明确微观叙事的本质或准确的功能”这似乎指出了这种操作的特征。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学府园”建成之初而是在过了近两年之后才刻碑说明,根据“时间性”的不同意义效果,推迟可以产生淡化前事或提醒后人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说“学府园”这个名称。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声音形象)与所指(概念)结合而成的,缺一就不为符号。他又说符号是任意的,即能指与所指的最初结合是人为的。但是,符号一经确定,它就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关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告诉我们,能指是“不稳定的”,由此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根据格雷玛斯的理论,当一个能指脱离原先的所指被用于(即通过隐喻手段)另一个所指的时候,其原先的所指与后来的所指之间一定要具备某种程度的“语义等值性”。依照上述分析,“学府园”与“罗马柱”之间并不满足这种条件。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学操作呢?不难看出,根据这里“罗马柱”的多重寓意,它们显然是对于学府园这个名称的否定,即所指对于能指或信息对于载体的否定,而这种否定在符号学“诚信模态”矩阵上所呈现的,则是“显现”与“不存在”两项归一的“谎言”(或“伪装”)。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这里并不存在能够冠以“学府园”的真正的学府园。这便是为什么人们很少提及或者难以记住这个名称的根本原因。反之,对于“罗马柱”来说,它们是实际的、显赫的“存在”,但其名称却不正式地被“显现”,而是被代之以“学府园”,根据“诚信模态”矩阵的推断,这其中由一种“秘密”在主导着。那么,是什么秘密呢?
时代变了,歌功颂德的方式也在变。中国古时候是修庙宇、立牌坊,但那大多都是后人为前人所建。我想,“学府园”的设计者和知情人对于采用罗马柱这种形式和其在整体布局上的安排用意肯定是清楚的。符号的寓意,一般都涉及到符号的使用主体即发送者与观看主体即接收者:使用主体在这里自然是当地政府,观看主体则包括当地百姓和外来观看者。我们不能要求符号的隐喻功能必须提供非常明确的寓意(意指),但作为当时区政府的一个投资项目,如此大方地使用纳税人的钱搞了一个名实不符的“学府园”,如此不吝地让他人去费力解码,却是不应该的。如果我的分析有点在理的话,“学府园”更名为“功德园”也许更合适些。
 
符号学是描述性的,其根据描述结果所得意指是推测性的,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判断”或“结论”。我怀疑我的解码是否“中的”,因此邀读者一起来讨论;我也欢迎另有推测甚至是完全否定的推测,因为符号学分析本身是开放性的;如果当年的设计师能出面指点迷津的话,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The Roman Columns
 
Zhang Zhiting
 
Abstract: China's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has brought home many foreign cultures, while lots of them conform to local culture and even been parts of it.However, some of the imported cultures are hard to understand.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Roman Columns that appears somewhere in China, with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f Semiotics.
Key Words: Signifier   Signified   Conjunction   Disjunction   Credit mode
 
 
————————————————
①见《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34页。我在此向曹进教授和原文作者致谢。
②格雷玛斯(A.J.Greimas)与库尔泰斯(J.Courtès)合著《符号学:言语活动理论的系统思考词典》(Sémiotique ;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 théorie du langage, Hachette Sépérieur,1993, p.123)。
 
 
 
 作者简介
张智庭,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退休),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
究所符号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会委员。
Email:zhangshuono3@163.com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