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符号美学系列:艺术符号的媒介美学专辑

作者:胡易容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611    2022-12-12 12:52:17

符号美学系列:艺术符号的媒介美学专辑

主持人 胡易容

 

当代艺术最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是技术,更确切地说是媒介技术。二十世纪初摄影术与电影使人类文化进入了“机械复制时代”,电视则使社会传播的根本方式突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明互联网,互联网数量最巨大的传播对象就是图像。从九十年代中期大行其道的MTV开始,向我们展示的不是一种新媒介形态的艺术,而是一种全新艺术。CD、网络艺术、数字艺术、3D、VR电影、动画游戏等各种技术接踵而来,人类文化进入“超接触性”时代。 新世纪开始的微博、微信、微传播热狂,更是让我们见到“手持终端”构成的集体奇观。2015年开始大量出现了“人工智能艺术”,电脑不再满足于把任何照片图像“风格转移”成“特纳式”“毕加索式”“梵高式”,把任何音符组成一个曲调,加上和声与配器——谷歌的“品红”(Magenta)能按规定感情定制音乐,“深梦”(Deep Dream)创作的“机器画”想象力丰富,拍得8000美元,人工智能甚至开始创作剧本、拍摄电影。

然而,作为诸艺术创新的情形时,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媒介技术”仍常被过于简化地解读为一种“工具问题”,或被作为泛艺术化的传媒奇观加以批判。本文希望回到艺术本体,并在艺术之为“传播活动”的关照维度下,探讨内嵌于艺术自身的“媒介”问题。这种内嵌以“人类不能不传播”(贝特森)所昭示的人之基本属性为原点展开,同时又反过来澄清这一命题自身受到的误解——人类之传播本能往往被简单地解读为——人类需要“信息”。但实际上,任何形式的生命系统都是“以负熵为食”并“从环境中吸取‘秩序’来维持组织”的“信息体”(薛定谔2014:75-77)。“不能不传播”的人所需要的不仅是机械的信息,更是意义的共享。换言之,若将个人作为信息体来看待的话,首先是越出“我”这一孤立于世的个体,而实现对他人的交互而达成的——“越出”。当这种越出以“超脱庸常”的精神维度来加以限定,则这种从“信息”向“意义”升格的溢出部分,就构成了基于传播(或交流)生成的“人之意义”的确证——我们称之为“艺术”。

本专辑遴选的论文围绕媒介的各种维度展开,以展现媒介与艺术的内在关系。首先是其作为一种广义“物性”要素如何作用于艺术。艺术媒介的“物”性: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将“物”作为前卫艺术的“核心”并主张一种“物美学”的建立;陆正兰《艺术与物》一文,从艺术符号的介质、对象、载体剖析了当代艺术的“物转向”的前景;而胡易容的《论原物_艺术符号意指对象的多重分解》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了“物”与艺术的关系,回应了“物”与 “人”的意义交割界面及其在文化中的形式化呈现,解析了文化符号表意史逐渐敞开的“原物”的表达通路。

如果说“物性”是对媒介的某个侧面的本体性讨论,则新媒体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对艺术的具体形态造成了影响,则是本专辑的另一遴选思路。这种影响,一方面是形而下的,造成了诸种技术性要素的转变。宋红阳《分形艺术_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无为设计与美学范式》呈现了建立在计算机“元媒介”基础上的艺术形态与设计的分析,展现了一种新的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方式。当然,对于这种融合,拙文《透视符码的科学逻辑与人文经验——兼论人工智能的知觉局限》,试图以一种意义论的立场表明其背后的逻辑。曾一果《技术与艺术的分化与再融合:元宇宙与媒介技术的想象力》直面这几年兴起的元宇宙,提出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的回归,并以人的尺度作为艺术发展的向度。王陌潇《数字资本主义与后人类文化景观:作为元宇宙先声的NFT艺术》关注的视点从媒介引向更为宏大的维度,指出“NFT在收藏上所做出的改变,推进了赛博空间的历史化,并将后人类式的文明形态切实地设置到了人类发展的参考选项中……”。

上述这些角度所呈现的侧面是艺术与媒介关系问题的某个侧面,并通过不断丰富的追问使得我们更迫近于问题的本质。当然,也不乏直接追问新媒体艺术或新媒体符号基本逻辑的,如邱志勇的论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在直面此问题,指出“当代新媒体艺术理论与美学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乃是在于媒材本身的结构上”,并认为数字科技的断裂、非线性或不完美的重复性其实创造出一条独特的路径。拙文《艺术符号媒介论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将媒介与艺术的内在关联在一种符号意义论的关照下加以界定,并试图以此来丰富艺术本身的认知。显然,这一工作尚未完成,因为一门将媒介视为艺术内在要素而非外在工具的“艺术媒介符号学”尚待建立。

 

 

胡易容:论镜像:意义奇点与符号演绎

胡易容:论原物:艺术符号意指对象的多重分解

胡易容、杨登翔:视觉透视符码的科学逻辑与人文经验——兼论人工智能的知觉局限

胡易容韩嘉祥:《艺术符号媒介论纲

陆正兰赵毅衡:《艺术与物

王陌潇:数字资本主义与后人类文化景观:作为元宇宙先声的NFT艺术

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

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

宋红阳、潘茗敏:《分形艺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无为设计与美学范式——以Michael Hansmeyer的建筑分形作品为例》

曾一果:技术和艺术的分化与再融合——元宇宙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