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建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思考

作者:邱国权  来源:  浏览量:1555    2019-05-13 11:43:13

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是在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过程生成的。思维是否正确,实践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符号,首先要弄清楚:符号是存在还是思维,是本体论范畴还是认识论范畴,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

符号是什么?符号是人和其他生命体在感觉和思维中借助第三者把两个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生成认知,指导行为,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符号学就是研究这些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符号认知方法符号认知行为方法的科学。符号是认识论的范畴,不是本体论的范畴。

人认识符号是从人的疾病症状和语言开始。西比奥克把符号疆界从人延伸到与生命同外延。我认为是正确的。迪利以皮尔斯的“宇宙充满着符号”的说法为由,进一步把符号疆界扩展到无生命的物理世界;认为无生命的物理世界,不仅有三元符号过程,而且这三元符号过程还是宇宙进化的原因。我认为迪利的观点是错误的。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混淆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区分,成了古代物活论的现代版本。

宇宙之初,没有生命,是无生命的物理世界。生命是宇宙进化的自然产物。

无生命体,无生命,也就没有主体性,没有认知,没有选择可言,完全被动地受制于自然规律。因而,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模式,只能是一种被动的、不容错的二元线性模式。过后,在无生命体内不留痕迹。

生命体,出现了生命,也就有了主体性,在受到外部(后来的高级的生命体还有内部)的刺激时,不是立即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先在体内形成相应的表征,借助表征与刺激物自然地形成的联系,从表征到刺激物,也就是借助自然形成的一物代表另一物的符号,从符号到对象,生成对刺激物的认知,然后根据认知,选择应对之策,作出反应。由于认知和选择都是主观的,可能符合客观,是正确的;也可能不符合客观,是错误的。所以,生命体对刺激的反应模式,是一种主动的、容错的真三元符号模式。过后,表征就成了刺激物在生命体内留下的痕迹。

就高等动物和人而言,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心理表征,最初是感觉,然后是表象(保存在记忆中的感觉)。对人而言,还有对感觉和表象进行人为加工而成的意象。这些,已有研究已大体弄清楚了。

生命体对刺激物的认知,不是直接来自刺激物自身,不是刺激物直接产生的效应;而是来自刺激物与生命体的正常感觉系统在体内生成的关于刺激物的表征联系起来,自然地形成一物代表另一物的符号。

认知就是这种符号生成的效应。

人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从表及里,从最容易认识的方面开始,逐步深入的过程。人对符号认知的认识也是这样。

认识符号认知通常是从符号的一个最容易被人认识和理解的方面,即“一物代表另一物”,特别是符号的能被感知的物理载体,代表不能被感知或在感觉范围之外的事物开始。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是从人体表症状代表体内疾病开始认识符号的。亚里士多德是从语言代表心灵开始认识符号的。中世纪的奥古斯汀是从符号能使人感觉到一物时,想到另一物开始认识符号的。索绪尔是从能指和能指所代表的所指的结合认识符号的。在“一物代表另一物”中,有科学的因素,即已认识到符号和对象不是同一个事物而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可是,世界上不同的事物是无限多的,两个不同的事物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联系起来干什么等等,直到索绪尔还没有人认真思考过。

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使用符号一开始就是为了生成认知,符号是生成认知的工具、手段,和方法。离开认知,符号也就失去价值。其次,要弄清楚,认知不是被认知对象直接产生的效应,而是被认知对象,借助第三者(中介,解释),与不同于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和建构真三元符号结构产生的效应,是一种符号效应。希波克拉底能从体症认识疾病是因为他有医学知识为中介(解释)。

“一物代表另一物”是符号最容易被认识和理解的层面。深入一步,就会提出符号和对象这两个不同事物,在无限多的不同事物中,是如何联系起来的问题,提出中介、第三者和解释的问题,从而形成符号、对象和解释的真三元符号观;认知方面,就会从一物代表另一物的模式,进一步认识到认知是借助第三者把两个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的产物。

人使用的认知方法实际上都是符号认知方法。可以例举如下:

分析。

分析是人使用率很高的一种符号认知方法。分析母项无法直接生成分析子项,只有借助第三者视角,形成真三元符号结构,才能生成分析子项。 

分析的符号结构:  分析母项————分析子项

               ∨

               视角

例如:要深化对一个学生的班级的认知,就需要对这个班级作出分析。要分析一个班级,需要借助视角,否则,分析无从入手。如引入年龄视角,班级就会呈现出,十八、十九和二十等子项,引入性别视角,班级就会呈现出男生和女生等子项,引入成绩视角,班级就会呈现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等子项。有了这些子项,就能深化对这个班级的认识:这是一个年龄在十八至二十,男女各占一半,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班级。

二元对立。

把一个分析母项,分析成两个子项,有时会生成极大的认知效果。

马克思把价值分析成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秘密——剩余价值。

索绪尔把语言分析成语言和言语,引发了结构主义思潮。

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都是以推理的形式呈现的真三元的符号活动。例如:

亚里士多德的词项三段论:

推理形式:所有的A─→B所有的B─→C───所有的A─→C

符号活动形式:       A───C

                                    

            B            

    命题三段论:

推理形式:  p─→qqr ──→ pr

符号活动形式:       p ─── r

                                     

                                      q

非形式的论证逻辑的图尔敏模式。

符号活动形式:         资料 ──── 主张

              

            正当理由

以上列举,时跨几千年,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应该是认知是一种符号效应,是符号认知的规律性的体现。皮尔斯对认知是符号认知已有所认识,所以,在他看来,符号学应该是逻辑学的别名。

此外,因果、条件、动机和目的等等也都是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生成、改变和深化认知的符号认知方法。

总之,认知不是被认知对象直接产生的效应,而是形成和建构包含被认知对象的真三元符号结构产生的效应,是一种符号效应。认知都是符号认知。

人的认知是在自然形成的符号的基础上,增加人为建构的符号生成的。自然形成的符号是自然形成的,不容错的,但人为建构的符号是人为建构的,容错的。

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人借助第三者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建构符号,生成认知,有一个特点:联系不论是否正确,都会生成认知。联系正确,生成正确认知;联系不正确生成不正确的认知。所以,人的符号认知实际上是一把海纳百川、对错兼容,既能生成正能量,也能生成负能量的双刃剑。建构和学习符号学的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注意符号伦理,选择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挥符号认知的正能量;同时,也要有必要的防范意识,防止受骗上当。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