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兰,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词刊》、《诗学》编委,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诗词及艺术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主持国家艺术学、文化部、教育部及省部级等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代表著作有《歌词学》(2007)《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20...
Love between two sexes is a time-honored but commonplace theme in songs that it does not seem to demand scholarly attention. Yet, the manner in which sexual lov...
叙述性和抒情性一直是歌词的两种重要成分,中国传统歌词以抒情性为主导,此说已成定论,叙述性常被遮蔽而不显。然而在中国当代歌词中,此主导成分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近 20 年来,歌词中的叙述性及各种叙述特征越来越突出,这种明显叙述转向,预示着中国歌词正向全新的阶段演变。叙述更接近歌的意动性交流目的,也契合当代人思维结构的...
流行歌曲是当代文化符号传播中一种影响力广泛的艺术形态。流行音乐不同于一般文本,它是一种多能指的符号文本,构成其文本性是音响,歌词,图像,甚至还有歌手的表演等一组有意图的符号组合,并在多环节的传播中生产复杂的文本意义。...
音乐与空间组合构成音乐-空间双文本组成的全文本。音乐-空间中的“空间”,经常不是纯物理的空间,而是文化空间,甚至媒介化的空间。此音乐-空间文本展现出一系列因符号文本主要因素变化而形成的类型。空间功能为主、音乐为辅的第一亚型主要为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仪式音景;音乐为主、空间为辅的第二亚型则是现代出现的一般的“音乐表演场所”;...
音乐(歌曲、纯音乐、戏剧音乐)在白先勇小说中是一种“多情境符号”,它们在不同的表意模式下,直接参与了白先勇小说中的社会文化空间建构。空间的品质成为白先勇作品中音乐文本一个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考虑空间而分析其中的音乐文本,会剥离音乐原有的文化属性。同样,音乐作为伴随文本,使其笔下的空间具有了鲜明的社会文化识别性。 ...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自2025年《符号与传媒》第三十辑 2025年春季号开始,“AI符号...
“意义世界”的形成,是符号学的核心论域,也是文化传播发生的...
在交流叙述中,空间以叙述的方式获得存在。空间的建构有两种方...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