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主要中文著作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对岸的诱惑》2003...
美学这个称呼指的是艺术哲学,而符号是研究意义的学问,因此,符号美学目标是从文本的形式特征讨论艺术意义。艺术产业是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趋势,“泛艺术化”现象使这个趋势发展愈加迅速而复杂,它成了符号美学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应用符号美学的分析方式,就必须首先对当今的艺术产业作出分节,整个艺术产业可以被分成四个圈层,简单的说法...
艺术品与物—符号之间有个意义连续的过程,具有物理特征的物/事物,可以具有使用性。同时,当其观相感知被接收者解释出意义,它就变成了符号,绝大部分情况下符号意义是实际的,构成人与世界的关联。如果此种物—符号继续滑动,既失去物的使用性,也失去符号的实际意义,它就是无用的可弃物。但在特定的展示条件下,它也可能获得“艺术性”, ...
...
“美学”作为学科名称最早是在十八世纪提出的,原词“Aesthetics”指向三个研究对象“感 性的研究”“美的研究”“艺术的研究”。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古典美学阶段看来,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理想的美,艺术即美。在古典美学的代表作——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美”几乎是“艺术”的同义词,而且都来自“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人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须寻找存在的意义,因此符号就是人存在的本质条件。没有意义,“人化”的世界不能成立,符号也就消失。...
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充满了一种整体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影响到了...
本结论讨论的是感觉质、呈符与艺术产业的符号美学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胡易容)符号学家约伦·索内松教授已离世近一个月了...
中华文明的符号学研究 主持人彭佳 “中华文明源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