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扬,1953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曾在美国Augustana College和法国巴黎高师做访问学者。著作主要有《精神分析文论》、《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后现代的文本阐释》、《文化研究导论》(合著)、《死亡美学》、《德里达的幽灵》、《圣经的文化解读》(合著)等。译著主要有《论解构》、《呼啸山庄》、《重构美学》(合...
[摘要] “否定神学”作为一种言所不能言的语言乃至哲学策略,受到德里达的青垂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否定神学的解构分析,可以见出德里达的批判目标是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而不是神学信仰本身。反之否定神学的神秘经验及其困顿就像解构不仅是限于文字,文字不仅是限于白纸黑字,它应不是神学的专利...
寓意解经是现代阐释学的先声。它的前提是作者,无论这作者是上帝或人类,字面上表达此物,意思上却导向他物。很显然这也是隐喻和象征的文学的手法。它往上推一方面可以推到巴勒斯坦犹太人的“预表解经法”(t...
[摘要] 德里达与维特根斯坦的比较学界多有关注,从斯坦顿的《维特根斯坦与德里达》到加尔弗和李承宗的《德里达与维特根斯坦》,都强调德里达和维特根斯坦攻讦形而上学的方法可以互补,说白了就是文学的和哲学的方法可以互补。但是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文学的方法,抑或本身是哲学解构之必然?这是值得认...
[摘要] 文艺学从名称上看,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它不对应于西方学制里的任何一个学科,而多少相似西方的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这两门学科。中国的文艺学建树有一个“苏学南下”的路线,它的实质,应是包括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方面的广义上的文学理论或者说文学研究。这一点亦可为近代中国...
传播研究的“意义论”与“符号学派”约翰·费斯克曾将传播学研...
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充满了一种整体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影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