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成都酒吧:城市符号文化

作者:龚莉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7104    2009-09-12 17:13:58

 2500年,没有改过名字;2500年,没有迁移过城址,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中有两个,一个是扬州,还有一个就是成都。成都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被新锐杂志《新周刊》评为中国第四城。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成都拍摄了城市宣传片,盛赞它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偏处西南一隅的成都究竟有什么样的符号魅力吸引着各方的来客呢?除了三美:美女、美食、美景,就是散落在巷陌中的上千家酒吧,它是一座城市最敏感的时尚末梢,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因为它,成都才有了突兀的个性——从这个角度放大这个城市的标志符号,成都,堪称中国魅力酒吧的一张名片。

成都的酒吧大概始于80年代末,从清吧、迪吧到慢摇吧的历时性转变,折射了成都人悠闲自在的共时文化心态,颇有意趣。成都人偏爱这些可以彻底放松自我和张扬个性的乐园,有的如原始洞穴,有的宛若英国皇室的客厅,有的似美国西部牛仔的宿营地,有的像一艘巨大的航船,有的像一个收藏馆,老照片、油画、手枪或陶器在各处陈列……几乎人人都能在不同的酒吧找到自己的梦想,于是一场符号文化消费的饕餮之战激情上演。

 

一、酒吧denotation

            清吧                迪吧                    慢摇吧

   

清吧是相对的纯酒吧,格调优雅,音乐舒缓,客人间以交谈为主。客源主要是年纪稍大、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他们或许有生活的苦恼,或许憧憬美好的明天,他们泡吧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刺激,而是找一个富有人情味儿、可以把酒谈心、交朋结友或从容沉思、优雅怀旧的场所。

迪吧是一部分酒吧向夜总会的蜕变,客源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的热情需要释放,精力需要平衡,有事没事跑到迪吧去狂歌劲舞一番,痛快而惬意。迪吧节奏十分强劲,酒精染红了年轻人的亢奋情绪,灯光如闪电般刺激而鬼魅,踩着震得心跳加速甚至呼吸紊乱的巨声乐点,在偌大的舞池里扭得波浪翻涌,在靡靡的幻彩灯下产生要冲上云霄的幻觉。它还有一个杀手锏叫摇头丸,让那些气血上涌的玩家们high到忘记我是谁

也许是清吧太过沉静,迪吧又太过劲爆,慢摇吧这个新符号的出现暗示了玩家们口味的回归。慢摇吧客源多是25岁以上、有一定文化修养和思想浓度的人。那么慢摇是个什么符号呢?一开始我以为,应该是chill outlounge的感觉,用温柔摇动的音乐缓和大家内心的不安与焦燥。可是我去了以后在吧台跟几位客人交谈才发现,他们几乎都解构慢摇吧为慢慢地摇吧,不要太激烈。是啊,美酒握在手,交流无停歇,在高吧桌前轻啜几口芝华士,随着音乐晃动身体,可以与身边陌生的人窃窃私语,也可以跟亲近的人放声大笑,扯几句无关痛痒却让人放松的闲话,确实让人身心愉悦。

慢摇吧是眼下最时兴的一种酒吧形式,它有三大标志:精致装修与暧昧环境、时尚音乐与适度放纵、品牌酒水与漂亮吧女——在环境氛围上,精心营造空间布局和内部装饰,灯光以LED、光纤等为背景基础光,换色灯、电脑效果灯为主光,配合慢摇音乐风格的节奏同步设定;现场DJ是其灵魂,注重现场气氛的释放,以电子舞曲为主,节拍是韵律与心跳频率相似的90€€160,常用HOUSERBHIP-POP,也有串烧DISCO;酒水是慢摇吧的主角,你不仅可以品尝到老板从世界各地采购回来的啤酒和洋酒,更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调酒师为你配出的任何一种你想要的味道,加上各色美女穿梭其中,味觉、视觉、触觉都得到极大满足。慢摇吧是成都酒吧的新血液,它有效的将潮流音乐、酒吧文化与现代人的生存心理融为一体,属高档次的休闲享受。

2006年新开的十余家慢摇吧,让成都的酒吧风景渐成气候。

 

二、酒吧connotation

先说说说成都非常有特色的几个清吧——

空瓶子:很多人空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白,这里有一种装载心情、传递浓情的最好表达方式。客人可在瓶差处购买空瓶子,将此刻的心情写在字条上放入瓶中,把瓶子存放在小吧台处,确定开瓶日期和开瓶人后,吧方会替客人通知特定的人来打开瓶子,阅读客人羞于开口的心声。

音乐房子:集结了蓉城的主流乐队,能听到最优实力的原创音乐(张靓颖成名前就在这里驻唱)。周三周六有花式调酒,每两周有一个主题音乐活动,是来自国内外的主流音乐和成都地下音乐交流的平台。

阿伦故事:装修以古朴、粗旷的西藏民族风格为依托,融汇中原文化与现代艺术思潮。每张吧桌的上访都有一个本桌的电话短号,客人先用吧桌上的电话拨给周围的吧友进行电话交流,有感觉的才坐在一起喝酒谈天,避免了当面交谈话不投机的尴尬。每逢周三有英语角,周六有单身派对,节假日都有各种活动。

小酒馆:不收门票,不设最低消费,是地下摇滚乐队的集中营,老板唐蕾被誉为摇滚教母。一拨热爱摇滚的年轻人把这地下摇滚之穴比作情人。老板的先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酒馆里挂满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画,仿佛是艺术家的天堂。

再说慢摇吧,慢摇吧是定位于有相当消费能力的白领小资的主题酒吧,是文化人的新据点。它为喜爱音乐、崇尚自我、渴望交流的白领一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压方式。被禁锢在钢筋水泥里的白领小资们时常感到内心孤独。下班后邀上三五好友,听着美妙的音乐,品着可口的洋酒,述说昨日情怀;或者暂时做个失忆的人,认识一些比较谈的来或者有感觉的朋友,渴望出格。其间不管冬夏,美女们都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嫣红妖蓝穿梭其中,气氛油然而生,成为慢摇吧的亮点,很容易在没有药物刺激的前提下,产生跟随音乐轻轻舞动的强烈欲望。这是一个曲高但并不和寡的文化圈子,放眼望去,一派和谐。

慢摇吧的功能是宽幅的,首先是兼了卡拉OK厅的功能:除了有传统酒吧的乐队驻唱,还为喜欢自我展现的客人设了KTV包间;其次还兼了舞厅的功能:座位上、吧桌旁、走道上,到处都是玩家们展现舞姿的舞台,想跳就跳;然后兼了餐厅的功能:成都人好吃,个个都是美食客,西洋情调的慢摇吧里不仅有正宗川菜,还有各种风味小吃;最后还兼具冷饮店和咖啡馆的功能:不喝酒的人也来坐慢摇吧,于是各种饮料和咖啡也一一待架。功能如此宽幅的娱乐圣地,仿佛就是为玩家们量身订做的,什么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轻松快乐的情绪因子,叫人流连忘返。

第一次来到慢摇吧的时候,很多Index对我来说都是Zero-sign。朋友叮嘱我要记住几位特殊职业者的所指,以免发生误会——鸭子(所指是男三陪):多在右手的小指带戒指,火机压在红色烟盒下,常点柠檬果汁;出台(所指是女三陪):食指带戒指,不戴项链,短裙长靴,常点烈酒;药贩(所指是K粉的人K粉是一种药性低于摇头丸的兴奋剂)中指带戒指,松垮服饰运动跑鞋,常点啤酒。

另外还有一些暗语,这些姿势语的编码原则不算复杂,但是玩家们务必要按照慢摇吧的解码原则去解构,否则会闹笑话:

男士:把一盒香烟置于桌面:将其中两根抽出并露出烟嘴,然后把一个打火机放在烟盒上面。

隐喻:今夜是否有MM为我点火?

如有MM过来,男士感兴趣的话就抽出其中一根,MM自会抽出另一根,然后为男士点火;

男士如不感兴趣就把香烟推回烟盒中,MM自会离去。

女士:点一杯热咖啡,然后把糖包放在咖啡旁边,用咖啡勺不停来回搅拌。

隐喻:今夜是否有GG为我加糖?

如有GG过来,女士感兴趣的话就撕开糖包,把糖倒进去,开始喝咖啡;

MM如不感兴趣,则继续搅拌咖啡。

慢摇吧这些特殊职业者、暗语等符号编码的手法,颠覆了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社会惯例,它任意地组合出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强调用新的可替换的形式去表达意义。每一次编码就是一次新的尝试,其解码一旦被大众所接受,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转义,成为一种锚定的酒吧文化符号。

 

三、酒吧myth

·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价值理论认为: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而进行的消费是符号消费。 一件商品,无论是一辆汽车、一款大衣还是一瓶红酒,这些Index都具有彰显社会等级的功能,隐藏着符号价值。为了吸引来回穿梭的漂亮MM的注意力,吧桌上必须先摆上一瓶够档次的酒。窖藏十五年的苏格兰威士忌,一口价“388,要够档次就必须先接受388”这个暴力符号的强奸,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玩家们的symbolic capital。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瓶窖藏威士忌属于奢侈品,玩家的心理暗藏着“Veblen效应:东西只有越贵才能越好,奉信不买对的,只选贵的

罗兰·巴尔特也把符号学引入文化研究,提出了“myth(神话) 概念,即一种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比如我们在吧桌上看见红玫瑰就会想到爱情,这就构建了一个神话。神话好似隐喻,限定符号的多元释义。我在酒吧考察的时候发现,能诠释玩家心境,凸显酒吧气质,酒吧总想把酒水组合与玩家的心绪、感情、气质等建立一种天然的神话联系,让某类酒水组合成为某种心情或某类玩家的象征符号,把酒水与玩家的关系神话化。我们这里研究单位符号的横组合与纵聚合关系,逐步解构意识形态在神话中的运作方式,以解码其深层意义。

在酒吧里娱乐,横组合里除了跳舞、飙歌、玩筛子、看美女以外,还有一个决不能缺席的符号就是。下面我试着从酒吧里目前最流行的调酒搭配来解构的符号文化——

1、芝华士+冰绿茶+苏打:(适合心情快慰的客人,表达快乐的情绪)

在一股仙风道骨的茶香中,清凉爽滑的液体滋润了干燥的喉咙。威士忌本身是一款很烈的酒,净饮的话几乎就是烧着喉咙下肚,所以调酒师一般会给客人勾兑一倍的苏打水。此外还要勾兑冰的绿茶,这个聚合是窄幅的,一定不能用冰红茶,而且以康师傅这牌子的为好。

2、伏特加+橙汁:(适合有失落感的客人,表达孤寂的心情)

伏特加总让人联想起一片苍凉的西伯利亚,《苏州河》里男女主人公也一直在喝一种有一根野牛草泡在里面的伏特加。它与橙汁的混合能让人有一种孤独的苍茫感,适合在工作中遇到坎坷,感情上遭遇冷战的客人。

3、纯白轩尼诗+苏打:(适合优雅有情调的客人,表达浪漫的情绪)

轩尼诗是法国白兰地的四大品牌之一,法国人一向是很骄傲的,被自尊的苏打水一中和,性情似乎也变得柔和了些。品这样的酒,能散发出一种优雅的韵味。

4、兰姆酒+毡酒+汤力水:(适合爱喝酒、酒量好的客人,表现豪迈的性格)

兰姆酒和毡酒都很烈,混在一起更是火焰熊熊;两款酒都很清澈,合在一起也还是平静如水。所以,喝这种酒的客人不怕火也不怕水,敢打敢拼、好恶分明、性情豪迈。当然,敢于点这款酒的客人也务必有好的酒量做支撑,否则两杯下肚后就原形毕露。

5、百利甜酒+牛奶/苏打水:(适合追求生活品质的女士,表达或甜蜜或忧郁的情绪)

女人喝酒的韵味不同于男人:老女人饮酒总给人潦倒失意的感觉,中年女人饮酒的豪迈常让人顿叹生存的艰辛,唯有年轻女人轻啜浅尝后脸上一抹醉红令人心神摇荡。这款调酒的聚合是故意迎合女士:甜酒细腻芬芳的醇香暗示母性的柔美,牛奶温润洁白的质地暗示女性的娇媚,苏打水不甘平庸的性格暗示了女性追求生活品质的执著,或甜蜜,或忧郁。

6、百家德兰姆酒+可乐:(适合有一定修养的知道分子,表达厚重的感情)

这仿佛是一款有革命激情的聚合,古巴桀骜不驯的百家德兰姆酒碰上了崇尚自由的美国可乐,才发现这世界的冲突漩涡中也有一些可爱的和谐,就好比卡斯特罗和克林顿都喜欢雪茄,何况这还是一杯自由的古巴。从事革命工作的客人,能在这款组合里找到自己。

7、龙舌兰酒+柠檬+盐:(适合把酒谈心的好朋友,表达真诚的感情)

这是龙舌兰最正统的喝法,喝起来感觉很江湖,很受年轻人的追捧。记得我看《生于七月四日》时,墨西哥还有一款龙舌兰酒,每个酒杯都泡了一条虫子,人们一口把酒吞下,再狠狠地将虫子吐出来,很酷。

意识形态一旦介入,这些所指就将的符号释义神话化了,其内涵意义冻结了所指意义的多样性。巴特认为,神话就是让偶然释义披上自然合理的外衣,并让偶然事件以永恒的面目出现。 并且认为这个过程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过程。 也就是说,神话自然化了它所建构的符号关系,将符号文本锁定在某些特定的意义上,这种锚定删除了其他的意义,解除了不确定的疑惧。但为什么锚定这些意义,就必须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解释:成都是休闲之都,处处洋溢的都是休闲的生活姿态,酒的上述天然感隐藏着意识形态的运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消费社会里,酒吧符号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之中,它暴露出现代人被压抑被封锁的某些阴暗面,折射出社会制度的某些潜规则。酒吧符号将娱乐文化演绎到所谓符咒化的水平,具有了一定的神秘性,也就具有了特殊的传播活力。在成都,酒吧已经符号化为城市名片的一部分,这个符号与成都休闲之都的口号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它升华了的品位,是一种增加了城市文化价值的符号,它不仅是展示成都城市风貌的标本,而且是积极创造城市文化价值的活资本。 

 

 

注释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26

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3

同上,12

同上

 

参考书目

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

2、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3、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4、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